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乐亭,邓浩楠一行人抵达时,远远的就瞅见了泊在海面上的巨大战舰。黑珍珠号奉命过来接应,还有五艘护卫舰和一艘运兵舰。

此时,海滩上已经泊满了接应邓浩楠的小舟。护卫舰队指挥官施剑飞少校以及黑珍珠号舰长薛木华少校等人已经在岸边守候多时了。

登上黑珍珠号,邓浩楠的身心方才彻底松弛下来。庞大的战列舰,那种安全感是毋庸置疑的。

高峰、冯绍延和海兰珠三人都是第一次登上如此大的战舰,一时间十分好奇和惊叹。尤其是海兰珠,第一次见大海,第一次乘船,兴奋的不得了。黑珍珠号上都是男人,此时多了一个漂亮的女人,顿时成为了焦点。

不过,在海兰珠成为黑珍珠号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的同时,邓浩楠却是在听取施剑飞跟薛木华二人关于这半个月以来发生的事情的简单报告。

对于金州地区取得的巨大成绩,邓浩楠感到很欣慰,但是当得知即将出现粮荒的时候,邓浩楠顿时紧张了起来。

无疑,受到小冰河气候的影响,大明将会出现持续三十年的粮食危机,这不仅仅给大明朝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连带恶劣效应,也给邓浩楠敲响了警钟。

粮食,永远都是一个世界问题,直到发达的后世都无法解决。

而在大明,未来的动乱和大规模农民起义跟粮食都有直接的关系。同样,邓浩楠想要立足,首先要解决粮食问题。

施剑飞说道:“昨天林风他们开会的时候,钱顺曾经提出抢掠倭国粮食,截断郑芝龙跟倭国的贸易线路,不过因为这样一来就要跟郑芝龙直接开战,事关重大,林风无法决定。正好您回来了,所以他们都等着您回去做最后的裁决”

邓浩楠明白,短时间获得粮食只能诉诸武力,但是朝鲜不能抢,因为那样会把朝鲜推到后金的怀抱里。琉球和倭国可抢,但是琉球没有多少粮食,抢也抢不到多少。而抢劫倭国粮食则需要动员庞大的海军和陆军,战端一起,后果谁都无法预测。

倭国水师精锐已经在二十年前的露梁大海战中倾覆,随着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逐步实行,元和二年1616年,倭国限制除大明以外的其他国家船只只能在平户和长崎贸易。宽永三年1624,倭国跟西班牙断交,次年跟荷兰断交,只跟大明和朝鲜、琉球交易。

这样一来,倭国西班牙跟荷兰的商船无法进入倭国,没有了贸易利润,随着郑芝龙的强大,荷兰跟西班牙的抢掠战舰退出倭国领海。宽永三年,倭国废除了其他地区的水师,只保留长崎和平户为数不多的防御力量。

因此跟倭国进行海战方面,邓浩楠并不担心。邓浩楠担心的是郑芝龙从海上介入,按照预计,郑芝龙此时发展的已经十分庞大了,是个难缠的对手。

邓浩楠跟郑芝龙二人都明白对方的实力,除非必要,否则二人是不会直接火拼的。想要消灭郑芝龙,除非邓浩楠实力远远压过郑芝龙,或者开战时,找到了郑芝龙的弱点,一战定乾坤。显然,前者是保险的路线,后者纯粹靠运气。

如果没有潮帮和鲁帮从旁虎视眈眈的话,邓浩楠或许早就跟郑芝龙开战了。但是如今有顾虑,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便宜的只能是鲁帮和潮帮。

粮食危机迫在眉睫,抢掠倭国的计划在邓浩楠心中已经通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应对来自郑芝龙方面的压力。

看起来需要布置一个用来打老虎的套子才行

望着碧蓝的大海,邓浩楠嘴角扬起一丝笑意,脑海中浮出一个新的计划代号c。

感谢书友虎先生投出的宝贵月票特别感谢水中月大傻蛋同学的慷慨打赏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六十七章 南下剿匪

第一百六十七章南下剿匪

林丹汗的死亡,引起了蒙古各部悍然大。漠东哈喇嗔、朵颜、科尔沁各部倒是没有多大的反映。因为他们早就不再为蒙古大汗马首是瞻,科尔沁部投靠了后金,哈喇嗔和朵颜各部部分依附大明,部分依附女真。

