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盛世中华 > 分节阅读 232

分节阅读 2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两团一旅也有四十门大炮,而另外的四个团,各有一个中队的重炮,加起来相当于一个炮营,又是四十八门。

差不多都两倍于清军了,而且内含的大口径重炮比例也相当的多,对比起清军俄式的六磅、九磅主战陆军炮和为数不多的十二磅炮,无论是数量还是火力都占据着绝对上风。欧洲磅:清朝斤3:4,大概就这个比例吧

士气低落,前战落败,火力也比不上,清军还有赢的可能吗梁纲在后阵脸上已经挂起了悠闲地笑。

“将军,中堂大人命你军赶快后撤”额勒登保失望再失望,都有些不知所措了,是继续跟红巾军拼命,还是趁早撤出战斗,保存实力一时间两个念头搅得他脑子里乱哄哄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松筠的军令传来了。

额勒登保扫望了左右两侧涌来的清军刀枪兵,心中颇有感慨,这些人可算是已经被抛弃了,都是连替死鬼都比不上的炮灰了。

因为松筠这个时候下令火器营后退,那就是对眼前这一战已经不抱任何胜利的希望了。这是时候被打出来牌,当然就是弃牌了。

心中黯然一叹,额勒登保却立即就向手下下令撤退。早被无数次厮杀炼的心坚如铁的额勒登保才不会不知好歹的战场冲动呢,那些东西早在十年间就跟他这样的老鸟绝缘了。

没什么好说的,这一战红巾军最终大胜。毙敌一万出头,俘虏则是更多一些,有骑兵营在手,追收俘虏就是方便的多了。

最后哗啦啦涌来的三万清军,事实上伤亡并不太大。一万出头的战果中,他们只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都是火器营和骑兵的尸体。而俘虏中他们这些人就占据了九成九。

早早撤退的火器营和溃逃的骑兵根本就没人受伤,除非重伤不能起的外。清军的骑兵被打掉了至少一半,如此重的伤亡,错非是德楞泰压阵,否则的话早就溃散了。

中国古代军队就是如此,军心不溃时只要能有一个硬气英武的将领坐镇,打出超水平的硬仗完全不在话下。

火器营损失也很惨重,阵亡至少有两千人以上。错非德楞泰的骑兵出动的极快,被分割成四段即将奔溃的火器营火枪兵还会损失的更大。

剩余的尸体则都是炮击的效果了。有烟火药再一次现出了自己无法消除的缺陷,硝烟实在太大,今日又没风,远处视线被遮住了的炮兵杀伤力消减了好大一截。

与之相比的红巾军,骑兵营再次减弱到了一千人以下,余下各部除了火枪兵外伤亡的却是很小,才一千六七百人,其中当场战死的更是七百人都不到。

火枪兵才是这一战中红巾军伤亡最重的一部,面对人数占优的清军火器营和德楞泰坐镇的骑兵群,全军战死当场者超过六百人,受伤的也近乎一千人,其中将会不治而亡的还会有不少。最终减员没一千也不会低于八百。

拥抱胜利就将会付出必要的伤亡和代价,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看到战后伤亡报告后,梁纲沉吟了好大一会儿,脸色一阵阵阴穆。

他料到了火枪兵会有损失,可并没料到伤亡会如此巨大。不过有今日的战果,如此大的伤亡也是值得的。

它不仅应征了法军战术的可行,还真正历练了所有的火枪兵,相信日后这些参战士兵会更上一层楼,成为真正的火枪精兵。

留下伤员,以及冯景山部看守俘虏和打扫清理战场,梁纲带着大军继续向北追去。眼下这么好的时机,可不能白白错过。

兴化、宝应一掠而过,连东边的盐城都没去管,梁纲大军直抵淮安山阴城下。

当日南下的五万大军已经灰飞烟灭,逃回淮安的松筠清点部队,只有一万五千出头。其中三千人为骑兵,逃溃后归来的他们还给松筠带来了另一大噩耗德楞泰阵亡了。五千多些的火枪兵,以及只剩下一半的炮兵,火器营损失惨重,在之后就是普通的绿营兵了。

此次随他南下出战的五十名善扑营,除一直跟随在身边的十人外,余下的四十人等在充当左翼先头精兵之后,也是全部殁在了阵中。这些康熙擒鳌拜而进而发展出的善扑营内卫,在一百多年的荣耀后,终为满清留下了第一滴血。

两日间,松筠像是老了十年一样。向北京发出一道请罪奏折之后,看着城下的追上的红巾军,他已经准备殉在淮安了。

靠着城内惶惶不安军心动摇的一万五千人是守不住淮安城的,松筠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是下定决心不活着走出城去了。只是额勒登保他这一部却绝对要逃出去。

这些人面对红巾军是败了,可并不是说一败之后就没用了。只要撤到安全地带,重新整顿一下就又是一支强军。

毕竟他们与绿营兵不同,火器营全是选拔的满蒙八旗子弟组成,连汉八旗的人都没有让进。可以说这支火器营是现在满蒙八旗的精华力量所在,说他们是满清王朝的根基组成部分都不为过。所以面对着红巾军这个要掘断满清根基的人,火器营是绝不会出现不思抵抗盼着投降落跑的情况的。

如果死命守城,靠着火器营和骑兵在手,松筠再不自信也有把握支撑个十天八天。可是他在回到淮安的第一时间就接到了阜宁的急报,一支红巾军水师在两军于高邮交战的时候也从黄河入海口杀了进来。黄河,夺淮入海

阜宁县力量薄弱,驻军千人都不到,更没有几门大炮,完全顶不住红巾军水师的攻击。八滩、仁和、大套、沙镇等沿江码头和镇集被红巾军水师一鼓而下。阜宁县令在当天下午发出了第二封求援急报,之后就再无音讯消息了。

留守淮安的清廷官员只知道现在红巾军打下了马逻镇,都杀到安东了。那阜宁当然也就是被破了。

安东之后就是清河,等到清江浦一陷落,黄淮一线,以南地区就被整个红巾军给囊括了。

就是这样的一份份战报让松筠下定了决心,淮安城决不能守,否则的话被水路一分割,然后红巾军大军一围,就是死撑又能撑几日

之前想的梅雨,眼下松筠却绝不会再生出这个想法,连想都不想。清军之前败得太惨了,兵力严重不足,真要下起了雨,火枪大炮都成了棒槌,那那反倒便宜了红巾军。梁纲若趁雨猛攻,淮安城那里守得住

额勒登保得到松筠的授意后神色更加黯然,已经死了一位巴图鲁,眼下又将陨落一位军机大臣。这剿匪大业功成,现在看还遥遥无期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