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140

分节阅读 1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峰口关邓浩楠没有看到过,因为后世的喜峰口关已经被水库所湮没,整个关防要塞沉在水中不见天日。

此时见到这个关城,顿时打破了邓浩楠以往对长城的认识。后世的长城只剩下了一条,给人的印象是长城就是一条。

此时俯视喜峰口关,才发现真正的长城却是有两道甚至是三道,还有很多短短的长城,更是不计其数。

在张安德的解说下,邓浩楠从新见证了历史上的喜峰口关。

喜峰口关建筑结构十分独特,关有三重,三道关门之间由坚固的基砖墙连接成一体。城墙有六个接触点均有空心敌楼,西城墙与长城主体相连。喜峰口长城建筑别有新意,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喜峰口分为关城和城堡两个部分,城堡坐落在群山包围的盆地里,四面用条石砌成,非常坚固,城墙有两丈多高。关门上建有13米高的镇远楼。关城建在城堡北面,三面临山一面靠河,由“日”字型的三道套城组成,关与关之间由坚固的石基砌墙连成一体。城墙的六个接触点均设空心敌楼,西城墙又与万里长城主体相通。古时无论是车马、行人,入关城都要通过三道门,可说是戒备森严,确是金汤之固。

邓浩楠是从水关过来的,水关并不再喜峰口关正面。

此时,喜峰口关突然鸣金示警,狼烟从西面的汉儿庄关口升起,一直传递到这里。

邓浩楠问道:“怎么回事”

张安德道:“鞑子叩关,前些天便接到密云卫通知,数万鞑子和蒙古骑兵叩关,沿线已经严加戒备”

跟着张安德一起登上镇远楼,居高临下,邓浩楠看到了鞑子骑兵沿着长城下的山脚一路快速追来。

原来,皇太极往南逼近明军将军石关后,并未发现邓浩楠等人的行踪。对于皇太极来说,没有抓到邓浩楠,顿时就发毛了。急令大军折向东,沿着长城脚下,向汉儿庄、喜峰口快速推进。

皇太极明白。邓浩楠已经跳出了他的包围圈,南面没有,唯一的可能就是东面的汉儿庄、喜峰口了。

皇太极大军抵达汉儿庄时,哨探突然汇报,在滦河有蒙古牧民发现一队人马造木筏南下。

范文程立刻判断是对方逃窜方向是喜峰口,因为滦河的下游过境喜峰口长城。

皇太极着急了,到嘴的鸭子竟然飞了,这是相当滴窝火。于是发兵急忙从汉儿庄向喜峰口赶来。

“是皇太极”

张安德从邓浩楠口中得知情况后,急忙组织兵力防御。

狼烟四起,江山北望。

站在长城上,邓浩楠忽然间想起了屠洪刚的那首尽忠报国歌曲。

此时此景。是何等的相似。

忽然间,邓浩楠好像想起一件事情,明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一次战争,就是皇太极发动的“入口之战”。

入口之战喜峰口

这两个词语在邓浩楠的脑海中顿时被联系到了一起,皇太极是从喜峰口入关的。

邓浩楠心惊,难道这次皇太极就会直接从喜峰口入关了吗

邓浩楠望向水关长城附近,水关两侧的长城都被洪水冲塌了一百多米宽,那个临时充当的寨门根本挡不住鞑子的冲击。

该死的

邓浩楠的脑袋顿时大了一圈,自己竟然不知不觉中,被历史给安排成了给皇太极的指路人。

这下好了,皇太极只要不是傻子,定能看到喜峰口水关防御上的最大破绽。

该死的

莫非入口之战将要提前两年不成

若是连累关内百姓生灵涂炭,那邓浩楠真的要憋屈死了。

喜峰口关城上,虽然有三千多明军登城防御,但是邓浩楠看到的却是老弱两级分化严重的兵源。

“怎么都是老弱”

张安德苦笑道:“伯爵大人有所不知,戍守边关都是世代的军户和发配边疆的犯人。这年头,朝廷拖欠饷银,青壮之人都跑的差不多了”

邓浩楠担忧的道:“皇太极这次人马足有三万人,这些人如何防守得住”

张安德叹道:“末将已经向遵化求援,只要能挡住三个时辰就没事了”

邓浩楠明白,大明的军事体制虽然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但是军人的待遇超低,加上发配边疆戍守的不是罪犯就是老弱,让他们当土匪去抢老百姓还差不多,让他们抵御敌人可就差远了。

不过,令邓浩楠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鞑子突然号角声扬起,竟然撤退了。

离着喜峰口五里外,皇太极皱眉道:“宪斗为何要阻止我进军李小七就在城上,我们从水关可以直接攻进去。”

范文程道:“主人一路过来,长城遍地烽火狼烟,明军必有援军抵达。即便我们攻下了喜峰口,可是主人也逼将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皇太极顿时恢复冷静,刚才他又犯了冲动,一心想要杀死李小七报仇。

范文程道:“主人今次收获巨大,得科尔沁部。当保存实力回去争夺汗位。而喜峰口水关显然暴露了明军的弱点,若是现在就冲进去,虽然能得到些好处,但是日后明军定然有所防备。若是等到主人将来实力稳定,大金国力恢复之时,倾国力再攻喜峰口,一举拿下大明京城,则霸业可成。”

皇太极闻言大喜,道:“多谢宪斗提醒,我差点意气用事。”

范文程笑道:“主人应该感谢李小七才对,正是他带着我们找到了攻破长城的方法”

皇太极闻言一愣,接着哈哈大笑,笑的他眼睛都快流出眼泪了。

不知是兴奋的,还是痛苦的。

鞑子撤退了,这令邓浩楠有些错愕。

不过,鞑子撤退,倒是令所有人松口气。

看着长城水关,邓浩楠十分担忧。他不知道历史上的鞑子是如何破了喜峰口的,但是眼前被洪水冲垮的水关无疑是破绽。

“张参将可知这水关能否挡得住鞑子的攻击”

张安德苦笑着摇摇头,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关外是蒙古哈喇嗔部,已经跟咱们停战十几年了朝廷将钱财和重心都转移到了辽东,蕲镇这里已经多年未曾修葺了。”

是了大明跟蒙古恢复友好,将注意力都移到辽东,可是谁也不会想到将来鞑子控制了蒙古,绕过山海关,借道蒙古从长城防御薄弱处叩关。

大明的财力都被转移到了辽东,尤其历史上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崇祯信了他,倾国力支持他,结果皇太极绕到蒙古,兵临北京城下,五年平辽成为泡影,令崇祯的希望破灭,不杀袁崇焕崇祯非得憋屈死不可。

年久失修,军备松弛,眼前的张安德不过也是混吃等死的那种心态,即便有雄心有报复,面对阉党横行,朝纲混乱的局面,也不得不放弃。

邓浩楠叹道:“加固这水关需要多少银子”

张安德道:“加固了也没用我们五六年都没有修过水关了这些年来,冬天来的早,时间又长,寒冷异常,这滦河以前是小河,这些年河道拓宽了五六倍,每年两次大洪水,再坚固的水关也被冲垮了”

邓浩楠道:“鞑子这次来到喜峰口,定然看穿了这水关的弱点,下次定会从你这里突破”

张安德苦笑道:“这里多年都没有战事了,朝廷那些阁臣大员们根本不会搭理我们,上报朝廷也没用,除非鞑子的刀架到他们的脖子上,否则他们是不会相信的皇上永远都只知道天下太平,天下盛事”

忽然,张安德扇了自己一耳光,道:“早上喝多了,又在胡说八道,伯爵大人勿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