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兴宋 > 分节阅读 63

分节阅读 6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郎你不知,岛上渔民在东海县里,把东西卖的很便宜,反正那都是他们手头剩下的,岛上外人来往不便,价钱卖高了无人来卖。但等你回到岸上,把那些东西拿到扬州苏州去,多卖个三五成的价格不成问题,弄不好还要翻一番,所以呀,环娘把嫁妆钱都花了也不算什么,顶多费一番手脚转卖出去,那也算增值了。”

“不卖不卖”环娘扎在时穿怀里大声嚷着:“那些物件环娘哥哥喜欢,定要留下时时把玩,哥哥,咱还能挣上钱,你又不嫌弃环娘没嫁妆,是吧”

黄娥听了这话儿,脸色有点阴沉,她用眼角悄悄观察时穿的反应,时穿仿佛没听懂,笑眯眯地点头,回答:“原来这里好像是个大宋的跳蚤市场,卖的都是二手货、旧货,明白了,还是环娘有眼光,好,回头哥哥把你买的东西翻新一下,保管增值。”

施衙内见到有点冷场,赶紧岔话:“好啊好啊,大郎,黄姑娘也打算在这儿过端五,我劝你干脆把手里的钱全买成东西,咳咳,姑娘们将来总要买点东西,回家送父母送兄弟,此地这么便宜的货物,错过了便再没有了娥娘,我跟时大郎刚才计议过了,你们做的香胰、香膏生意还要扩大,如此一来,今后你们也不用愁进项了。”

施衙内转移开了话题,时穿也顺嘴说:“衙内反正也要在岛上多待几天,请帮忙派出一两个懂行情的老家人随我转转,也好帮小娘子们多参谋一下。”

施衙内摆摆手,爽快的答应下来:“我姐夫只给我留了一座空房子,那些得力的家人,不是提前留给你了吗你只管指派他们去做事,赶紧把我的屋子腾空,这几天我打算收拾一下姐夫的东西,可没那工夫陪你。”

海公子留下了五十余名家丁,其中十男十女是健壮的黑人。这十对男女组成十对家庭,有些家庭已经有一到两个小孩。理论上这些小孩也属于时穿的奴隶,这几天那些小黑孩儿也跑前跑后跟着小娘子们伺候,但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多久了大宋律令禁止私人蓄奴,黑人们已服役六七年,再有三四年他们就是自由身了。

不过,关于这点,时穿到不发愁海公子刻意不教授他们宋语,大宋是有相关释奴法律,那也得有人告诉他们,不是吗这些人不通当地语言,谁会把这个关键告知他们时穿自己,还是老水手穆顺

此外,海公子还留下六名印度高种姓侍女,以及五名印度男仆,其中三名男仆年纪大了,四五十岁的样子,几年前各自与一名印度女仆成婚,也都有了各自的孩子。他们当中一位擅长算术,担任着海公子的财务总管;一个擅长多种语言以及礼节,其中也包括宋语,此人大约是海公子以前的家务总管也就是内宅管家。

最后那名年长的印度男仆,大约是马车夫或者马厩总管一类的人物,他擅长饲养训练马匹,修理马车,以及驾驶马车出行但听说他最擅长的是操纵战象,以及驾驭象车。想来,此人原先可能是某个印度土邦的将军,或者国防部长一类的。

还有两名印度男仆都二十出头,听说他们原先是印度某王公的贴身护卫,被阿富汗的马哈茂德俘获后,是海公子用一套瓷器换回来,这两人到海公子手上时舌头已经割去了,不过他们长相非常凶悍,却又非常温顺听话嗯,以前他们的主子调}教的真不错。

三名印度女仆都是高种姓,她们大都20出头,三名未嫁的女子则十八九岁。六人各个白皮肤,眼珠微微发蓝,臀翘胸挺的,很是惹火。据说她们原先也是印度贵女,受过完整的贵族家庭教育,但后来都成了马哈茂德的俘虏。如果这些女子还在印度的话,海公子那三位稍低种姓的印度仆人,大约这辈子只配仰望她们,不可能把她们娶回家去,因此那三位仆人对此都很满意估计他们也不想回印度了。

这时代,印度贵族教育是什么时穿知道,这时代的印度女性教育以爱经为主主要讲的是床上取悦男人的技巧和伺候男人的种种手法,烹饪、管家、疗伤、歌舞、琴技,以及,如何使男人重振雄风

想到这里,时穿把目光转向剩下三位未婚印度女

第123章 红粉赠佳人

可惜,三名未嫁的印度女,海公子以前大约都收用过了。这厮,大约没抵御住爱经的诱惑

奶奶的,二手货了解到这点后,时穿对“帮别人刷靴子”的事有股本能厌恶,干脆仿照海公子故例,将其中两名女人配给两位印度侍从,只留下一名年纪最小的十八岁女子,让她去照顾黄娥等人的起居嗯,或许闲暇时间,可以用她来调剂心情,但现在顾不上了因为时穿还要清点一笔堪比马哈茂德的宝藏。

海公子从马哈茂德那里购买的,还有六位阿拉伯人,这六位属于专业技术人才,有医生,有花匠,有画家,还有一位擅长制作铠甲的铁匠据说海公子的许多机械部件都出自他之手。

最后的剩下的约十余名仆人都是宋人,属于典型宋代契约仆人,其中有施家家族过来的他们大约还带有监视任务;也有海公子自己雇佣的,比如厨娘,负责采购食品的买办海公子终究长了个中国胃;以及负责打扫的三等丫鬟等。

以上,就是海公子用来收买时穿的礼物,当然,这些礼物带有麻痹时穿的作用,是对时穿的一种补偿,那时穿就不客气了,他召集那些仆人宣布了海公子的赠予,顺便询问了一下那些仆人的意愿。

外籍仆人当然无处可去,只能跟着转手的劳务合同随了时穿,本地人当中,施氏家族送来的人,多数愿意继续跟着施衙内,唯有一个十七八岁、名叫小品的女厨娘,这几天跟小娘子们混熟了,愿意继续跟着时穿,而小品的父母也在仆人当中,自然是留下跟随施衙内了。

一番纷扰过后,施衙内跟时穿进行了“财产分割”,除了仆人之外,城堡内凡是施衙内愿意留下的物品,一律随了施衙内,时穿只挑选了几件便于携带的比如那套欧洲贵族定制的宋代瓷器。

“那玩意虽然是钧窑产的,可式样古里古怪,一点不实用,真不知道你跟我姐夫怎么都看中了它”施衙内对时穿的爱好表示很不理解:“与那套餐具配套的还有整套银质刀叉,虽然刀叉都是银的,但也不值几个钱么,你若喜欢,全拿去。”

刀叉,哈哈,海公子终究是露了底这时代,西洋人还没发明刀叉呐,他们如今吃东西,都是用匕首的,或者干脆用手。

施衙内显然很为宋代文化而自豪,他挺了挺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