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帝国崛起 > 分节阅读 332

分节阅读 3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也再也不想来打了。自己的万余伤亡至少有一半是逃跑的,人们都不傻,自己知道选择强者投靠。

可以说因为有内应,大秦的军队没有打败他,可大秦的百姓却完完全全的打垮了他地信心。终其一生,本盘在不敢对大秦有一丝对抗之心,安安心心的投降了大秦,当了一个平民。

两次入侵秦国,两次都是无功而返,可第一次好歹也抓了不少俘虏,抢劫了不少财物,可这第二次却是什么便宜都没占上,上面那些大人物们,只顾眼前的利益,你就不想想,在前线拼命厮杀的都是他们啊,没点好处他们凭什么给你卖命

李典得到了氐人要退兵的消息后,抛下了所有的步兵,带着三千骑兵快马加鞭的就向着蚕陵赶来。他寂寞太久了,终于有战场了,氐人却想跑,没门,这次你们会知道入侵中原的下场是什么。

三百九十六章 奴隶兵

李典赶到蚕陵之后,立即接收了指挥权,军队之中,最忌令出多门,一个命令向东,一个命令向西,士兵听谁的啊。所以大秦的规定,是朝廷中央专门派遣的将领统合地方军队,成为总头目,所有人都听他的,除非圣旨上有专门说明,否则都是照此办理的。

可李典却很清晰,很直接的告诉蚕陵守将孟达,对于蚕陵的防务他不插手。他只要孟达将所有的骑兵调拨给他,他要去突袭氐人的军队。可巴蜀之中骑兵不多,合格的正规军更是只有三千,其他的都是护军,还算不上正规的骑兵编制。

李典也是都要了,三千正规军和自己带来的三千骑兵合流,也有六千人,在加上那缺乏战场厮杀的万余骑兵,也有一万六千多人,这阵势是够恐怖的了。虽然这万余后备军只担任接应的任务,但是李典有信心带领这六千骑兵去让氐人吃个大亏了。

六千骑,对于大秦十五万的正规骑兵数量不算什么。可这六千正规骑兵却是足够凶狠了,李典何曾带领过这么多的骑兵。现在这个时候,更是他发挥的时候了。氐人已经开始撤退了,失去决死战斗意志的敌人,实在没有什么难打的。

他带领部队悄悄的去设伏,让那一万骑兵大张旗鼓的追击,却并不追近。作战任务自然有他们来完成,对于新兵的战斗力,李典还是很担心的,这样的新兵,打顺风仗还好,但是恶战就很难说了。

氐人在知道秦军开始追击之后,不是没有想过回身一战,摆脱困境,可是统领本盘却下了严令,以最快的速度撤回去,不得有任何停留。

巴蜀在一场追与逃。而北方草原上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嬴啸并没有停止道路和土城的修建,一场战争,虽然损失了不少,可慕容部组成的仆从军却让嬴啸又有了一定的收入。草原是比较贫瘠,可贫穷的是底层牧民,贵族阶级从不曾贫穷。

仆从军如蝗虫一样席卷着草原各处。抢回财富,抓回奴隶。对于这样地政策,草原上的牧民没有多少抵抗,跟随强者已经是他们不成文的传统,更何况他们没有形成民族向心力,现在只是换了个主人,继续当奴隶而已。

奴隶有人权吗完全没有,他们只有不停的劳动才能换的口粮。前面的道路土城能修地那么快,完全是因为用奴隶的尸骨垫起来的。现在不迫切了。可以慢慢修筑了,草原上也恢复了一定的安宁,大军离开了。部分的奴隶也回到国内去了,只有一部分奴隶和士兵继续在草原上修筑道路土城。

太史慈的大军回到了吉州,继续东北部的管理;张辽的大军大部分撤回,却依然有三万骑兵留在了才草原,草原之上没有士兵是不可以的,而这里也是训练骑兵地好地方,这三万骑兵中只有一万是老兵,其余都是新训练的骑兵。

赵云的军队一部分撤回国内,一部分继续西进。进驻到金微山一带。平定这边地鲜卑势力,同时震慑丁零人,更是对乌孙和西域诸国形成了夹击的态势。

在鲜卑人被打败后。长安一下热闹了起来。草原上残余地大大小小地部落纷纷派来使者请降。丁零人也投降了。dao连羌人和氐人也派来了使者。不过这俩是来结盟。不是投降。倒是显示地有些特异了。

氐人地军队还在巴蜀打仗呢。他们地使者倒是在长安请求和平。嬴啸也觉得荒唐。自己还没有对氐人动手呢。他们倒是先着急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对于羌人。嬴啸报一个态度。交出韩遂。投降内迁;对于氐人。则没有任何态度。血债血偿。他们造成地伤亡太多了。更重要地是。羌人是黄色人种。而氐人却是白色人种。

现在嬴啸却在考虑奴隶成军地问题。现在地奴隶越来越多了。其中不乏勇武之士。而让奴隶成军。这也是一个很好地补充。只是嬴啸也有些犹豫。奴隶一旦成军。没有良好地管理制度会出大乱子地。

更何况商周之间地牧野之战。更是因为商使用大量地奴隶。最终数十万人被周地几万人打败。这些奴隶没有自己地财产。没有向心力。很容易被策反。毕竟他们渴望地东西太多了。渴望自由。渴望属于自己地财产等等。

难以决断啊。嬴啸找来贾诩。想问问他地意见。他是老臣了。看到贾诩地时候。嬴啸忽然有一种英雄迟暮地感觉。贾诩真地有些老了。

“文和,你病了吗怎么看你精神不太好。”

“有劳陛下费心了,这没有什么。臣今年已然六十一岁了,毕竟是上年级了,身体不如以前了。”

“那你可要多多休息,你是朕的左膀右臂,不容有失。”

“陛下放心,臣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没那么容易就倒。”

“那我就放心了,朕想征召一些奴隶入军,以弥补战士的不足,你看如何”

贾诩良久才说话:“陛下,奴隶入军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规模不能太大。一旦规模太大,会造成危害的。而且,奴隶为军,输不可靠,臣建议只在仆从军中实施,而战事还是依靠正规军来地稳妥。”

“恩,若从军地奴隶,朕便提拔他们为自由民如何“那奴隶必然是趋之若鹜,可对于他们该给予何种的待遇,这又成问题了。”

“奴隶军地选拔需要注意,选拔入仆从军中,给予他们护军一般的待遇如何”

“这样也好,只是陛下给予他们自由民一样的待遇,这是不是太容易了”

“那你的意思是”

“先编制各军奴隶营,奴隶进入军中,以斩首敌人而计军功。军功到达一定程度才能成为自由民,并进入仆从军。”

是啊,奴隶没有自己的财产,就是编入仆从军中他们也不会努力打劫,因为打劫的再多。也没有他们什么事情。既然奴隶不能单独编制成军,便分散到各军中,每个军队编制一些奴隶,可做敢死队也可以当炮灰兵。

而奴隶一旦积累了一定的军功,就可以脱离奴隶的身份,成为自由民。自由民的私产是受到官府保护的。这对与奴隶而言。实在是莫大地刺激,自由与私有财产,都是他们渴望的事情,这样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而少量的编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主要作战还是依靠正规军,奴隶营作为敢死队和炮灰使用,却也是有很多好处。不过数量不能多,这些人毕竟不能计算战力。指望他们,那可是失败的前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