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隋风云 > 分节阅读 133

分节阅读 13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黄昏时分,斥候抓住了从长安赶往同州的信使,尉迟迥和宇文会等人被抓,皇帝下旨,要诛杀宇文宪等一帮叛逆。

宇文宪绝望了,此刻长安进不了,后面追兵风驰电挚而来,唯一办法就是取道东城,从华阴城过潼关,急速撤往中州,这是最近的逃亡路线。如果取道武关下荆襄,还有几百里路,肯定会被追兵包围。

宇文宪即刻下令,沿洛水河而下,去潼关。

宇文纯率军出潼关的时候,曾留下一幢人马驻守关隘,然而不幸地是,等叛军赶到潼关时,却看到关隘上飘扬着熊州刺史司马消难的大旗。潼关易主了。

司马

绝开关。宇文宪二话不说,挥军攻击。

李丹、韦孝宽、侯莫陈琼率军杀到,宇文宪被包围在潼关关外的山岭上,败亡已成定局。

李丹命令行台尚书元岩携带圣旨,前去劝降。

宇文宪破口大骂,切齿痛恨,认为李丹勾结斛律光,出卖大周,“今日他砍我的脑袋,稍等时日,就是斛律光砍他的脑袋。大周要亡了。宇文氏地国祚要葬送在李丹手上了。”

元岩说,大司马要杀秦公,秦公当然要反击,所以他向斛律光借了五千骑军,如此而已。

“斛律光不是渡河而来了吗”

“没有。”元岩说道,“秦公担心你从武关方向逃亡荆襄。所以请律光在夏阳津方向做出渡河之势,虚张声势,真正渡河而来地人马不到两千人,没想到齐公真的上当了,选择从潼关逃亡,结果被困此处。”

宇文宪气得睚眦欲裂。元岩接着说,现斛律光的大军就在河阳,关中防守兵力本来就捉襟见肘。齐公自相残杀,给了斛律光不费吹灰之力夺取关中的机会。假若齐公愿意投降,三万府军将士可以既往不咎,继续为国效力,如此则可保关中之稳定,可保大周之国祚。

元岩告辞离去。宇文宪等人摸清了李丹的实力,随即打算突围,但王谦等人怀疑这是李丹地奸计。大周皇帝在圣旨中说得很清楚,只要宇文宪投降,罪责可赦。李丹显然不想留下宇文宪,他想趁此机会诛杀宇文氏宗室和武川人,所以才派元岩前来暗中泄密。

宇文宪苦笑,此刻就算我投降了,我们也没有活命机会了。当初山东琅琊王高俨造反,斛律光出面。和平解决了此事,接着高纬毫不迟疑举起了屠刀,所谓不忍手足相残愿意赦免罪责一说根本就是胡扯八道。只有抱着一丝希望突围才有活命的机会。

但是此刻大军军心已散,士气低迷,很多中下级军官不愿给宇文宪陪葬,悄悄向李丹投降。突围日,叛军将士临阵倒戈,宇文宪兵败如山倒。宇文宪、宇文纯、尉迟运、王谦、贺拔纬、贺兰敬等人有的被当场诛杀。有地抓住后被李丹逼杀而死。

宇文宪发动的这场叛乱本来声势浩大,但由于计策泄漏,被李丹打了个措手不及,三日内便全军覆没。关中保持了稳定。

李丹一边向皇帝告捷。一边重整关中府军,军中所有宇文氏宗室和武川系将领均被屠杀一净。正在向陇西进军的行军元帅李穆接到圣旨,奉命拘捕了宇文招,宇文招被逼自杀。梁州刺史梁睿接到圣旨,日夜兼程追上宇文俭,将其逼杀于军中。梁睿随即继任益州总管,率军平定山獠叛乱。

辛威、田弘正在犹豫是否遵从宇文宪之命北上关中的时候,圣旨到了,宇文宪和几个弟弟都被杀了,尉迟氏和贺兰氏几乎被连根拔除,武川人遭到重创,今日长安已经是李丹地天下,是关陇汉人地天下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两人马上上表,向皇帝效忠,向李丹表示忠诚,并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回京。

