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一战胜国 > 分节阅读 343

分节阅读 3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片中国的领土。

2月3日,刘效国在仔细研究了吉尔吉斯斯坦内部的地形和布防之后,决定派遣两个山地师,四个步兵师攻入吉尔吉斯斯坦,消灭吉尔吉斯斯坦的苏维埃政权。

主要的作战任务由山地师负责,四个步兵师负责一些可以胜任的作战任务,主要攻下吉尔吉斯斯坦后的治安维护任务。

进攻时间定为3月23日,届时积雪开始融化,作战条件会好很多。

攻下吉尔吉斯斯坦之后,再攻入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的地形相比吉尔吉斯斯坦来说,山地地形更为普遍,几乎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

而吉尔吉斯斯坦,则是一个被一个个小山脉分割的谷地。

中国的山地师是从当初华东军组建的山地营演变而来,主要在福建地区进行训练。

福建虽是山地地区,但自明代时,交通环境就算是不错了,而且海拔不高。而塔吉克斯坦地区,不仅交通情况更为恶劣,而且海拔更高,气候又不像福建那样处于ya热带,严寒和多变的气候给作战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兵力太多在塔吉克斯坦展不开,所以进攻塔吉克斯坦只能用精兵。

相比之下,刘效国对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作战感觉更为轻松,毕竟那两个地区都是平坦地形,大兵团可以长驱直入。

而最为头疼的就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还略好一些。

在定下了进攻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地区的同时,刘效国调集七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师,已经从公路开入哈萨克斯坦地区,并开始在乌兹别克斯坦边境集结。

而西北军区,则留有两个装甲师,一个步兵师没有调动。

虽然军区四周没有什么具备威胁的力量,不过还是留了些比较多的力量在军区,毕竟前线也不是很吃紧。

对付几个没有国际力量支援的苏维埃小国,出动装甲师只是为了给步兵提供掩护,装甲师会分散到步兵师中使用。

巴黎和会正在召开,英法美三国的分赃大会进行得非常激烈,法国意图获得德国的割地,也就是西德的重工业区,这样可以让法国成为欧洲霸主。

英国则想继续平衡欧洲局势,使英国不受陆权国家的威胁,因此显然不会让法国如愿。

美国则在当和事佬,美国说不要赔款,只要资本能进去各国就可以了。

就当分赃讨论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突然传来消息,中国大举向乌兹别克斯坦发动进攻。

这是反攻苏维埃政权,英美虽然此时有意联合苏维埃政权抗衡中国的扩张,但因为大战刚刚结束显然还未能与除了俄国苏维埃之外的苏维埃政权达成协议。

中国向乌兹别克斯坦地区进攻,使得英美日三个国家高度警惕,连连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遏制中国的扩张。

中华帝国陆军西北军区,于2月326日,于乌兹别克斯坦边境集结完毕,随即以装甲师为先锋,在空军的掩护下迅速攻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中华帝国陆军以闪电般的速度突袭了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城市,位于锡尔河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的绿洲中心的塔什干。

塔什干是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有肥沃的绿洲,后世是内陆国家的第一大城市。

不过塔什干有点靠近边境地区,几乎等于是没有任何战略缓冲。

中华帝国突入塔什干,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有效的抵抗,乌兹别克斯坦的苏维埃红军就被空军加上火炮给击溃了。

但步兵跟着坦克后面突入塔什干的时候,乌兹别克斯坦的红军退入了塔什干城内,依托城市与中国陆军展开较量。

不过刘效国并不指挥部队突入城市,而是派人劝降。

根据帝国元首编写的军事教材,城市巷战是一个极为容易阴沟里翻船的战斗环境,如果对方是苏维埃这种极具煽动力的政权,人民将进行殊死抵抗。

乌兹别克斯坦没有军工业基础,因此抵抗虽然有,但应该也能吃下,但付出这样的无谓的伤亡是不值得的。

“军长,他们的头头好像跑了,见不到人。”跑去劝降的人员跑回来对刘效国报告道。

“跑了”刘效国那个汗,随即也不再多想,下令道:“那就进攻吧先炮击半小时。”

既然对方的头头都跑了,那还有什么好疑虑的。

“是。”

对塔什干的炮击随即展开,塔什干地区没有什么钢筋水泥建筑,在炮弹的打击下,随即大火弥漫。

半个小时的炮击过后,帝国陆军冲进了塔什干,与塔什干的红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由于塔什干城内建筑物不是太多,战车开入城区之后,没有遭到什么打击。

显然乌兹别克斯坦的红军不知道坦克进入城区后的弱点,不过他们也缺乏制高点来打击战车。

更不懂掩藏在废墟中伏击路过的战车。

战斗持续了两个小时,塔什干城内的苏维埃红军被扑灭。

攻下塔什干后,中华帝国这个庞大的机器开始告诉运转。

夏钧在杭州从华北军区调了十五万人前往西北军区,夏钧对中东地区的局势并不是太掉以轻心。

所谓迟则生变,英美等国家极有可能会插手。

因此尽快解决最好。

这批部队调遣到西部内陆战场去之后,兵力将达到三十万。

加上南北乌拉尔军区的兵力,也就达到六十万的兵力。

其中三十万来对付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的四个苏维埃政权,可以说非常简单,短期内就可以将反抗力量击溃。

帝国开始大规模向亚洲内陆地区运输兵员和物资,同时组织了一批移民人口,开始向内陆地区迁移。

会移民都是一些贫困人口,帝国将他们移民到新占领地区,会分给他们一定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

同时还有一些小商人最喜欢往这种帝国刚占领的地区跑,因为那里的市场一片空白,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起家。

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区,天然气和石油都比较丰富,帝国打下这片地区后,可以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如果再向南,就是阿富汗和伊朗地区了,那里是世界上石油最集中的地区。

“帝国之所以要以强硬态度逼迫新俄国放弃这片地区,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南部的阿富汗和伊朗地区,这片地区是帝国未来必须攻占的,因为那里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夏钧在制定扩张战略时说道。

帝国为了单独攻占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区,夏钧给尼古拉二世做了很多工作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