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一战胜国 > 分节阅读 416

分节阅读 4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3600亿亚元的高度,比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高出了300亿美元。

而在官方数据上,中华帝国依旧把数据压低,官方公布的数据中,192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600亿亚元,比美国少200亿美元的总产值,等于是在字面上抹去了500亿美元的产值。

等于是忽略了27的经济总量,但美国却无法获知具体的数据,因此没有任何的察觉。

中华帝国在产钢量方面,在这个时期已经远远超出了美国,国民生活质量,实际上已经比美国更高了。

中华帝国唯一缺少的,就是让中华帝国的国民全部用先进的生产力进行生产。

不过美国的透支消费模式已经进行了五年,因此整个社会异常繁荣,国民个人收入是中华帝国的近三倍。

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

因为美联储印了大量的票子,而因为美国有黄金,所以汇率上还是与亚元保持1:2的程度。

但实际上,美元在美国内部的购买力,远远不如亚元在中华帝国内部的购买力。

1924年,两大联盟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中华帝国造出了全部空壳舰,并且曾统一的出现在一些海军官兵面前,这使得英美日间谍获知了消息。

英美日联盟也不甘落后,加快了建造速度,终于在1924年将全部十四艘战列舰下水。

在1924年底,中华帝国正式启动了猛将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经过长时间的设计,第一艘建造的戚继光号先进得让人蛋疼。

戚继光号被设计成了最高航速32节,安装九门450口径,最大射程达到了35公里的主炮,同时还安装了12门165口径副炮,60门口径不等的防空炮,以及20门机关炮。装甲更是厚到了350,个别部位的装甲达到了400。

至于吨位,达到了6万吨的级别。

以现有的科技技术,根本没有办法造出如此变态的战列舰。

但夏钧却能够通过兑换平台购买超越这个时代的设备,这艘戚继光号很多部件都将从兑换平台上购买。

航速达到32节的动力系统,射程达到35公里,倍径达到80倍的超级舰炮,和12门射速极高的165副炮。

重点,还是那些高射炮。

未来的海战,是以航母为主的,战列舰只能退位次要位置,战列舰若是没有足够强大的防空系统,那么将寸步难行。

那些高射炮,都是相当于后世70年代的军事产物。

而那些副炮,主要是为了对付靠近的小型船只和潜艇,机关炮是为了对付俯冲轰鱼雷机。

机关炮也就是加特林机关枪一样的远离,只是加特林机枪是用手摇的,而机关炮是电动的,比机关枪射速快许多。,火力一开,那子弹打得就如同在倾泻岩浆一样。

当然,这些炮的性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戚继光号的内核非常强大。

戚继光号不仅将装备先进的雷达,而且将装备强大的防空火控系统,以及先进的火炮火控系统。

先进的雷达能够使戚继光号发现来自空中、海面、海底的目标和威胁,而火控系统则能够指引火力消灭这些威胁。

而超厚的装甲,使得戚继光号即使被炸弹、鱼雷击中,也能够顽强的生存下来。毕竟这个时代的炸弹及鱼雷还不是太猛,毕竟飞机载弹量有限。至于潜艇的鱼雷口径就很大了,但潜艇在戚继光号的强大雷达扫描下,基本上没有办法靠近戚继光号。

毕竟戚继光号的航速达到32节,如果遭遇大群潜艇,完全可以避开,至于几艘潜艇,那直接冲过去击沉就是。

夏钧为了建造这艘戚继光号,投入了近三十亿点积分购买这些实在是先进太多的设备了。

由于太先进了,所以价格自然是高到让人蛋疼。

但结果就是,这艘已经计划建造的戚继光号的真正性能强大得让人牙酸蛋疼,戚继光号的真正性能已经被列为最高机密,在海军内部,也就只有谢葆璋等人知道戚继光号的真正性能。

谢葆璋等人知道也没什么,毕竟他们就算是知道了也不可能泄漏出去,夏钧让他们都签了保密协议。

但就算是谢葆璋,也不知道全部真实性能。

因为这些先进设备,并不是立即就装到戚继光号上的。

设计是那样设计,但暂时只是安装更差一些的设备和火炮以及动力系统,例如炮塔是按照450口径设计的,但暂时安装的却是400口径舰炮。

那些雷达、火控系统,暂时也都不装。

在未升级前,6万吨的排水量能够下降到5万吨。

毕竟现在离真正的全面战争还早,这么早把这些东西装上去,还会出现损耗,夏钧可没那么多积分去保养这些昂贵的部件。

等于说,戚继光号是按照升级后的标准来制造的,升级前的性能虽然也比较出色,但还和变态般的强悍扯不上关系。

如果说那些空壳舰是猪鼻子插葱装象,那么这艘戚继光号,实际上也是一个壳,只要把部件一换,就能变成一艘扮猪吃老虎的钢铁巨兽。

第二更到下一章晚上9点

第一卷 第389章:空前投资热潮

第389章:空前投资热潮

英美日联盟在获知这一情报后,也开始联合制造更先进的5万吨级战列舰,而且一造就是两艘,美国出资建造一艘,英日合资造一艘。这两艘战列舰,则先由日本海军及英国海军装备。

以英美日看来,中华帝国显然不可能只造一艘五万吨的猛将级战列舰。

当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华帝国显然暂时只打算造一艘,而其他新增的都将是空壳舰,这些空壳舰,也只是意图将英美日拖入海军军备竞赛而已。

中华帝国海军的开支,此时确实是比较高的,但相比英美日来说却是比较低的。

第三世界联盟各成员国都集中资源发展陆权,发展海权的也就只有中华帝国,或者说第三世界联盟各成员国都没怎么发展军事基础,装备多是从中华帝国采购。

这些成员国一个个都在发展经济,都是清一色的买办政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