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盛世中华 > 分节阅读 224

分节阅读 2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力结晶。

事实上自从制造出第一杆线膛火枪开始,火药组的人就全不可抑制的思考其如何解决其填装难的问题。

时代的局限性,思维思考的局限性,技术的局限性,虽然令他们想到了后膛枪来,可是后门闭气比之前装填装难更难解决,是完全无法走通的一条路,最后众人的思维就完全集中到了子弹改造上。

梁纲对此唯一的帮助就是讲出了圆柱尖头的雨滴型子弹,除此外再也帮不了丝毫的忙。但是就是这一提醒给了火枪组众人足够的想象空间。在此之前他们接触的都是圆弹,从没有想过还会有与雨滴型的子弹,这就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大门。

只是大门是打开了,可想迈步跨出去却是很难。直到戴随堂的出现,跟火枪组的众人一样,戴随堂也是第一次接触到雨滴型子弹。不过他的知识体系毕竟比这些工匠丰富,很快就想到了改变子弹质地,从这里着手。

铁,是不容易膨胀的,可是别的金属呢

受到圆柱体的启发,火枪组众人不由得就想到了在子弹底部留一个凹坑。想象告诉他们,这样会使子弹飞的更远,受力更大。

甚至他们还特意为此做了实验。雨滴型子弹只需要在圆柱体表面敷上一层包皮就可以了,这比在圆弹上包皮容易简单多了。

填装起来,有了外边的皮子也可以使得本比火枪口径略小一些的子弹很好的与枪管内的膛线嵌合,以备密气。

事实表明,底部有凹坑的雨滴型子弹要比没有凹坑的雨滴型子弹射程远处五六十米去,比之圆弹更要超出一百多米。如此火枪组也就确定了雨滴型子弹底部留凹坑这一点。

如果没有戴随堂,火枪组的研发到达这一步就已经算是终点了。可是戴随堂与王栋等工匠出身之人不同,丰富的知识体系让他很快就找到了另一个着手点,他用铅弹代替了铁弹。

虽然铅比铁要贵,但铅的受热膨胀性也绝对比铁要高。凹坑的边缘是较薄的铅层,当子弹被压入枪管后,其弹底凹坑自然而然的就会盖住击发火药,而当火枪开火时,铅弹底部突然受力膨胀,子弹和枪膛之间的缝隙就将完全闭合。这样一来,火药爆炸产生的动能,就不会被浪费分毫,全部集中到子弹上,加上膛线提供的稳定弹道,子弹自然可以飞得更远,射击更精准。

走上了一条正确的路的火枪组,在其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后续的一系列实验和进一步改造,他们用软木塞在弹底凹坑,并且把凹坑更加深加大,彻底解决了闭气问题。而且把雨滴型子弹也相应的缩短一些,变成了一种粗短的扩底尖头铅弹。

梁纲短少的历史知识并不知道,现在拿在自己手中的火枪和子弹,和历史上本该五十年后才出现的,前装燧发枪的巅峰之作米尼枪弹,几乎是一般无二。

历史的进程因为梁纲的出现再次发生了巨大的差异和转变,五十年后才该出现的先进武器现在竟然就拿到了梁纲手中,完全是一种属于穿越者的奇迹。

这种子弹极易制造,只需要用一个铁模子,灌进融化的铅水铸成铅弹就可以。这种模子小到可以随身放在口袋中携带。历史上的西方军队就是把铅和这种模子直接配发给步兵,让步兵在扎营吃饭时,自己用营火融化铅水自行铸造次日使用的子弹。

几乎用不着冲压机进行大规模统一冲制以及分发。而且因为铅是比较软的,摆放时很容易因为碰撞而变形,一般的统一冲制很不适时宜,还是让士兵各自在战前临时铸造的好。

与填装困难的线膛枪相比,只不过是个一眼就可以看穿的改变,毫无任何技术难度,一个简单到极点的动作,就可以划开整个时代,把普遍制式火枪的射程增加了三五倍远。梁纲在接到柳严辰和王栋的上书后,高兴地都要蹦起来了,因为这实在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反复检查了火枪以后,梁纲亲自抄手,装填发射药,将子弹用推弹杆送入了枪管里面,然后再在火药池撒入击发火药,燧石拉起

对准前方一百米处的枪靶,瞄准中心红点,“砰”

一声脆响传来。

枪托在梁纲肩上一震,却丝毫没让梁纲动摇上一分。

一股青烟从枪口冒出。

梁纲收起火枪,自然有人迅速前去查看。

红色小旗摇旗,上下十字挥舞,没有丝毫疑问,绝对的正中靶心。他这样变态的视力,再加上超强的臂力和手中的线膛枪,做一个射手而言绝对是第一流的。而且梁纲打枪打的也不少次了,早摸熟练了。

子弹没有镶在枪靶上,而是直接穿了过去,几乎击穿了十米后的另一个枪靶才算停下。把子弹扣下来一看,已经完全变形,就像铅水滴在地上了一样,这要打在人身上绝对是个茶杯大的枪眼,不当场毙命也十有八九救不过来。

想到柳王二人上书言的三百丈距离,梁纲现在信了。这样大的力道,几乎是连穿了两个厚重的枪靶,无遮掩的话,打出去绝对能到这个射程。

“好,好啊如此利器,还何愁满清不灭汉室不兴”梁纲两手抓在枪杆上,激动之下,力道控制不住,枪身都被攥的隐隐作响。

“王栋,本帅要赏你们。”没有丝毫的此言,梁纲立刻开始了柳严辰等人意料之中的封赏。

“王栋晋军备部副部长,照旧主管火枪组”

组,梁纲心里品了品味,太小气了,早在山上时就是这个称呼,现在南京城都坐了也该换一下了。

思定,梁纲接着言道:“今儿就给你们改一下称呼,组,改为局,小组为科。”

“戴先生就任做火枪局副局长,兼任研究科,科长。赏银三千两。”

“王栋、王来元,赏八千两。余下研究课员,各一千两。”

虽然梁纲想来出手大方,可是今天这么大把撒银子却还是少见的很,连一旁的柳严辰都眼红了。

可惜,火枪组想来都是王栋当家做主。柳严辰与他相交了好几年,虽然坐了装备部长,可照样要卖王栋的面子,所以火枪组几乎是撒手不管,只打理铸炮组和火药组。现在梁纲自然不会也赏他三五千两银子。

“火枪局所有员工,加钱一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