李丹也不客气,同意了他们的奏请,让李端南下出任襄州刺史,督六州诸军事,负责荆襄军政。

正在绥州、延州一带攻杀稽胡的于翼、窦毅也接到了圣旨。长安形势的变化让两人目瞪口呆。窦毅本是关陇汉人,他除了上表祝贺天子平定叛乱,祝贺李丹再建功勋外,倒也没什么多余想法,而于翼就害怕了,他是武川系的中坚,李丹迟早要找个机会杀了他,不过好在他的堂兄于寔是这次平叛的功臣,李丹看在于寔的面子上,暂时还不会对他下手,如今之计是即刻向李丹效忠,先把性命和家族保住再说。

于翼上表,说身体不适,无法担当重任,请求返回京师。不久皇帝下旨,准其回京,大军由窦毅、梁士彦统率,继续攻杀稽胡。

五月下,李丹上表,请求大周皇帝下旨,给独孤氏和关陇汉族门阀平反昭雪。天子准。

李丹又建议修改爵位制,增设王爵。大周自仿周礼建六官制后,国主是天王,臣僚最高爵位也就是国公爵。如今官制修改了,爵位制也要改了,皇族封王,异姓功臣也要封王。天子准。

李丹功勋显赫,封秦王。国公爵位者,一律封王。其余爵位者依次升迁一级。

五月底,李丹赶到蒲关,迎娶雅璇。

在斛律光的偏帐里,李丹、李纶、斛律羡、韦孝宽围坐一起,纵论天下大势。

李纶刚刚从城返回。他带来了大齐国地一些最新消息。

大齐和大陈已经议和。在这场议和中,大齐人付出了不少代价,沿江十几个州郡因为暂时没有力量夺回来,大齐人放弃了,把防线收缩到淮河一线,而大陈人因为收获颇丰。需要时间巩固新占疆土,也迫切需要这场议和,所以双方谈得很顺利。

突厥人最终还是没有越过长城。大齐人满足了他们地条件,停止了西征,逼反了斛律光,又给了五万段绢帛,突厥人为此眉开眼笑,和大齐人的关系变得非常亲密。

北疆

住了。再等几个月后,大齐人征募的新兵就能到达们就要考虑诛杀斛律光的事了。

大周人背弃盟约,借河阳四州给斛律光栖身之事,引起了大齐人的极度愤怒,两国为此差点翻脸,不过大齐人考虑到因斛律光叛离所造成地实力损失一时难以弥补,他们独自无法击杀斛律光,还需要和大周人联手,这才暂忍怒气。把突厥人请了出来,让突厥人强行胁逼大周人,试图三方联手共诛斛律光。

接着李纶话锋一转,直言不讳谈到了大周和斛律光之间地信任问题。

大周人目前处境不好,虽然斛律光离开了大齐,来自山东的威胁骤然减低。但因为律光手拥十万大军,说实话大周皇帝根本不敢收留他,因此他眼前只能勉强算是大周国的附属,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信任可言,目前维持两者合作的唯一基础就是李丹和斛律氏的联姻。

这随即在关陇形成了一种奇怪的格局,大周皇帝和长安朝廷、李丹和他的大行台、斛律光和他地十万大军,这三者把权柄和军队纠缠混杂在一起,彼此不可分离。但彼此又互不信任,而尤其可怕地是,这三者任何一个出了问题,关陇就要大乱。

“大周现在最大的威胁来自大漠上的突厥人。”李纶说道。“而咸阳王最大的威胁也是来自突厥人,因为中土齐周两国都是突厥汗国地藩属,如果突厥人一定要置咸阳王于死地,齐周两国迫于重压,不得不联手夹击,所以,大周和咸阳王都有共同的敌人”李纶望着斛律光,郑重说道,“大周权柄目前由秦王执掌,假如咸阳王也愿意遵从秦王的命令,那么我们就可以建立彼此的信任,继而可以携手对付敌人,否则”李纶稍加沉吟,慢慢说道,“日前发生在咸阳王身上的事,估计还要再来一次,而这一次咸阳王想翻身,恐怕就很难了,因为你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