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一战胜国 > 分节阅读 434

分节阅读 4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很不错的企业,在被华东银行进行整合之后,实力就更强大了。

再加上第三世界联盟工业复兴法的市场份额支持,未来一段时间里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这种资本模式下,垄断并非是公开的说你不能进入这个行业,而是当银行几乎控制了整个国家的各个经济领域后,投资者根本就挤不进去。

要买工厂,没人卖。

没有底子,那只能自己建设工厂,在该行业发展初期还说能够争一争,但该行业已经发展很长时间了,一个没有经验的投资者想要从头开始办厂,几乎是不可能。同时就算是工厂建成了,还要面对一大堆的专利费什么的。

就算这些都成不过去了,大不了利用雄厚的资本挤死该企业,同时又不给该企业放款。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制造泡沫经济,然后使泡沫经济突然破碎,绝对是死一大片的民企。不少民企就是这样被华东银行给搞死的,破产、倒闭的工厂已经上升到了十万计了。

富者愈富,穷者愈贫,企业间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华东集团的高度垄断已经形成了,就算是轻工业领域,华东集团也掌控了大量的股份。

而在整个国家的不动产方面,华东集团在这次经济大萧条当中,接收了很多土地、建筑,不过相比后世的那种土地公有化来说,只是小巫见大巫。

华东集团终于是露出了獠牙。

所谓反垄断,实际上只是一个口号,垄断才是资本的王道。

能够与华东集团一起分一杯羹的就是华夏会的那些民族资本商人,任何统治都得有一个利益群体来共同维持。

这些民族资本商人,经过这些年来的不断选拔,已经组成了一批极具民族意识的民族资本商人团体。

尽管华夏会的高级民族资本商人已经达到了两百多名,但相比整个国家来说,这依旧是极少数人。

极少数人的垄断,和少数人垄断是不同的。

极少数人的垄断,尽管这极少数人的钱多得花不完,但也正是如此,才不会造成社会矛盾。

因为就算是这些人过得很好,也不会造成太广泛的影响。毕竟只有两百多人,若是几百万人,那就不同了。

同时极少数人的掌控大部分资源,可以将资源集中使用,最大程度的避免资源的浪费。

正因为他们是民族资本商人,一旦战争时期,必须要出钱出力,也肯出钱出力,这也是夏钧与他们分享利益的主要原因。

因为华夏会的民族资本商人始终团结在华东集团周围,他们代表着主流商人阶级,在出次经济萧条当中,都是和政府一唱一和。

尽管这次经济萧条,是一次国进民退的大变革。

阎马内阁通过种种政策改革,迅速的壮大以华东集团为代表的国有资产总量,大大的确定了国有资产的垄断地位。

同时这些政策,迅速的加强了中华帝国的战争潜力。

同样也使萧条的经济顿时有了气色。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406章:疯狂建设,希特勒上台

第406章:疯狂建设,希特勒上台

这些政策的效果是很明显的,首先政府突然抛出了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建设总量,遍布全国各省各地区,即有民用工程设施,也有军用工程设施。

民用工程设施的建设也是能够加强战争潜力的,例如民用生产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建成之后,原本要十个人去搞的生产,可能只需要五个人就够了,另外五个人在战争期间可以投入到战争生产当中,或者直接走上战场。

例如防灾设施,现在投入这么多钱,就能够避免该地区遭受洪涝等灾害,那么未来这一地区的生产也就不会被打断,物质财富不会因灾害遭受损失。

如黄河地区,中华帝国甚至是在冬季出动工程车在黄河河道作业,将河道的泥土清挖出来,同时对黄河堤坝进行了高强度的加固,使决堤、改道的可能性约等于零。

如黄河、长江,这时候的主河道基本还是按照原本的模式流淌,中华帝国并未在主河道上建设什么水电站。

黄河入海口和长江入海口,此时依旧保留着填海造陆运动,单以长江入海口来说,每年能够增加十万亩的土地。

同时大量的有机物冲击到入海口地区,使入海口一带的渔场一直得以保留。

大量的工程开工后,虽然是以工代赈,工资水平比较低,但总是有的。同时原材料制造方面,开始带动就业,随着施工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失业人群返回了工厂,再次找到了工作。

全国上下,工资水平普遍降低了一倍。

国民消费持续保持一种相比繁荣时期十分萎缩的状态,但相比经济萧条时期,却开始有了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大。

但工人还是得努力干活,而这时工人也有了活干。

政府大量建设工程,成为了这一阶段的经济支柱,一个主要的经济支柱。

在这一时期,工人的日子其实过得还是可以的,因为这些工人普遍都有了住房,虽然很多工人欠下了放贷和车贷都还没还掉,但一般的车子和房子银行却是不收的。除非是那些破产企业老板。

尽管工资水平降低了很多,但在还了车贷和房贷之后,衣食方面还是比较宽裕的,只是价格高一些奢侈品买不起,若是在以前繁荣时期,就算是普通工人家庭,也能偶尔买一些奢侈品。

工资水平低,是因为经济还未恢复过来。

对于开始恢复的经济,中华帝国六亿国民神情振奋,在舆论媒体的宣传下,中华帝国做为世界上最晚爆发经济危机的国家,却能够最早的开始复苏,这说明我们中华帝国的强大。

这种宣传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对振奋国民的精神,扫除经济萧条时期的阴霾极有意义。

至于什么证明中华帝国十分强大的东西,自然是假的。经济萧条和复苏,是人为可控的,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太多的问题。

但国民就信这一套。

中华帝国率先从经济危机中走出,确实能够极大的振奋国民的精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