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帝国崛起 > 分节阅读 34

分节阅读 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意气用世就和你爹赌了。我输了我就为你爹效力,你爹精明啊,还补充一旦他死了我就的给你效力。”

说完贾诩举起酒杯咕噜咕噜的灌了一气:“而你爹输了的话就要拜我为师,他不在了就是你了。其实那时候我是不服,现在我还真服了。若不是和你爹接触过我真以为你爹是妖怪仙人,能参透天机,看破人间。

你爹说灵帝死后天下必有一场大乱,董卓会进京,必然会败亡。我当时不信,就和你爹打了这个赌。却不想这些年来我一直以为我会赢。

却不成想灵帝一死,形势急转直下。完全象你爹预测的一般无二。我还不甘心,在朝廷被董卓占据的时候我投效了他,我想助他成功。只是他丝毫不识时务,我多次给他建言却被他当成耳旁风却让我到了牛辅军中。

董卓此人骄横跋扈,不听忠言,其结果必然失败。他虽有并州雄兵,但是他根基单薄,纯粹以暴力来维持他的权威。即便有吕布这般猛将投效他也是不会成功的,现在天下群情激奋,多有不满。

只是怕他董卓残暴一时间无人敢出来,现在有你这个西凉刺史挑了头。相信不久之后天下必然群起而攻伐董卓,董卓以一隅不得民心之地对抗天下,那是必败无疑的。

事到如今,我也是心灰意冷,什么都被你爹算准了,我也认了。且待董卓败亡之时,便是这场旷日持久的赌约完结之时。”

郑啸听的很是震惊,世上还有这样坚守承诺的人。郑啸他爹已经死了,这世上只有贾诩和郑睦两人知道这个跨越几十年的赌约。

若是贾诩不说这世上便不会有人知道,他贾诩的名誉不会有损失,他贾诩也不必投效自己这个并不强大的势力。没想到贾诩却如此坦白,没有丝毫隐瞒。

也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势力并不强大,以贾诩的名声智慧,他完全可以投靠更强大的势力。就算是在中枢朝廷,假以时日,以贾诩的才能必然能高官厚禄。毕竟贾诩是能和老爹相抗衡的人物,怎么可能是庸才

洛阳之战结束时这贾诩就会投效自己,想到这样的奇才帮助自己,郑啸也是激动不已。

当下离座施礼:“赌约完结之时,不论谁胜谁负。我都将以师礼相待。天下称君子者甚多,我郑啸独服先生一人。”

听了这番话,贾诩哈哈一笑,举杯和郑啸痛饮起来。

第五十一章 诸侯会盟

这边郑啸带领的西凉大军高歌猛进,一路向长安而来。关东诸侯也在酸枣集结会盟了。响应檄文一共来的有十七镇诸侯: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怞。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四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五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六镇,青州刺史焦和。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加上曹操一共是十八路诸侯共聚酸枣,歃血为盟,同讨董卓。也可以算是天下英雄大会盟了。所谓“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这十八镇诸侯兵力有多有少,当然要推举一位盟主来统一军令了。

袁绍作为袁家嫡长子,名望够高,诸侯都推举他为盟主。只有济北相鲍信认为只有曹操才能担当盟主,想出来反对,只是被曹操拉住。就这样袁绍成了联军盟主,而鲍信只有私下里问曹操问什么不争取盟主。

曹操一笑说:“我又不是贪图名望的人,我也主张袁绍做盟主是因为冀州刺史韩馥是袁家门生,冀州富庶,同时也最近,可以提供联军所用的粮草。否则诸侯军天南地北的粮草供应若是有了问题还怎么讨伐董卓

恐怕自己人也会因为抢粮而打起来。让袁绍当盟主不是因为他才能够高,而是因为他声望高,况且只有他当了盟主联盟才能有稳定的粮草供应,才能使联军伐董。”

这样一说鲍信恍然大悟,连声称赞曹操故大义,弃虚名。

而袁绍在假意推脱了两下也就欣然就任联军盟主。然后登台盟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袁绍本身长相就很好,一副正气的宣读这大义凌然的檄文。真个是浩然正气,感动了无数士兵,连诸侯也是深信自己是正义的。

而后自封车骑将军,诸侯各有封官爵。分派停当,点兵升帐,分派任务。

最后让袁术总督粮草,孙坚作为先锋。袁绍统合大军直指汜水关。

孙坚先期到达后攻击数次皆被华雄率军打退回来,不得寸进,战事一时无法进展。本来烦恼的孙坚军却没有及时的得到后方粮草补给,军中无粮,军心自乱。孙坚急忙派人回去催粮,却不料被华雄军细作得知孙坚军无粮的消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