漠南蒙古察哈尔各部以及漠北蒙古喀尔喀各部,打着为林丹汗报仇的旗帜,准备兴师讨伐大明。然而,漠北各部想要攻击大明需要借道通过漠南,这令漠南蒙古各部所不允许。谁都知道漠北各部都想着占领漠南各部肥沃的草原,请神容易送神难。

于是,漠南蒙古各部拒绝漠北蒙古各部的要求,独立承担为林丹汗报仇的任务。

漠北蒙古各部本就为了争夺新的汗位而相互虎视眈眈,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三大势力相互牵制,谁都不服谁,都想着当蒙古大汗。

这样一来,讨伐大明的蒙古大军只有漠南察哈尔各部的十万大军。但是漠南蒙古为了防备漠北蒙古趁机掠夺他们的地盘和牲畜女人,最终留下了八万大军驻防,只有两万大军叩关。

两万察哈尔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归化起兵,沿着河套平原,兵蜂直指山西大同府。另一路沿着黄河冲击宁夏卫、榆林卫。一时间,西起贺兰山。东到燕山,长达一千五百里的长城各个隘口纷纷燃起烽火。

然而,自从跟蒙古达成和平互市协议之后,十多年未有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了。西北长城军备松弛,即便只有两万蒙古大军叩关,大明西北长城各个隘口也吃不消,纷纷示警并向京师告急。

八百里加急公文送抵京师,还沉浸在金州大捷喜悦当中的大明朝廷,顿时傻眼了。

罪魁祸首无疑是辽东经略李小七,然而李小七失踪了,朝中阁臣尚书们想抓替罪羊也抓不着。

此时,陕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三边总督杨鹤奉命进剿,执行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政策,企图瓦解农民起义。在明军剿抚兼施进攻下,陕西战场义军除战死外,不少起义军首领接受了朝廷招安,呈现出时降时叛的复杂局面。

杨鹤的战术是成功的,但是还没有等到他全部消灭起义军,朝廷的一纸调令便让他亲提剿匪大军防御蒙古大军入侵。

于是,杨鹤调集十二万大军,紧急驰援长城沿线,导致一些刚刚被安抚的老百姓再次死灰复燃,重新叛乱造反。

朝堂上,皇帝、魏忠贤和阁臣们知道杨鹤提十二万大军守边,顿时放心。不再担忧蒙古叩关,而阁臣兼吏部尚书顾秉谦提出的调邓浩楠的南洋水师南下剿匪的提议再度提上日程。

首辅黄立吉自然还是反对,兵部尚书催呈秀、户部尚书叶向高、礼部尚书李国、工部尚书莱宗道等人再次开始一天一次的例行公事般的扯皮。

然而,就在他们争论的时候,魏忠贤突然发话,支持顾秉谦的提议,调邓浩楠的南洋水师南下剿匪。理由很简单,魏忠贤终于不再掩盖福建府的奏折,将郑芝龙霸占泉州府,控制了半个福建的事情给抖了出来。

天启帝朱由校顿时大惊,这还了得这远比陕西农民暴动厉害多了。

魏忠贤一发话,所有大臣们不管奉承魏忠贤的也好,厌恶他的也罢,纷纷调转风向,支持顾秉谦的提议,调邓浩楠的南洋水师南下剿匪。

朱由校原本是要跟魏忠贤唱反调,让邓浩楠的南洋水师跟顾秉谦的北洋水师相互牵制,进而削弱魏忠贤党羽。但是得知邓浩楠实力急剧膨胀的消息之后,更担忧邓浩楠尾大不掉。同时南方郑芝龙威胁大明经济和财政命脉,不能坐视不理。如果令邓浩楠水师南下跟郑芝龙火拼,则符合大明和皇帝的利益。

朱由校立刻点头同意。黄立吉虽然百般劝说,但是终归斗不过魏忠贤,只能作罢。

下朝回家,黄立吉打发亲信快马赶往金州要塞给邓浩楠送信。信中要邓浩楠提前做好准备,但嘱咐只需要击退郑芝龙,将他赶走即可,勿要全力火拼。

黄立吉自诩邓浩楠是他一系的人,因此不想邓浩楠的实力受损,这么做也无可厚非。只是邓浩楠自有他的主意,又岂能是黄立吉所能左右的

且说邓浩楠一行人乘坐黑珍珠号返回辽东,后半夜便抵达旅顺海军基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