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盛世中华 > 分节阅读 195

分节阅读 1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城墙的火枪营兵,红巾军的进攻势头可谓是势不可挡,挡者披靡蔡攀龙加提督衔

蔡攀龙神色根本不变,只是把两眼一眯,一脸的冷肃煞气就让哭诉中的都司陡然一惊,“打不动也要打,你手下拼光了,你就自己投进去”

对庆霖这两日修筑的那些围墙、壁垒工事,蔡攀龙是根本不看在眼里。从古到今,历代的攻城战中还没有过攻方拿得下城墙,却消灭不了城中的守军的事情出现。

城池一破,军心就完全动荡了,又是在黑夜,兵败如山倒,庆霖城内工事修筑的再完善也照样白搭。所以,眼下他必须顶住,死顶住

“轰轰轰”

“轰轰轰”

臼炮队上来了。养精蓄锐了两天之久的臼炮队再一次出现在战场上,他们的臼炮就架在瓮城的城头,然后一颗颗的把霰弹打到清军防线的中后段

蔡攀龙脸色嗡的一下变得惨白,本来就趋于劣势的清军再受到这样猛烈地炮击,还如何抵挡得住

果然,在他脑中的念头刚刚闪过,前线的清兵就隐隐的发出了骚动。臼炮队再接再厉,当五颗二十斤重的开花弹落进前线清军当中时后,整个六七百人的清军前部哗啦一下倒下了四分之一。或是被当场震死炸伤,或是被轰鸣的巨响声炸懵炸惊,反正是完了。剩下的人再红巾军刀锋落下之前,谁也挡不住的从前面落跑下来。不仅把毫无防备的后背让给了红巾军,害怕蔡攀龙亲率赶上的队伍给暂时堵住了。

是时,几颗二十斤重的炮弹再一次落下。

江宁城内瞬间又多出了几个二三尺深一两丈宽的大坑,同时也多出了几堆相对应的碎肉。

在庆霖率兵赶到之前,红巾军兵锋锐势,清兵每每不可挡。而当庆霖亲率的大军赶到,红巾军这边也已经有大队的后续人马涌入城中,而且城内围墙壁垒这一情况也被陈虎通报给了梁纲。

得知了消息的梁纲迅速调整了臼炮配属,集结了军中所有的臼炮部署到了攻城部队前锋。一颗颗炮弹不断地落进清兵的队群中,每一颗都要清兵用鲜血淋淋的伤亡去抵挡。

庆霖就是有再大的能耐,也不得不看着自己兵马不断地后退,而红巾军不断地向城内前进。

“大人,撤吧。撤进满城,我军还有一搏之力,不然的话就真的全部溃散了”蔡攀龙苦声向着庆霖进言道。

s:富贵山原先名为龙山或龙厂山。明初,朱元璋在完成了南京浩大的城垣工程之后,曾率太子及文武百官来这巡视,因发现此山正对皇宫,便不无得意地说:此乃龙头也,实为富贵之地。皇帝金口玉言一出,龙厂山也就成了富贵山。

第二卷 烽火连天 二百九十四章 虎踞龙盘今胜昔

二百九十四章 虎踞龙盘今胜昔

清军退入满城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庆霖这两天来虽在城中修筑了不少的围墙壁垒,可却没有往满城上面按添一门大炮,满城现在还完全是冷兵器时代的防备,又如何能抵挡得了红巾军的进攻

“进攻,立刻强攻满城,一拨打不下立刻撤下,换另一拨再上”

宜将剩勇追穷寇,梁纲不会给清军半点安心喘气的机会,兵马杀到满城之下后,立刻就下令朝里进攻。同时派人传令太平门,加紧那儿的土石沙袋搬运速度,最快的打通城门洞,然后重炮火速运抵城中,对满城展开轰击。

满城内仅剩的一些旗民都被庆霖拉上了城头。红巾军逼近江宁城之前,满城里面就已经是风雨汇集,各种消息传往不断,其中荆州满城的血案尤为惹人注目,不知道吓破了多少江宁旗人的胆。等到梁纲水师营同富成部清军水师主力正式交手之后,大批的旗民和江宁城内的富绅官宦世族就纷纷逃出城去。或南,或北,或东,反正是除了西边外,余下三个方向都是他们的逃亡路线。

现在的江宁满城,居民只剩下了五千人不到,都是真正的下层旗民,之前就是在满城里面也是属于最低等的存在。

这批人之所以还敢留在满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荆州满城的血案里并没有涉及到他们这样的下层底层存在。可是这些人也清楚,如果说之前的红巾军不会怎么着自己这样的底层旗人,可要是自己参与了抵抗,那么等到红巾军进城之后,自己就绝对是没有活命。

心中这里想着,千把旗人壮丁甚至是一些被强拉出来的妇女虽然是登城助守,可是他们不予杀敌不说,就是搬运个石头、砖瓦都是慢吞吞的。

民族,很重要,可是和自己的小命相比,这群最底层的旗人选择的都是后者。

激昂的战鼓声从未断绝,第一批攻城部队退下,第二批生力军又紧跟着潮水样涌向满城,一张张云梯竖起来,一批批英勇的红巾军将士登城

血染满城。

这一梯队又退了下来。

战鼓擂得更响,第三批梯队再一次开始了强攻。“轰轰轰”暂时得不到重炮的支援,梁纲就再一次集结了臼炮,在炮火的掩护下,红巾军奋勇登先

又一梯队在南向阳的率领下强攻上去。

一架架云梯更密集地竖起,死亡枕藉的清兵终于坚持不住,纷纷后退溃去,红巾军的赤红大旗第一次插上了江宁满城城头。

蔡攀龙战死,庆霖拔剑自刎。

两江总督府。

李奉翰已经在城破那一刻自尽守节了。梁纲看着他还有余温的尸体心中略有些感慨,不管怎么样,现在的满清朝廷还没有完全烂掉样,高级别的官员、将领心底还都有那么一份气节在,这可比六十多年后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后辈表现得强多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清朝官员,无论满汉蒙,都还像点样,以后是越来越不行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