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盛世中华 > 分节阅读 171

分节阅读 17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放弃了水路,完完全全的走陆路

说的再多,其实要点明的就一句话,郧县是襄阳清军的物资总储备地,是五万清军的死穴。陈德本领兵北上郧县,那捣腾的就直接是福宁最紧张的一根神经。

分兵,分兵回援。除了这个办法,福宁想不出什么别的法子了。郧县城里民壮众多,陈德本那三千义军攻陷城池的希望极小,可是需要注意的是,三千义军即使拿不下城池也可以轻松挡住郧县往襄阳前线的粮道。这一点才是福宁真正该防的。

“唉”长叹一口气,福宁满脸疲容的闭上了眼睛。城下短短旬月间,他像是老去了十年一样,鬓发已经花白一片,可战事还是僵持僵持

汉阳城中。

梁纲正在细看着各地送来的文书,一双眉头被皱的死死地,皱纹蚊子都能夹死。

京山、潜江、汉川、沔阳各县的文书齐齐的正放在桌面上。“十九、二十三、十五、十七”一个个数字从他的口中蹦出,脸上的怒色也越来越重,“犯案率竟然这么高,都比上月超出了五六倍了,这样下去还如何得了”

一个月又过去了,这两天各县的月终总结报告纷纷抵到了梁纲手头。那十九、二十三、十五等数字,代表的就是各县这个月来辖地内所发生的重大刑事案件,几乎是都能掉脑袋。

梁纲提笔疾书,几个鲜红色的杀字赫然写在了一封封文书的后面。杀就杀,这些个人渣留着也是祸害就好比第一个月时处理掉的那个书记,才掌了几天权就开始腐败,不杀还留他作甚

不过批得虽然痛快,可梁纲心底里却是异常的烦闷。因为与之前,也就是起义未爆发时相比,这个数字高出的太多了,都完全不成比例。别的不说,单以天门县为例,陈明堂在任一年时间,所判刑案最多的一个月也只是三例而已,这就像是后世的县公安局,哪会天天都有命案而现在,天门县虽然驻军最多,环境安定一些,可照样是有十一例。

虽然这么多死案,一定因素上是因为梁纲治法森厉,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命案的数量,可是这也不能掩盖,这个月红巾军治下各县刑事案件猛增的这一事实。

“是什么原因”梁纲心底自问。

看文书上简单的介绍,这些案件中通清的完全没有,却多是抢劫和奸淫,这两者完全是一半一半。“难道是看红巾军眼红,自己也想起来过把瘾”

可是不管确切的是什么原因,这一苗头必须打下去。十几二十几例,这还仅仅是被抓住的,那么没有被抓的或是强奸忍下的,各县执政书记所根本不知道的案例又会有多少

每个月各县都发生这么多重案,梁纲是决对不允许的。可能白莲义军和清军所控制的地盘中命案发生的次数会更多,甚至在河南南部各府,还会更加厉害上十倍百倍,但那些都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别人怎么做怎么想是别人的事,他则只求心安理得,只求把自己的这一份做好

“把警备营五六两个大队分解到各县,再令各县的书记每县慕兵一个中队,在辖地内的要害之处组建派出所哦,不,是巡检司”

梁纲没有别的办法,就像襄阳城下的福宁一样,面对着陈德本的威胁只能分兵回援,梁纲面对各县治安败坏这一局面,也只能往内增兵添力

福建,仙游枫亭镇。

镇上的第一号乡绅罗家,此时正在大办丧事。

大门口挂着白绫,往日的红灯笼,一律换成白绢制的素灯,连那门口两只石狮颈脖上也都套上了白布条。门前的旗杆上,长长的招魂幡在晚风中飘飞着,一会儿慢慢飘上,一会儿轻轻落下。

将黄白锡纸的灰烬也被这风送到了空中,然后飘落到了枫亭镇各处。

往日宏伟乡间的罗府,被一片浓重的悲哀所笼罩,到处是一片素白,就像是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降临了一样。

天色慢慢黑下来,大门口素灯里的蜡烛已经被点燃。府院里各处也依次亮起灯光。

罗府大堂,正厅是一个肃穆灵堂。一块连顶接地的白色幔帐后,一口黑漆的棺材正静静地摆在那里。

灵堂东侧的一间厢房里,有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正面色凄然地颓坐在太师椅上,他便是罗府的大爷,罗国勋。

死去的罗家老夫人生育有二子二女,老大罗国勋没考中功名,在家中执掌家业,老二罗易勋现年三十岁,三年前,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中的二甲进士,而后被放到了台湾淡水为官。

罗府也因此在仙游县地位猛的一升,达到了县内豪门之列。

罗老夫人病逝,罗国勋悲痛之余也急切盼着二弟赶紧回家。不过身为一家之主,罗国勋并非没有主见没有思虑之人,他盼着弟弟,担心着的同时,心理面也在想着别的事。

到现在为止,小妹婿程家的人都没有亲自来登门露面,这是怎么了难道真要断了两家的亲戚,还是程家真的不要脸皮了

事实上自从两年前小妹玉娘突然离世起,程家跟自家的关系就猛然的生分开了,去年母亲做寿,程家人都没有上门来。

现在都大丧了,还不见人露面,这还算是姻亲吗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姻亲吗罗国勋心里越想越是不忿。

你程家丧期三年不到就再娶继室,已经是打我罗家的脸面了,我忍气不说。今年你把孩子大老远的送回仙游老家,我可怜外甥想见一见,却两次登门都避而不谈,我可是孩子的娘舅啊而且撇开亲戚关系不说,程罗两家还都是多年的世交

罗国勋坐在太师椅上,独自一人想着,一边担忧着兄弟,另一边心里怨气也是越憋越足。这时候,一个十二三岁少年,身着重孝,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这是罗国勋的长子,也是他到现在为止为一个的一个儿子,叫罗云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