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盛世中华 > 分节阅读 333

分节阅读 3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是就整个社会而言,武风即便在鼎盛,那引导不起真正的潮流,练武终究是很小的一部分人。真正能丰富人民精神和引起社会浪潮的应该是竞技体育。

梁纲脑子里有不少运动的影子闪现而过,但是排除掉那些不适时宜的,再去除一些不能引起真正社会浪潮的,一个在中国已经消失了一百多年的运动蹴鞠,成为了帝国体育推广下的幸运儿。

与蹴鞠一样幸运的还有马球,这两样都是曾经风靡全国的运动,但是在满清入关之后,就纷纷被彻底淹没在了历史黄沙之中。满清对中国发展的破坏,真正是全方位的,他们的危害要远胜过蒙元。

蹴鞠是全民运动,而马球则只能是贵族运动和军伍运动,汉唐时期这两项运动都曾经被列入军伍士卒的演练和训练科目之中。前者中唐之后逐渐退去了军伍色彩,变成了男女老少皆爱的游戏,宋明两季更是由武彻底转变成了文,竞争意识大减。

后者在蒙元灭亡之后就逐渐消息在了中国大陆上,到了满清就彻底灭绝。两项运动,一对全民,另一针对军伍和贵族,它们因为满清成功的消亡,也再度因为满清灭亡而焕发生机。

梁纲没有把蹴鞠更改成他更为熟悉的名字足球,可是他把自己熟知的足球规则全盘寄生在了蹴鞠之上。

比如说,十六人一队更改为十一人一队。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人员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

不提这是历史上第一份有据可查的蹴鞠“首发名单”之事,可蹴鞠十六人一队却是很清明。

梁纲并不知道,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国,也是直到了1848年才形成了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规则剑桥规则。

而所谓的剑桥规则,则是在西历19世纪早期的英国伦敦,牛津和剑桥两校之间进行比赛时制定的一些规则。当时每队有11个人进行比赛。因为那时在学校里每套宿舍里住有十个学生和一位教师,因此他们就每方11人进行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比赛,后世的11人足球比赛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无意中得了个世界第一,梁纲不要说是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分毫。

蹴鞠,也就是足球,不愧是后世世界第一大运动项目,虽然在中国才重新兴起没几年,但已经能够吸引许多百姓的目光了。

时代不一样,不可能组织什么全国联赛,即便是全省都有苦难。所以,在北京这一块,就单独一个顺天府自己玩。

北京城东西南北中划分为五个区,每个区组建一支官方的蹴鞠队。毕竟这项运动眼下开刚刚复兴,还需要国家的大力推动和扶持,而且官方努力也可以极大地促进民间蹴鞠的发展。

府下各县,每县也组织一个县队。顺天府自己玩自己的,没有太对规定和限制,联赛都没有正式组成,这只不过是梁纲在用县与县,队与队之间的碰撞来吸引人眼球而已。

全国各地都是这般做的,虽然如此政府开销会多出一些,但显然蹴鞠已经在国内复兴开来了。这项运动能够在中国从春秋战国一直风靡到明末两千年的时间,能够在后世现代社会成为地球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运动,确实是有它自己的独特魅力。

蹴鞠在帝国全国范围内的发展都是喜人的,民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玩这个。估计都用不了十年,在这一代孩子成长起来之后,帝国国内也就会随之出现私人球队了。毕竟六百年前的南宋就出现了齐云社,眼下的中华帝国又为什么不能呢

作为一个皇朝的新兴时代,即便是华北水灾不曾消退的时候,举国境内绝大部分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收入也在逐渐变好和增多中。这也就给了竞技体育发展带来了更好的生机与土壤

梁纲不清楚日后帝国的足球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但是至少有一点他可以肯定,如此的发展下去,中国即便成不了足球王国,也绝不会出现后世国家队和足协那可耻的一幕幕。

十三亿人找不到十一个会踢球的,可耻

在军队中蹴鞠发展的缓慢一些,对于这项军事色彩已经全部褪去的纯体育运动来说,马球显然更能吸引去他们的注意力。

不管是骑兵部队和是步兵部队,看刺激性更为激烈甚至是危险的马球的士兵数额,都要远远超出蹴鞠。甚至一些骑兵部队中,军事主官都已经把马球重新列入了训练科目,只是没有得到军部的正式文件同意。

与这些逐渐发展起来的体育竞技项目相比,中华帝国的文艺团向来发展都是极好的。虽然前清时期和建国之后,都有不少人和顽固学究、别有用心者,把文艺团的女性污蔑为军ji,但是中华军文艺团却始终在一步步发展壮大着。

彻底扫平了满清、蒙古残余势力,大阅兵之后,梁纲的威望在国内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顶点。他就借此机会,强令各级官府组建自己的文艺团,长年下乡演出或是在城内义演、公演,就如同后世的三下乡一般,借着戏剧、歌舞等文艺表演形式,进一步宣传政府的新政策、新决定。也最大限度的丰富老百姓生活,丰富他们的精神需求。

污言秽语当然还有,虽然梁纲狠抓了两次,但是传统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那不是几年工夫就可以去掉的。

查尔斯当然不清楚其中的奥妙和内幕,他看的虽然仔细,但看到的却也是更多的更真实的表面和表皮。

这些在查尔斯眼中就是中华帝国经济、文化、精神、教育等等的全面高度的发达和真实的社会现象。

他认为帝国子民崇尚勇武和智慧,生活富裕,业余生活饱满,精神面貌非常健康非常好。不能不说他对中国的了解真的十分匮乏。

合上笔记本,查尔斯还是不能入睡。他脑子里不由得想起了前辈马嘎尔尼,中华帝国的影像在他脑海里恍惚了一下。

马嘎尔尼真的错了吗

“是的,他是错的。但愿如此”查尔斯最后得出了结论。

因为对比一个腐朽的帝国十余年中恢复了勃勃生机,如梁纲这般,十年时间内不但打碎了一切,还在原址上重新建立起一个虽然短暂却已经无比辉煌强大的帝国,更为可怕

两个对手,查尔斯格雷宁愿大英帝国的敌人是第一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