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唯一战胜国 > 分节阅读 146

分节阅读 14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肉价相比以前降低了非常多,而且供应十分充足。

原华东自治三省境内的养殖业已经发展得非常专业化和集约化,而农村则越来越少人去发展零散的养殖了。

集约化的好处就是效率高,成本低,所以肉价就算降低了很多,养殖场依旧有盈利存在。

而在江苏和安徽,百姓的日子也比去年好过了许多,至于广东和山西,才刚刚并入华东自治政府,所以只是拿到了救济品。

但明年一切都会更好的

过完年,各部门拿到了非常充盈的经费,新一轮紧张的建设也展开了。

农业部忙碌的统计和预测着明年的农业产品内部需求,以及国际市场行情估算,以决定今年的农业规划。

杨明柳向夏钧提交了新一年的农业规划,新一年里,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将是一亿亩,这一亿亩都种下去了,分别在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山东五个省,即有自己地盘的,也有农垦公司在其他省份租下的土地的。

这一亿亩土地,使用机耕,可以产出7000万吨小麦,现在七省人口是一亿六千万,这七千万吨小麦,足以养活八千万人,甚至是九千万人,因为现在肉食也多了,并不是全吃米面了。

在水稻种植上,广东可以种植三季稻,以前自然是不能种的,但由于拖拉机的下发,所以让三季稻成为了可能。

水稻种植面积,今年将提升到八千万亩,预计可以产出6400万吨大米。

单单是一季的粮食,就差不多够养活七省人民一年的了。

今年的粮食产量调控比较简单,因为那一亿亩小麦全部使用机耕化种植,九成都是农垦公司的。

到时候内部少吃点面粉,改吃大米,把大部分面粉出口到国际上去,这样也就把市场风险给转嫁了。而且面粉价格就算是降得很低,使用了机耕的农垦公司依旧有利润,反正这生意陪不了。

棉花种植面积则提高到了六千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则为三千万亩,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到了一千五百万亩。桑树种植面积又扩大了两百万亩

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多有一些提高,个别回报率不是那么高的经济作物,则没有提高种植面积。

甘蔗种植面积因广东并入华东自治行列,因此甘蔗种植面积飙升到了四千五百万亩,广东的水稻种植面积并不太大,大部分土地都拿去种甘蔗了。

当然,甘蔗种了四千五百万亩,高产花生也相应种了四千五百万亩,这些花生主要用来榨油,不参杂其他油的花生油是植物油里最香的了。

农业规划很快就通过了夏钧那边的审核,夏钧对杨明柳的工作能力还是很认可的。

今年那些农垦公司开始向湖广地区蔓延,他们去湖广不是去种水稻的,而是去发展养殖业的。

湖广的牛皮,这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就水稻来说,粮食作物华东自治七省不缺,华东自治七省之外就算缺少,华东自治七省也能很快补充上缺口,饥荒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因此湖广这个中国的重要产粮区,被那些农垦公司拿去种植饲用玉米了。

种玉米有很多好处,首先是土地不需要再大量灌水了,节约了水资源,也节约了劳动力,再则玉米从播种、施肥到收获,都可以用播种机、收割机、飞机等机器来进行,劳动力大大减少。

至于缺牛

这不是问题,湖广地区有很多牛,这些农垦公司一到湖广,就是大肆购买水牛、黄牛等牛种。

至于培育基地里的肉牛和奶牛,奶牛首先是华东集团养的,其他养殖公司买不到。肉牛,则是按照规模平均分给那些有发展养殖业的养殖公司。

现在农垦公司发展养殖业都是把土种和新种进行混养,加上有廉价的饲料供应,利润都十分不错。

当然,那些以内农垦公司而失去了工作的农民,则被安排进了工厂之中。

华东自治七省的工厂现在也在往夏口、武昌一带开设,首先在政策上有华东自治政府的华东临时约法保驾护航,再则从交通上,夏口、武昌是中国的铁路中心枢纽,交通上也是很方便的。

加上那里是汉人的传统活动区域,长江人口稠密,因此在那里开设工厂很合适,很多需要从内陆购买原料的工厂都在往武汉地区搬迁。

沿海要发展,内陆也是要发展的,不然人都挤在一起,会造成后世那种畸形的情况的,所以夏钧很注重往内陆地区发展,就华东集团的工厂来说,能往内陆建设的就往内陆建,江西的工业很多是这么带动起来的。

现在北洋政府和华东自治政府联手将中国局势稳定下来,工厂向内陆开已经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铁路线。

铁路能开到哪里,工厂也就能开到哪里。没有铁路,往内陆开工厂只是空谈。

目前铁路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从江西到武昌的铁路开通了,从福建到年广东,从山西到广东的铁路也修通了。

同时从杭州到山西太原的铁路也修通了。

这些铁路线的修通,让山西、广东、湖北都具备了开设工厂条件。长江沿岸也是可以修建工厂的,因为长江水道也是个不错的交通选择。

由于工业的飞速发展,这些修通的铁路非常繁忙,特别是修到山西的铁路,山西的煤炭第一次大规模的运输到了南方。

这些煤炭的到来,彻底解决了能源上的问题。

煤炭肯定是要挖的,不然铁路没东西运就要亏本。

今年山西打算把铁路修到内蒙地区,并且连通张家口。张家口是制革业非常繁荣的地区,蒙古高原上的皮毛都是被晋商贩卖到张家口去。

加强杭太铁路的经济能力是解决只能运煤的重要措施,农业部正对山西的农业进行有序的规划。

山西除了煤炭,最重要的产业也就是矿业了,在挖掘煤炭和矿产,只要注意不在生活区、农业区开采就行。

由于晋商被阎锡山引导得不错,山西的乡绅都加入了这场投资热潮中来,其中以制革业的设备需求最多。

这些晋商,在历史上是有过错的。

但当前夏钧也不好去追究了,毕竟近三百年过去了,夏钧确实不好去清算,这样也不利于当前的团结。

因此还是一视同仁,给了晋商制革设备。

当然,夏钧同时也把制革设备给了中盛、华盛两大集团,以及宁波商帮、龙游商帮的商人。

华东集团还开设了一个绒线厂。

绒线,也是毛线,可以织成毛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