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115

分节阅读 11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然,邓浩楠的侍卫队,即便穿上了骑兵盔甲,但是依旧帅气十足,同时有多了几分英气逼人。

红缨的高矮是邓浩楠手下骑兵部队军官等级的标志,因为战斗情况下,没人能够看得清甲胄上的鱼骨头肩章的数量和大小,因此还是按照大汉骑兵的标准,以头盔上面的红缨高矮作为官职大小的区分。

而侍卫队,作为邓浩楠的亲兵,那是见官大一级的职务,因此他们的红缨都非常高,红缨也长。

同时,侍卫队的披风是红色的,在黑甲精骑当中,只有尉官以上的官衔才可以披红色披风。

因此,侍卫队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团的火红,同样扎眼。在军队的眼中,他们是由一群军官来当小兵的。

侍卫队的所有人,都是军中精挑细选的猛将悍卒,虽然未必有猎人突击队那帮家伙们的强悍,但是也差不太多。

当然,邓浩楠是不会直接去锦州的,他回的是宁远,或者返回山海关。

一方面,邓浩楠这次回去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平辽军收复金州卫,并且修筑钢铁长城,做出反攻鞑子首都沈阳的架势给朝廷看的。另一方面,邓浩楠是准备大规模的发展骑兵部队,因此回来收刮大明的战马。

临行前,林风建议邓浩楠最好找蒙古战马,因为蒙古战马的耐力和速度都要远远高于大明河北产的战马。因为邓浩楠的骑兵批的是钢甲,因此重量要比鞑子骑兵的棉甲重,对战马的耐力就要有提高。

如果使用河北战马的话,长时间的奔袭和劳累,容易影响骑兵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

大明除了河北产的战马还凑合之外,就剩下贺兰山河套平原上产的战马比较好了。

但是那边显然太远,如今陕西、山西流民造反着四起,运送战马的目标太明显,容易遭到抢劫,风险太大,得不偿失。

“那就剩下蒙古马了”

邓浩楠问,林风回答道:“蒙古跟大明朝廷一向是很令人费解,一边大明跟蒙古各部互市,每年互市结束,蒙古的不少部落便会洗劫边塞,跟大明打上一两仗,来年再继续互市因此,如果可能的话,校长这次通过朝廷跟蒙古接洽,咱们买蒙古战马,这样就不若于鞑子的战马了”

邓浩楠点点头,他也知道大明朝廷的那令人费解的勾当。

此时,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都没有臣服鞑子,直到鞑子入关前的1635年才置信跟鞑子通好,1638年,喀尔喀三部“遣使朝见满清”﹐以后﹐每年各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

如今,努尔哈赤原本应该远征喀尔喀,狠狠的修理一顿漠北蒙古各部,以便迫使林丹汗承认后金对漠南蒙古的事实上统治。

可是,邓浩楠半路插了一脚,将努尔哈赤的全盘计划打乱,并造成了宁远惨败的结果,这使得后金对漠南蒙古各部的影响力大减,漠北各部怕是更不甩努尔哈赤了。

因此,这次努尔哈赤出兵锦州,就是要挽回一些颜面,然后再远征喀尔喀蒙古各部,恢复后金的影响力。

邓浩楠想到这里,顿时感到历史被自己踹了一脚,正在慢慢改变,所以只有阻止了努尔哈赤兼并蒙古,再加上自己在后金的大后方,在金州卫修了一座要塞,就如同在鞑子的后背上钉了个钉子一般,让鞑子寝食难安,使得鞑子无法放心的出战大明,那么历史就应该会慢慢改变。

原本邓浩楠是准备集中权利消灭鞑子的,但是手下林风等都表示不赞同,用他们的话来讲,以邓浩楠眼前的实力,未必拼的光鞑子,就算拼光了鞑子,自己也损失惨重。

相反,他们认为如果邓浩楠灭了鞑子,反而却不会再得到明朝朝廷的器重,鸟尽弓藏,可是大明皇帝和朝廷的惯用伎俩,因此若是想要继续壮大自己,就必须在辽东鞑子的问题上做文章。

他们的意思邓浩楠懂,这跟催呈秀严令袁崇焕不得私自进兵后金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准备用国家的利益来保住和壮大自己的利益,挖国家的墙角,填补自家的院墙,何其相似。

感谢书友3968487、小胖兵、钢多、东方以玖等朋友投出的宝贵月票和慷慨打赏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丫的够狠

第一百四十一章丫的够狠

今日第一更,第二更很晚。等不及滴同学们就先洗洗睡吧onno

当黎明的曙光穿透天边东方的白云时,复州卫已经落入了辽东军黑甲精骑的手中。

比起千里无人烟的金州卫,复州卫还算有些灵气,除了鞑子兵外,还有一百多户老百姓,零零散散的遍布在复州境内。

按照既定方针,黑甲精骑将要屠光复州卫的老百姓。

然而,当黑甲精骑的钢刀悬在他们的头上时,却是没有能够下去手。

是的

如果杀鞑子可以毫不留情,那么杀汉人也能够保持镇定吗

“有多少汉人”詹曾勇少校转头问向探马。

探马报告,整个复州卫只有八十五户老百姓,不到三百人,其中三户是鞑子,老少有十八人,剩下的都是汉人。

“怎么办”沈秀芳上尉凑过来问。

杜永臣上尉道:“就算见血练手,也不能拿咱们汉人同袍开刀啊”

“说的也是”王元龙上尉补充。

詹曾勇少校点点头,命令道:“把鞑子都宰了,连同其他鞑子的脑袋,全都挂到城门口上,大军开拔”

杜永臣上尉突然道:“我们宰了鞑子,一旦鞑子大军回来。见到他们的人被斩首示众,又找不到咱们,势必会迁怒于这些老百姓的”

没错按照鞑子的凶残,这些老百姓在这里已经是苟活着了,他们势必会遭到恼羞成怒的鞑子们的报复。

“你们的意思呢”

詹曾勇少校也没辙了。

沈秀芳上尉说道:“不如让他们到金州卫去吧反正校长说那以后将是辽东百姓的收容所,让他们过去,也好给金州卫添些生气,说不定他们还可以帮忙修城呢”

詹曾勇少校点点头,道:“那就这么办吧”

接下来,黑甲精骑将鞑子尽数斩首,连同昨夜的鞑子脑袋,尽数挂在复州卫的三个城门上。

汉人老百姓们庆祝的同时,也接到了背井离乡的命令。

起初,很多汉人老百姓们不愿意走,后来詹曾勇少校派人给他们解释,不走就等着鞑子回来报复吧

老百姓们看到城头上几百颗鞑子脑袋,方才清醒过来,于是不得不哭哭桑桑的收拾东西撤往金州卫。

好在老百姓们从黑甲精骑们的口中得知金州卫已经光复,正在修筑鞑子无法攻破的城池,老百姓们心中方才有了念头。再看一万装备精良的黑甲精骑,钢盔钢甲在老百姓的眼中显然潜意识的认为强于鞑子骑兵,因此他们便相信了黑甲精骑的话,举家迁往金州卫。

老百姓撤退的速度很快,黑甲精骑一边吓唬他们鞑子就要回来了,一边开始动手烧房子、填埋水井,不给鞑子留下任何可以补给的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