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盛世中华 > 分节阅读 138

分节阅读 1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证了。做出来的成品虽然也是黑色的,可是里面绝不是全粉的,大大小小的颗粒极多,大的如黄豆,小的若米粒,这般的成品,如何能同红巾军的黑火药相比,就是比之义军的火药也有颇多的不如。

别的不说,单看那炮口冒出的硝烟就知道了。红巾军的颗粒火药那是一股的白烟,义军的是微微有些发黑,可清军的却全是黑烟。而且这还是因为前线战局重要,火药局的不敢从中扣得太多的原因。如若是当初梁纲从襄阳水营库房中弄出的那些火药来试炮,怕是射程连二里地都不会到吧

福康安怒气冲冲的走了,他不知道其中还有这般多的奥妙,可是他杀的这个人杀对了。

火药局经办

掌握火药局对外的采办大权,那黑炭、硝石、硫磺都需要经他的手来弄。虽然算不上火药局的最高层,可是除了正副大使外,还真是他的缺最肥。

福康安杀他,绝对是个正确的决定。清军火药局的火药质量要是出了问题,当局的经办,杀了绝对不冤枉。

梁纲可能也不知道吧,不自觉中他对清军的影响已经很是深重了。手雷和床弩火箭这两样东西已经早就从湖北湖南两地传散到全国了,乾隆虽然还没有正式下诏正名这个问题,可是事实上清军已经又一步火器化了。

尤其是水师,在火炮数量不足却价高质差吨重的情况下,床弩火箭大量的被搬上船,不但是长江水师这样的内河水师,就连江南水师和广东福建的水师,也都已经引援了这样发明。就更别说绿营步军了。

梁纲如果能真正的掌控湖北全省各府县的动向,他就会发现,襄阳、荆门、安陆、宜昌、汉阳等等等等,所有的府县府库内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床弩和火箭的身影,一些重要城池上,也纷纷配置上了沉重的火炮。其中的区别只在于数量的多少。

这个情况,相信他在来年出山之时,肯定会有一场最深切亲切的体验的。

第二卷 烽火连天 第二百四十章 进购军火

第二百四十章 进购军火

什刹海,和府。

四月的北京城,春光明媚,一片翠绿之景,树木花草、虫鸟鱼兽到处都渲染着勃然的生机。可是府内书房中的和珅却是一脸不散的阴色,拢着手,跺着碎步,两条浓眉头生生打起了结。

在他一旁坐着的是苏凌阿、吴省兰、李潢、李光云等几员心腹,也都是一脸的晦气。

这几人纯粹是和珅的手下,与福长安这样的盟友性质不同,他们几人完全是依附在和珅身上,双方关系之密切已经不是用一句“一根绳上的蚂蚱”就可以形容的出来的。所以一些隐秘之事,和珅都和他们几人商量。

“中堂大人”苏凌阿开口,“湖广局势未稳,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绝不会容忍此次贸易出错,所以交付给中堂的这趟差事中堂可万不能推迟或是婉拒啊,此次就暂且忍耐,只要皇上那满意,就是便宜了福康安一会又如何”

摆了摆手,和珅抬起头来,对着苏凌阿等人带着三分的自嘲说道:“紫祥老兄无需担心,这点道理本中堂还是懂的,只是想起到朱硅、王杰等小儿的得意。这里就憋着一口气,不发出来,不舒服,不舒服”手捂着心口,和珅脸上闪过一丝厉色。

福康安请功的折子早就已经抵到,并且早早的被乾隆皇帝封赏了下去,可是随着福康安请功折子一起抵到的还有一本论兵备折子。在里面,福康安详尽介绍了湘黔义军中的大炮和火药,还引述了红巾军的例子,是把自家产的火药火器骂的一无是处。提议乾隆,说从西洋人手中进购一批火器来装备军中,并且以此来借鉴,自己加以研制。

此意一出立刻就在北京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对义军的大炮、火药质量远超过朝廷自身产的这一现象,所有的朝臣心理都有了那么三分讪然,可是反对声依旧极高。

和珅就是其中的一员,还有限支应了清流一派,掀起的反对浪潮差点完全淹没了福康安的这道折子。

同是乾隆皇帝的宠臣,可和珅与福康安的关系却绝对是紧张。豪门望族出身又自视甚高的福康安根本瞧不起邀功买宠出头的和珅,早在多年前两人就差点掐起了架。

但偏偏傅恒家的老四,福康安的小弟福长安和和珅是滚一个被窝的,参和珅就等于是参自己兄弟是参福长安,如此福康安心中虽恼怒、鄙视、不屑和珅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些年下来,两边都是井水不犯河水而已,但实际情况却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境地。只是因为各有顾忌,所以才得以“和平共处”。

此次朝廷波澜本是正常,照此发展下去福康安的这道奏折必然会不了了之。虽然这一点小小胜利代表不了什么,可是依旧能令和珅感觉着心清神爽。可是就在这一切顺利之时,朝廷的清流突然反水了,朱硅、王杰这两个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一夜间改了口,支持起了福康安的奏折,在他们身后,刘墉等一批“饭盒”中坚的力量隐隐浮现。

不需要多,也不需要有绝对的道理,只要是有人支持福康安这就行了,乾隆的心意凭这些就足以定下了。

于是乎一道领旨就下到了和珅的头上,让他全权主持此次进购事宜,按照福康安的意思办购炮一百门,枪一千杆。

这里面又有朱珪、高杰等人的身影在,不然的话以和珅现今的地位何至于去主持这点小事要知道,现在他可是朝堂上名副其实的第一人,户部、吏部大权都是操于他一人之手,还有什么翰林院掌院学士、太医院及御药房、内务府大臣、理藩院尚书、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等等等等,二十多个官职权位呢

这事情和珅越想越是憋闷,他弟弟和琳现在就在福康安手下听令。和琳生性与哥哥和珅不一样,所以福康安虽与和珅不对付,但对和琳还是另眼相看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