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盛世中华 > 分节阅读 96

分节阅读 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与其自己说出那些浅见惹人笑,倒不如让他来开口。

一年多的交往下来,宋之清是知道梁纲心思慎密的,他的建议必然可用。

梁纲也不推却,宋之清不说也好,还省得自己去补漏,平白的让他尴尬。清了清嗓子,梁纲道了出自己的想法

他这建议也不是多出众,就是紧扣着“”三字。西天大乘教可以将这些书翻印上几千本上万本,然后悄悄散运到全国各地,不管是他们所能触及到的地方,还是他们无法触及到的地方,反正是全都运过去。

这些书的作用就是拿来陷害各地的读书人的。

不是给寻常百姓看的,他们看了也看不懂,更不可能摆在大街小巷贩卖,因为全都是满清的禁书。它唯一的作用就是“陷害”各地的读书人,每一套书籍用绳子一扎在晚上隔着门墙一扔了事。虽然绝大部分的书籍被主人“当即烧毁,可世上总是有一部分另类,而且也没有不透风的墙。

扬州十日记、扬州城守纪略、嘉定乙酉纪事这些书在满清早期还是流传颇广的,不过是随着三藩平定,郑家投降,满清的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渐渐的稳固下来,这些书籍就成了明令禁止的禁书,一经查抄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慢慢地也就消失了。

但是他们的名字肯定还有一些读书人知晓,知名度上还是不成问题的。虽然没见过,可是听说过,而在得到从天而降的一摞书后,即便心中出奇的害怕,可是出于好奇翻看上几眼并不出奇,说不定还真会有那么几个人私下里藏了起来的。

河北的八卦教、山东的清水教、河南的三阳教到东南的天地会、小刀会等等,这些教会全都是西天大乘教的无形盟军,这方面让他们帮一把绝不成问题。

而一切布置完之后,在某个地方别是襄阳挑起一个事,将这几本书的影子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再传出些消息转眼间再一场书案就会爆发出来。

满清王朝即便是以满人为主,可汉人的力量也不能小视,尤其是在地方上的汉人力量,它们依旧是把持着主导地位。

封建主义是以什么为基础的王朝的统治又是以什么为根基的读书人在其中占据着怎样的一个地位,谁都心知肚明。

如果在大起义前夕,乾隆老儿自己主动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并且还是落在读书人头上的腥风血雨就是以读书人为主导的吧,那对于全国的局势会起到一个怎样的作用这算不算是满清自己自掘根基

而在大起义之后,动荡的人心、士林对起义的促进和催进又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将自己的所有想法一一道出,梁纲靠在了椅子上,端起未喝完的茶盏再次送到了嘴边。两眼还在紧紧注视着宋之清的表情变化

他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这个计划会玩不成,因为清朝的,尤其是乾隆年前的依然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从康熙中期还是到乾隆年结束,这一百年中,的频频爆发,堪称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大浩劫年代。多少前人的心血被付之一炬,简直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的一拼,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前后三代皇帝中,雍正的名声最差事实上撇开他满人的身份,单从一个皇帝的角度来看,雍正还是挺让人佩服的,提起他人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酷厉,接下去就是冷峻、强硬等等,反正是找不到一丝的温和。

但是康熙和乾隆的名声好上了许多,后世一些人把康熙捧成了“千古一帝”,给乾隆也擦上了不知多少层的粉,尤其是后者影视形象简直是无语。

但是这都不能磨灭掉一个事实,那就是一贯给人温和风流、风雅翩翩之印象的乾隆帝才是将这一“造成社会恐怖,禁锢思想,摧残人才”极道不文明现象,带到顶峰,发展到空前绝后这一地步的人。

乾隆刚即位时,为笼络人心,首先下令刑部将悬挂在菜市口枭示的汪景祺年羹尧亲信头骨取下“制竿掩埋”,接着又降旨赦免了被发配的汪景祺及查嗣庭隆科多案的亲属。为避免再发生以文字罪人的冤狱,乾隆帝还听从山东道御史曹一士“请宽妖言禁诬告折”,批准刑部的建议:今后凡告发旁人诗文书札等悖逆讥刺的,如审无实迹,一律照诬告反坐;如果承审的法官率行比附成狱的,以“故入人罪”论。

虽然此时文人早被康熙、雍正两朝抽去脊梁,但仍然高兴万分,纷纷上表称颂乾隆“上下无隐情”、“为政以宽缓”,并大施感情代理权编造民谣:“乾隆宝,增寿考;乾隆钱,万万年。”以对比雍正时的歌谣“雍正钱,穷半年”。

然而乐极生悲,乾隆十六年,又死灰复燃,起于“伪孙嘉淦奏稿”案。

此案前后一年多时间,多涉及封疆大吏,前后牵扯进了十八个省,受难人数不可计数。

乾隆帝丝毫不想到自己确有过错,反而感觉到敌对暗潮在全国涌起,认为原因是因为之前自己的“皆因以往实行的宽大之政”,是“请宽妖言”、“禁挟仇诬告诗文”等政策纵容了“诽谤”。所以此后乾隆帝决定改变“妇人之仁”的“宽缓方针”,决定继续继承列祖列宗的严猛苛政,降旨道:“此等奸徒,传播流言,俦张为幻,关系风俗人心者甚大,不可不力为整饬。”

从此再次波澜壮阔,直到以修四库全书为名义,完成了查办禁书、彻底摧残中华精神文化的千古创举。

所以在所谓的“圣主”、“十全老人”乾隆帝时,达到历史巅峰,在乾隆十六年以后的四十多年日子里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死刑意味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在乾隆朝中后期是如脱缰野马不可控制。甚至一些疯子胡乱涂抹也被定为“逆案”,凌迟处死,已然荒唐到了极点。

这般的情况下,梁纲自然能完全笃定自己的计划会万无一失了。只要那些个禁书一共开露面,官府、衙役就会像疯狗一般扑上去,细细的嗅闻着一切气味,不会放过一点的蛛丝马迹。发大财得上风青睐的好机会

而且有了海成的前车之鉴在目,相信满清的官吏也不会再重蹈覆辙。判案定罪的时候肯定会全往重里定,死人很简单,抄家灭族也很寻常。全国各地的书案同时爆发,等到消息都传到北京的时候,就算是乾隆他们看出了不对也晚了。风浪已然掀了起来,又如何能轻易地把它压服下去

第一卷 短毛反贼 第一百七十七章 捅破窗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