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一战胜国 > 分节阅读 159

分节阅读 15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华东军的侦察机和侦察兵都发现了日军的兵力正在急剧增加,陈轩宇报告夏钧时建议道:“委员长,不如暂缓进攻,看看日军能集结多少兵力,在一举收拾掉他们。”

“你有这个信心”夏钧问道。

“属下对委员长有信心。”陈轩宇严肃的回答道,意思就是只要能保障后勤,前线没有任何问题。

“呵呵好,那就把小日本的血放干。”

得到夏钧首肯,陈轩宇便继续维持当前这种对峙状态,不过轰炸机却是依旧在海上执行轰炸任务。

在龙口一带对峙,首先得确保制海权,因此轰炸机需要对海上的日军舰船进行轰炸。日军在增援山东战场时,不得不在夜晚进行物资运输。

不过就算是在夜晚,日军总是得点灯的,黑灯瞎火肯定是不能搞的,这些灯火给华东空军指引了目标,每当夜晚,都会对可疑的地方丢下众多炸弹。

在华东空军的轰炸下,一艘运兵船在海上被击沉,同时还击沉了六艘货船。日军在这样的轰炸下,完全没有意识到华东军正在放水。

对于日军来说,这是一场绝对不能失败的战争。

华东空军的轰炸,吓不倒他们

日军依旧夜复一夜的往山东战场上支援,华东海军的潜艇也时常跑出来骚扰,不过却没什么战果。

华东海军还在给日军放水,海军上下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上面一下命令,马上就能切断日军的海上交通线,再配合空军的话,日军派出整个联合舰队都没用,到时候山东日军也就等于是失去了任何补给,而华东军的补给却是源源不断。

夏钧在华东酒店举办的招待会比较成功,协约国、同盟国的外交大使分别都向本国政府传达了华东自治政府的意向。

此时德军与英法联军已经在西线战场上处于对峙状态,双方的堑壕修得最近的距离只有三百米。

双方走入了一个恐怖的消耗战阴云之中,双方呈现出互相包围的状态,双方都想用大炮使对方屈服。

法国霞飞将军大喊:“若是一天造不出二十万发炮弹,战争将难以持续。”

华东自治政府拥有较强的军工能力,这是夏钧在过去两年中发展起来的,属于政策倾斜的领域。

甚至就是美国的军工业也没有华东自治政府的军工业规模来得庞大,不过如果单纯的比扩张速度的话,华东自治政府的军工业显然是比不上美国的军工业的,毕竟美国的工业基础摆在那里。

不过夏钧的手段已经超出了常规范围。

只要有市场,夏钧可以持续扩张军工业的规模。

法国、英国的订单随之而来,他们除了需要大量飞机外,还需要大量的炮弹、子弹,以及大炮,甚至是枪械。

俄国方面,夏钧也和他们交流过。

不过俄国好像并不看好华东自治政府的武器,夏钧向俄国大使行贿之后,俄国大使向他透露,俄国可能有意向日本订购军火。

俄国的军火是协约国之中最为缺乏的,他们的步兵中三分之一没有步枪。而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动员了近六百万人。

夏钧自然知道俄国是什么样的状态,所以十分注重俄国的军火市场,毕竟俄国手上有三千五百吨的黄金储备。

黄金是很重要的,在这次世界大战中,夏钧的目标就是摆脱负债,成为一个债权国,并且储备足够多的黄金,让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

黄金储备这个东西并非代表所有黄金,例如后世美国储备了八千吨黄金,但印度的农村拥有的黄金数量总和就比得上这个数目。

夏钧就算不赚这些国家的黄金储备,也可以赚他们没有用来储备的黄金。

华东自治政府目前销售的一切作战物资,像英镑、法郎、马克都不收了,而是收复兴币、美元和黄金。

现在华东自治政府只认这三样东西。

而在出口方面,一般来说是所有货币都认的,但只要是关于交战国的货币,一收到手上必然马上花出去。

就连美元,同样是收到手上就换成黄金。

俄国的市场还是很大的,俄国要向日本购买军火,这让夏钧感觉很不爽,不过要想改变这一状态,还是有办法的。

首先就是贿赂,俄国的那些大臣远远说不上廉洁,尼古拉二世更是有些糊里糊涂的。其次就是在山东战场上打败日本,只要打败了日本,俄国也就会正视华东军的武器。

日本的武器实际上都是很落后的,但也因为这样,所以比较廉价,这也是日本军火在竞争上的一大优势。

不过夏钧手上有更廉价的冲压武器,只是缺乏向俄国人推销而已。

此时宜早不宜迟,夏钧马上派遣了一个代表团前往俄国活动,让他们多贿赂贿赂那些俄国大臣,不过必须是能说得上话的,贿赂范围不能太广。

同时也是让他们去给俄国佬推销一下军火,华东军的军火,贵的有,廉价的也有,没有不对口的。

华东自治政府的最大竞争对手并非日本,而是美国。

相比之下,同盟国对购买军火的问题上则显得很爽快,德国一口气就向华东自治政府购买了三千门60口径迫击炮,同时还订购了一百万发炮弹和一亿发弹药,额度达到两亿元。

德国之所以下这么庞大的订单,是因为英国已经封锁了公海,外界的物资运不到德国,不过德国可以从意大利那里买,意大利又可以从别的国家转手进口这些物资,不过这中间要被意大利政府剥削一手。

走意大利自然不划算的,夏钧打算雇佣运输潜艇将这些物资运到德国的港口去,这样直接交易不需要被意大利剥削一手,利润也就高得多了。

运输潜艇的雇佣价格也不高,一艘排水量两万吨的潜艇雇佣一个来回只需要十万点积分。

这十万点积分很值,一艘两万吨级潜艇,一次可以运载一万五千吨货物。

这些潜艇上装有声纳,而当前协约国还缺乏空中侦查手段,也就是说这些潜艇可以先在海面上行驶,一旦碰到协约国的军舰,则可以下潜到水下行驶,以此突破英国的封锁线。

奥匈帝国同样向华东自治政府订购了价值一亿元的军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向华东自治政府订购了价值八千万元的军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