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盛世中华 > 分节阅读 351

分节阅读 3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五六百人依旧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在那凌乱到难以踏实落脚的残垣断壁间,英勇阻击着蜂拥而来的中华军。

“快,都到地下室去,让老人、妇女和孩子先进去,都快点。”

“修士们,马尔菲诺的男人们,拿起你们手中的武器,与我一起守卫这里。这是上帝的庇护所,绝对不允许那些该死的异教徒涉足一步,绝不允许。”年老的神父手中拿的不再是经书,而是一杆崭新的火枪。站在那大门口,向着身边的同伴大声地咆哮。“上帝让牧师放养羊群,那么牧师就需要赶走伤害羊群的饿狼。”老神父这样号召着修士。宗教信仰的不同,有些时候会比民族和国家感情更加的不能调和。

城市内的厮杀与枪炮声仍旧在持续着,而东面传来的声音却越来越近,这些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练的修士们即使拿着武器,被冠于总教的神圣之名,也不能掩盖他们内心的恐慌和脆弱。这些人能做的只有拼命地在心中咏诵上帝的真名,祈祷着奇迹的出现。

最后一名哥萨克倒下。他的骑兵刀被自己的对手用刺刀架开,而另一把刺刀趁机捅入了他的肋部,狠狠地,没有一丝留情地整体没入。当气力在他体内流失,有一柄刺刀深深地扎进了他的胸腔。

一股股的血沫从他的喉咙里涌出,就像是一个醉鬼一般,摇摇晃晃地栽倒在那满是碎砖乱石的城市废墟上。

沃罗涅日。

法国驻俄大使科兰古正在收拾着自己简单的行礼,他马上就要去阿斯特拉罕了。在莫斯科等待了那么长时间,科兰古实在不能根据字面上的一些文字、消息来具体判断中队的战斗力。他需要到前线亲身走一遭。

在沃罗涅日盘横了几天时间,科兰古终于要继续自己南下的路程了。“有可能的话,路上自己还会碰到库图佐夫”内心中嘲笑着亚历山大一世,科兰古也真心的不为库图佐夫感到任何一丝的悲哀。

自己是法国人,科兰古时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祖国。亚历山大一世最好把俄国所有能打仗的将军全部赶下台,对于法兰西来说这才是最好的结果和盟友。

“拼吧,继续跟中国人拼下去吧”

虽然中波同盟的消息传到后,沃罗涅日寂静一片。科兰古就知道俄国人的战争进行不下去了。也所以,他才急着南下。

第二卷 烽火连天 四百九十二章 战争天枰的倾斜

四百九十二章战争天枰的倾斜

科兰古,全名阿芒奥古斯丁路易德科兰古,出身法兰西世袭侯爵贵族家庭。{ }然其本人和弟弟奥古斯特让加布里埃尔德科兰古甚至于父亲和叔叔都是坚定的者。

爆发后科兰古在自己的父亲指挥的军队里担任副官,1792年5月21日他改任叔父harvie将军的副官,虽然不久后科兰古和他父亲、叔叔就因为出身问题被投入了监狱。但是科兰古一家坚定的信念毫无动摇,整个家族也无一人出逃国外。这在整个法国贵族阶层都是极少见的。科兰古便被释放后就加入了巴黎自卫队,并且下一年起就参加了对外战争。

与弟弟成长于军伍不同,科兰古的军事生涯中更多的时候是在担任拿破仑的副官。他是拿破仑最信任的心腹之一,也是法国现时代最杰出的外交官之一。

科兰古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有着不错的私交,西历1800年科兰古就出使过圣彼得堡,七年之后,在法俄签订条约之后,科兰古来到了莫斯科成为了法兰西驻俄大使。

自从将目光投向东方之后,中华帝国在拿破仑眼中就是那么多的未可知。他对中华帝国所有的方面都感到好奇,政策、经济、文化等等,当然,最重的还是国力和军力。

自中俄战争爆发一来,中华军一共跟欧洲三个国家见了阵势。

然西班牙现只是欧罗巴的落魄户,荷兰更是第一个倒在法军铁蹄下的欧洲国度,中华军在南洋的第一次战争虽然称得上表现优良,但是也真看不出太多的真实水平来。因为现在说来,西荷两国的陆军根本不足以代表欧洲强军今时的标准。

反而是在廓尔喀战争中,中华军的表现是让拿破仑等法国一干将领重臣两眼一亮,瞬间就高看了中华帝国不止一两眼。强军之所以是强军,就是因为它在另一支公认的强军身上得到了足够的验证。英国陆军虽然连连败在拿破仑手中,但就素质和战斗力而言,虽然不能否认其是欧洲一支劲旅。

西北中俄此次开仗,拿破仑就不止一次吩咐科兰古细细探纷中华军实际战斗力,因为俄军也是欧洲的一支劲旅。

在沃罗涅日出发,顺着顿河用不了几天时间科兰古就能抵达到察里津,然后再从察里津转向阿斯特拉罕,或是干脆不去阿斯特拉罕,而是直接在察里津观阵,反正那里一样是中华军的进攻重点。

奥伦堡。

这座昔日的沙俄重城眼下已经是黄诚的指挥部驻地。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南战区师团级正职军官全部聚集到了城中。便是遥在古里耶夫的二十三师姚学才部,其本人和下属的各正职团长也是连夜赶路,马不停蹄的飞奔而来。

“诸位,我军小打小闹时间够长了,是时候动弄大干戈的了。”军议厅中,黄诚立在一堆由泥沙堆成的沙盘模型边,朗声说道。刚刚入座屁股都还没暖热的一众将领听了这话,心中纷纷升起了几分激动。这冬季以后,虽然天寒地冻的要命,后勤运输补给也困难了许多,可是伏尔加河却由天堑变成了一马平川的通途,南战区阵势不仅没有半点败坏,反而是好上了许多许多。

只是杜博夫卡、波克罗夫斯克、马尔菲诺等等,这些虽然都是胜利但也只是些小打小胜,俄国人在伏尔加河下游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城市就只有阿斯特拉罕、察里津和萨拉托夫。

大军求战久矣,现在终于可以跟俄国人大干一场了

“眼下,我二十三师在阿斯特拉罕,二十四师在察里津,第三师在萨拉托夫。兵力分散太过,虽然铺面展开,给俄军极大压力,入冬以后各部也皆都斩获不俗,但到底无法握成一个拳头,一锤定音。

是以,接下一战我军将全体调动起来,集结主要兵力于一处,一举拿下彼三城之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