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68

分节阅读 6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塞火炮小南山兵工厂便可以供应,毋须担心。总之经过黄祖培和四狗等人的计算之后,邓浩楠只需要话费一万两银子买些犒赏之物,不时的给工人士兵们改善一下生活就可以了。

这倒是令邓浩楠惊讶了一番

不过,不花钱就能建成一座基地的话,邓浩楠自然是乐意的

第二天,黄祖培带着一千士兵现行到双子岛上构筑一些哨塔,作为防御示警用途。接着,四狗、钱顺、张弛等人组织后勤人员和工匠在护卫舰的护送下,载着工具和生活用具抵达双子岛。

一天的时间里,三千多人先砍伐木材,修起简易住房,先得让工人和士兵们有个吃饭睡觉的地方。

直到第三天开始,工人们开始在挖地基,筑城墙,砌成高高的防浪堤坝。

太平洋舰队官兵也没闲着,四周的护卫舰上面,水手们开始测量双子岛附近的水深、暗礁情况,然后制定主航道,再将其他航道下面钉上高高的木桩、缆索,防止有人乘船闯入。接着水兵们修建海军码头和仓库。

今日感谢书友3d奶酪、3968487、风雨夜漫漫、v千年树、万只来自北方的狼等朋友投出的宝贵月票和打赏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零一章 升级炼钢厂

第一百零一章 升级炼钢厂

今日第二更,走过路过的兄弟们请不要吝啬您的票子啊

与其说是五角大楼。不如说是五角城楼。

后世的美国五角大楼才多大点儿啊怎么能够跟邓浩楠的五角城堡相比呢

双子岛总面积四百平方公里,北面用于修建五角城堡的岛屿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公里,而五角城堡的城墙沿着五边形海岸线,相距两里进行修建,总面积六十平方公里,而后世的美国五角大楼不过才六十万平方米而已,整整大了一百倍。

当然,人家的是办公楼,邓浩楠的却是外围防御用的城墙。

城墙分作五面,设计高度二十米,宽五米,每面城墙上安装十门五千斤龙威大炮,四十门千斤龙威大炮,五百人把守。

城堡内部同样以五角进行划分,北面的一角内是邓浩楠的司令部,以及邓浩楠集团各大机构的办公行政区,讲武学堂也在内。其他四角分别是家属区、军营区、工业区和后勤区。各区之间有一条宽十五米的大道,直通外围五座城墙,对内一直通往五角区域的中心。

五角区的中心是一个面积达一百万平方米的广场,广场中央邓浩楠准备建造一个英雄祠堂,以及英雄纪念碑。但凡追随邓浩楠的人,若牺牲后,牌位将供奉在内,永受后来者香火,而他们的名字将刻到纪念碑上面,永垂不朽。

这不过是邓浩楠笼络人心的一个方法,邓浩楠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利益固然可以得到拥护,不过这种无形的精神激励,却是更加能够团结住人心。

五角城建成之后,将可容纳二十万人,足够解决邓浩楠当前的任何问题了。

北面修建五角城,南面的大岛修建海军基地和港口设施,而在三百多米高的山上,则在每个山头的制高点上面构筑要塞炮台,居高临下,既可以保护海军基地内的战舰,又可以协防北面的五角城,互为犄角。

黄祖培和四狗修建完成了小南山海军基地之后,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因此双子岛基地预计在三个月内建成,而内部设施只能先按需要来办,例如优先完成行政区的办公要求,再满足家属区的住房建设,然后再逐步完善其它。

所有人都很忙,邓浩楠也没有闲着。

这个乱世,邓浩楠知道什么是神

火炮

战争之神

邓浩楠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先后制造了几种重量的虎威火炮和龙威火炮。威力还凑合,在这个时代算是较为先进的火炮了。

可是,邓浩楠作为后世的狂热火炮专家,这种小儿科的武器令他很没面子。

他脑子中的各种火炮资料,随便拿出来一种,就足够在这个时代称霸了。只可惜,这个时代的工业技术水平太差,即便是想要造出来后世的简单大炮,在这个时代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不过,邓浩楠一直在努力

是的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炼钢厂内,邓浩楠尝试着各种方法,希望提高钢水的纯度,降低含碳量,从而增加钢材的强度。不需要达到后世的标准,只要能达到十九世纪初的钢铁标准就足够了。

明代,炼铁竖炉及其熔炼技术有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闽地铁冶最为精纯。

为此,邓浩楠早就嘱托大管家四狗,以及钱顺、张弛等军需处官员们搜罗闽地著名铁匠。

只是大明对于匠户的控制极其严格,赋税更是苛政猛于虎。

主要是官府设冶纳课,大肆搜括,引起民众强烈反抗。正统九年1444。福建、浙江银课比洪武年间增加十倍,邓茂七、叶宗留相继起事。成化九年1473,云南巡按御史胡经奏称,楚雄等地卫军全部充任矿夫,因“煎办不足,或典妻鬻子,赔补其数,甚至流徙逃生,啸聚为盗”。面对这种严重局面,明皇朝不但不采取改善措施,反而变本加厉地加强镇压和搜括。弘治十三年规定,“聚众至三十人以上,分矿至三十斤以上者,俱不问初犯再犯,问发边卫充军”。万历年间15731620派宦官到各地摊派勒索,十年间得银三百万两,迫使反矿税的斗争此伏彼起,遍及全国。明史食货志谈及矿政积弊时说:“识者以为明亡盖兆于此”,是有一定道理的

矿税的严重程度,直接导致了矿冶匠师们的纷纷转行,流落他乡不知所踪。这给军需处带来的严重的挑战。同时,朝廷为应对边关战事,火器需求旺盛,允许各个州府自行冶炼铸造火器,于是很大一批铁匠都被朝廷圈禁到了各地的兵仗局。流落在外的更是被豪门巨阀,以及私自铸造火炮的商帮收刮走,因此闽地的知名铁匠无处可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