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盛世中华 > 分节阅读 216

分节阅读 2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趁热打铁蔡牵、朱濆二人四目相对,眼睛里都闪过了一抹炙热。

没有再犹豫,陈恒军立刻带领二营一部水师战船挪移到了东进岛,同时接收岛上反正清军。水师二营、三营剩下的战船则全部出击,以雷霆万钧之势直砸向清军海坛防御圈的最南端南日岛。

南日岛是福建第三大岛,也是南日群岛的主岛。具体较莆田为近,在兴化湾的东面。

早在明朝洪武初年,海盗勾引番寇遗祸地方,为防御倭寇,明廷就在这里设置了南日山水寨。直到清朝,台湾郑氏投降之前,两军也几番在这里发生拉锯战。待到郑氏投降之后,南日岛始终都是福建清军水师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据点。

红巾军水师兴起前,蔡牵赤红旗横行闽台,作为海道要地的南日岛就一直在进行防御加固。等到红巾军水师兴起,这里的防御巩固就更加迅速了,大小炮台建起了七座,兼之停靠在这里的金门水师一部,确是清军海坛防御圈在南方的最主要支撑点。

可是再有利的防御,当士兵士气底下时也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况且蔡牵、朱濆可是出动了二营水师的主力,便是岛内清军水师士气高涨,也抵挡不住这样的压力。就更别说是眼下了。

水师主将为金门镇一名参将,看到红巾军大兵压境,心知不妙,却也只得硬着头皮顶上。但愿他派出的快船早早驶到海坛,求的援兵。

“轰轰轰”

隆隆的炮声传出,海面上硝烟弥漫。

后阵的蔡牵举着千里镜,仔细的观察着战斗进展。

就见清军水师战船,主战者尽是赶缯船、双篷船,每艘配炮看起来都不少,至少七八门是有的。可是同湖北水师初战时清军的配炮一样,战船上的都只是几百斤到千余斤的中小型铁炮,射程近的只有二三百米,远的也不到二里。和朱濆第三营的配炮水准差不多,但比起蔡牵第二营的船载炮就落后了一截。

广东这边被陈广亮招揽的铸炮师傅,当然比不得红巾军本部的铸炮水平,可是严格化的管理下,以及陈广亮从洋人手中套取的一些枪炮技术,使得蔡牵部的船载炮,比上不足却比下有余。

即便是最早的泥模炮,因为陈广亮要求的严格,铸炮师傅丝毫不敢疏心大意,是以造出的铁炮质量也要比清军的强上一筹,就更别说日后发展到砂模铸炮了。

反正那大炮水准跟清军后来铸造的俄式大炮相差无几,俄国人的技术不高,眼下时候也不比清军强出多少了。清军大炮马蜂窝,更主要的原因是官方管理松弛,而且毫无发展火器之心。

双方交战才一开始,二营这边仗着炮多势众就远远的开火,诸多船首炮瞄准一艘清军战船,一轮炮击,两军间距还有二里多地时清军就已经开始减员了。

蔡牵赤红旗确立之初,走的就是精锐路线,其主战船一水儿的都是大船多炮。船队内大小船只比例之小,也就是转跑海上运输的朱濆可与之一比。但是一主业,一副业,战斗力上蔡牵还是能压过朱濆一头的。

眼下陈恒军虽然带走了一部分战船,可是两营联合打战,当头阵的还是二营战船。

无论是炮火的密集度,还是炮弹的射击距离和精确度,二营都要远比清军水师厉害。尤其是在这样正面对阵的情况下,相向而行的清军水师根本就没有遮掩的机会。双方的差距从二营开第一声炮的时候就明显的分出了高下。

双方越来越近,二里,接着进入一里。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大炮都可以挨到射程范围了。是以在隆隆的炮声中,不断的有炮弹在天空掠过,然后狠狠的砸向对方,不管是清军还是红巾军。炮弹落在海面上,不断的激荡起高高的水柱。有的距离相近的水柱甚至会直接飞溅到了战船的甲板上,海水哗啦啦的一扫,就将甲板狠狠的冲洗一遍。

双方交战的距离在继续接近,已经到了三百米范围内。清军的各种小炮也开始射击了,而二营这边的威力更大的直射短炮也开始瞄准了。

二十多斤重的铁弹对于百十吨级的战船无不拥有者极大地杀伤力,对于海战来说,这样的距离,就是在贴身肉搏。而直射短炮就是红巾军水师最好的肉搏利器。

一枚枚铁弹打过去,巨大的威力可以使它们毫不停顿的穿透清军战船的木壳,而打进战船的内部。

那每一发都能带出一片的腥风血雨。

三十二磅的卡隆炮对于欧洲战列舰级别的战船都有着极大地威胁,被誉为毁船火炮。那么相对炮弹重量差不多重的直射短炮对于清军这种百十多吨的战船,意味着什么就更不言而喻了。

在长江的时候,清红两军都还有床弩火箭这一大杀器,相互的威胁是对等的,所以红巾军造出了铁甲战船。可是现在在东南,这种武器因为气候原因被无情的唰掉了,那么还拥有直射短炮的红巾军水师就是名副其实的海面主宰。

清军无论是大型赶缯船还是双篷船,在直射短炮的近距离打击下都不堪一击。没过多久,这一场海战就以清军的落荒而逃而告终。

没重伤一艘战船,更没有被击沉一艘战船,轻而易举的红巾军水师二三营就击溃了南日岛清军水师,打沉、重创俘虏了他们至少一半的船只。

“轰轰轰”

隆隆的炮声歇了一段时间后,再度在海面上响起。这时候挨炸的就不再是清军水师战船了,而是南日岛港口的清军海防炮台。

蔡牵、朱濆都没有把船距离的太近,台需要耐心,尤其是清军的炮台全都加了盖,不再是原先那种简陋的露天炮台了。

在炸药、后装线膛巨炮等等一系列划时代技术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代,海军战船战舰同防御坚固的炮台较劲,吃亏的永远是前者。即便是仗着船多炮众硬吃下南日岛炮台,最后的战果对比也是水师吃亏。

索性清军的海防巨炮效果也是差劲,虽然都是六千斤以上的重炮,万斤之巨的大家伙也不乏其身,但是炮弹却只有十斤十几斤重,超过二十斤重的几乎就没有。而且射程也不远,依靠二营的大炮一点点的磨,早晚能把南日岛的五座近海炮台全部打灭。而至于内部九龙山的两处炮台,就需要陆战去攻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