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帝国崛起 > 分节阅读 256

分节阅读 2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有来生才能争了。这样陛下统治的百姓就不会造反,会顺从皇帝的统治。可惜这些都不是陛下您想要的。”

“哼,朕要的不是这样的子民,这是一群绵羊。朕要的是子民是雄狮,是虎狼。我们炎黄子孙是知礼的,但是书斋却不能愚昧,要不断的进取,这才是朕想要的帝国。消磨了血性与骨气,那是对炎黄子孙的灾难。”

“呵呵,陛下,佛教在鼓动人心上还是很有一套的。只要您因势利导,可以让佛教变化成为您想要的样子,那么以后佛教的传承会将这种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你的意思是让朕象对待儒学一样让佛教去变革”

“不错,不但要让我看佛家变革,还要找出一些宗教来与佛教对抗,有了比较才会发展嘛。”

看着贾诩贼笑的样子,嬴啸也笑了。在开百家之后,嬴啸又让孔融主持儒家的变革。现在地儒家已经成为了符合嬴啸心意的儒学。现在的儒生的定义是文武双全,若是只能引经据典,滔我看滔辩论,那么你还不够格,还要有武艺,剑术,兵法,都要会,这样你才是个合格的儒生。

而儒生已经不能仅仅去读儒家的书籍了,在经过筛选。百家之中对于民生有利的书籍都被嬴啸放开了,让大家去读。

例如农家的神农五谷论;道家的道德经庄子;墨家的墨子墨家后学;名家地公孙龙等等

更是将法家的韩非子与商君书;兵家的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大大的提倡了起来。与儒家地论语孟子以及孔融最新编撰的文举书一同列为学宫中人必读之书。

可以说在这种教育体系下,从学宫出来的已经不单单是文士了,这些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人。可以在需要的时间穿上兵甲,变成最合格的士兵将帅。

而学宫中最经典地书,也是最主要地书,被嬴啸强行定为文帝录,这本书是陈琳起草,记录嬴啸他老爹一生言行语录的书籍。当然某些例如xx年xx月。文帝手持竹仗。追打亲子之类的被删除

我看

听到了贾诩的办法,嬴啸也一脸正气的说到:“不错,大秦是一个可以容纳各类思想、宗教的国家,不过嘛,这些都要符合朕地要求,嘿嘿。”

“陛下圣明。”

“对了。文和,有人选了吗对于佛家的领袖人物,你要选定一个人,听从朕的意志的佛家领袖。”

“还在发展之中,不过关于这个陛下不必费心,陛下说是谁那就是谁了。”

嬴啸点点头:“至于其他宗教,朕也抱着自己传教的态度,但是若是反抗朕,危害到帝国的。朕也绝对不会手软的。将这个消息传达给所有宗教。”

“是。”

“你去吧。尽量让荆州门阀和江东门阀归顺。若是不从,以后朕的士兵会去他们讲道理的”

刚刚开春。嬴啸却是加紧筹备,为了这场战争他储备了好几年,现在各方面更是在加紧。就综合实力而言,这是一场必胜之战,但是战争会发生地意外太多了,谁也说不清楚,只能将准备工作做地充足在充足。

召来田丰,嬴啸问了起来:“元皓,现在的国库地储备能支持朕进行多长时间的大战”

“那要看陛下的决心了。”

“朕准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的六万正规军也将出动一半。在加上横海舰队八万将士以及长江舰队五万人。”

田丰计算了一下:“启禀陛下,若是从宽算,可以支持三年;若是从紧算,只有一年。”

“算上今年秋收后的粮食和税收呢”

“今年的收成如何还说不好,这大军的消耗是惊人的啊”

“既然如此,朕需要在一年内结束。这一年,全国的力量都需要集中到朕的统一之战上。”

“明白了,陛下这次是要倾全国之力啊。”

“不错,现在草原人刚刚被朕重创,暂时无力南下。这是天赐良机,中原分裂的太久了,朕需要加快他的统一步伐了书斋,帝国之外,还有无数强大的敌人。朕等不起,帝国等不起啊。”

“臣明白,臣必将与诸臣一起全力为陛下效力。”

田丰也明白,嬴啸是要快速统一天下,草原上各族人可都不是善茬,现在虽然被打的伤了元气,但是一旦恢复了,又会进犯中原的。

这个时候南下是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嬴啸也提前发动了统一战争。就是统一书斋之后需要在花一些力气去整治荆州,江东两地的门阀而已。

春回大地,农人们忙着开始了一年的劳作,田间地头的人在忙碌,村庄中的老人晒着太阳聊天,孩子们到处嬉戏,享受童年的快乐。

只是很多地方的村庄依然荒废,没有了昔日地繁华。当年可是鸡犬相闻,京畿地区何等的繁华,现在却比以前少了无数人。

“唉,老倔驴。你家二小子呢”

“响应陛下的号召,修驰道去了。这个臭小子,我知道他的心思,真是个逆子。人家王家姑娘那里不好了,偏偏不要,丢下一句话就跑去修驰道,等我抓住他不打断他的腿。”

“王家姑娘嘛。倒是不错,那可能你家而小子有心上人了吧。”

“得了,老牛,你也别打趣我。你以为都跟你家小子一样。参军了,还当了军官,村里的姑娘可是哭着喊着要嫁给他呢。”

一说到儿子,老牛一张老脸也笑的如菊花一样绽放:“嘿嘿,惭愧惭愧。那小子,心野着呢。也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好歹跟我牛家留下个香火啊。”

“你担心啥,现在这太平日子过着,你儿子能有啥危险。啥时候让人带个信,让你儿子回来完婚,给你生个孙子在让他走。”

“那可不成,听那臭小子说。军中的假期是有时限的。要是超过了时间还没有回营,会被当成逃兵的。”

逃兵这在大秦是个可怕地概念。大秦的军法处有每个士兵的户籍所在,一旦当了逃兵,家人也会受到牵连。就算最后得到军官书斋的宽恕,但是逃兵就是回到乡间,那他一辈子也会被人看不起,连带他一家人都会被乡亲说成没种。

大秦尚武之风已成,人们崇敬士兵,认为军人是真正优秀地好汉。若是当了逃兵。那就啥也别说。别人可不管你有千种理由,万般无奈。就会认为你是个没有种的男人。这辈子也别想抬起头做人了。

“呵呵,咱老哥俩都别吹牛了,你看伍老头都没说话。他家二小子可是最有出息的人了,已经进了太学宫,有了郎官的身份了吧,那就是准官员了,指不定什么时候伍家小子就成咱们的父母官了。”

一直没发话的伍老头这才说:“别提那个逆子,真是气死我了。官员选拔地他不动弹,一征兵了这小子跑地比马都快,还说什么,不当上校尉,不统带一军这辈子就不结婚,就不算汉子。真是气死我了,你说当个官书斋吏有啥不好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