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隋风云 > 分节阅读 81

分节阅读 8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丹摇摇头,“没有,白马堂没有女刺客,这是白马堂的规矩。中土真正的刺客不多,但从事刺杀这一行当的人很多,他们杀人的手段五花八门,女人只是他们刺杀手段之一,和刺客这个称呼根本扯不上边。”他看看雅璇,接着说道,“如果你的判断是对的,那个刺客的确是女人,那我不但是第一次碰到以武杀人的女刺客,而且还是第一次碰到手里拿着凤凰刀杀人的女刺客。”

“凤凰刀”江南吃惊地反问道,“你没看错”

“她手上拿的是凤凰刀”雅璇失声惊呼,“你怎么知道那是凤凰刀”

“我追出去后,和她对了几刀,她的刀竟然安然无损,我大感惊讶,对她的刀很是好奇,后来我看到她刀刃上的印鉴,上善若水四个篆字,绝对是凤凰雌刀。”李丹笑道,“那个传说是真的,今天我的凤凰刀无故自鸣了,当时我就想,难道那个刺客手里拿的也是凤凰刀结果还真是如此。”

“你的刀无故自鸣,她的刀也一样。”雅璇抿嘴轻笑,“这么说,她也看到了你的刀,这样一来,她会想方设法夺你的刀,也就是说,她一定还会回来。”

“凤凰雌刀、凤凰雌璧”江南难以置信地摇摇头,“假如她身上那块玉璧是真的,那么两件传世奇宝都在她一个人身上,这意味着什么”

“她不是刺客。”雅璇脱口而出。

“她的确不是刺客。”李丹沉吟良久,缓缓说道,“普通刺客怎么会拥有凤凰刀怎么会有凤凰璧这等贵重饰物”

“这么说,鸿烈”雅璇挽住李丹的手臂,担忧地说道,“他们对你势在必得了。”

“我也正要找她。”李丹眼里忽然流露出几分忧郁,隐约还掺杂着一丝期待,“我要知道那块玉璧是不是凤凰璧,假如是真的,她或许能帮我找到一个人。”

“谁”雅璇好奇地问道。

“小时候的一个朋友。”

“你想想办法,早点把她诱进来抓住。”江南说道,“下次无论如何不能失手了,这个人对我们长安之行至关重要。”

第一卷 凤鸣朝阳 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叶黄 第六节

大周天河六年公元571年,十二月。

一路行来,那个神秘的刺客再没出现。李丹想了很多办法,甚至多次带人先行探路,不惜以身做饵,但均一无所获。江南和雅璇安慰他,既然对方决心要刺杀,那么迟早会出现,或许下手的地方就在长安。李丹置若罔闻,每晚设伏,锲而不舍,尤其过了黄河后,更是派遣李征、项云等人四下探寻。

这期间,李丹和江南、雅璇就长安之行,反复商议取胜之策,唯恐在那个细节上出现错误,导致功亏一篑。为了了解自己的僚佐,他还找了个借口,请李征把府内所有僚佐的姓名和相关事宜详细写了出来。

按照周制,凡授开府仪同三司者,又加骠骑大将军、侍中,其府内僚佐众多,计有长史、司马、司隶、中郎、掾属和列曹参军。这些人都是李丹征辟而来,很多都是他的亲朋故旧,其中职务最低的参军事都是四命官僚,他们对李丹的忠诚和个人才能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李丹的决策。

这些年李丹频繁出没于大漠,做的事都很机密,因此无暇过问府内的事,也不和府内僚佐谈及机密,这使得他和僚佐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隔阂。此次出使突厥,李丹只是随行大臣之一,所以他只带了李征和十几个侍卫。当李征听到李丹的要求,以为他回到长安后要调整府内僚佐,对李丹的信任感激涕零,非常尽心,不辞辛苦写了厚厚一卷,个中资料甚至详细到了僚佐的私人财产和复杂的人脉关系。

李丹仔细阅读后,对李征大加赞赏,特意向江南要了三十匹绢帛,赏给了这位侍卫统领,并请他再想想可有什么遗漏,想到什么就立即告诉自己。李丹看他略显不安,马上承诺,绝对为他信守秘密,还许诺回长安后给他升官。李征随即把府内很多秘密说了出来,其中不乏一些从事掾属狼狈为奸、贪赃枉法的事。

李丹注意到他说到府内长史赵松的时候,言辞闪烁,好象对他很是畏惧。赵松是楚国公赵贵的侄子,当年赵贵和宇文护争权,被宇文护杀了,全家尽诛,赵贵的亲族受到连累,全部被赶出了朝堂。赵贵和李弼、独孤信都是儿女亲家,近年来随着朝堂形势的变化,李家和独孤家后人遂乘机为赵家说情,于是赵家的后人开始慢慢复起。赵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李家的老大李曜推荐到了敦煌,成为李丹手下第一僚佐。

李丹马上追问,这些事,赵松是不知道,还是故意瞒着我李征支吾了半天,说你和他情同兄弟,对他极其信任,把府内所有的事都交给了他,他大权在握,生杀予夺,谁敢说个不字接着又说自己官职卑微,很多事道听途说,具体情况一无所知,把前面说过的话又否决了。李丹不再为难他,又赏了他十匹绢帛。

江南对此事颇为关心。李丹的秘密太多,很多事绝对不能泄漏,所以府内的僚佐选择很重要,她建议先观察观察,暂时不要动,等到长安的事解决之后再全部换成自己人。

大雪茫茫之中,昭武摄政王率领的庞大使团到达大周国的秦州今天水市。秦州总管宇文招盛情招待。宇文招是大周国主的弟弟,在宇文泰的几个儿子中,他和宇文宪都是佼佼者,文武全才。筵席结束后,摄政王婉言谢绝了宇文招的好意,回城外大营歇息。

大周国第一首富康坤胜在大营已经等了很长时间。康坤胜大约五十多岁,浓密的胡须几乎遮住了大半张脸,两道粗黑的眉毛下有一双精明干练的眼睛,他穿着很朴素,白袍长靴,和普通的粟特人没有任何区别。看到摄政王归来,康坤胜大礼叩拜。

江南对他冒着严寒跋涉数百里前来迎接很是感动,好言慰抚了一番,又仔细询问了长安形势。

“王上托付的事,我都办妥了。”康坤胜把一本厚厚的文卷呈送到江南的案几上。

“很详细吗”江南问道,“没有遗漏”

“李家的事,我能打听到的,都写在了这里。”康坤胜恭敬地说道,“由于时间太仓促,画像的事办得不好,有些欠缺,不过李家主要成员的画像都在这里,如果王上不满意,等到了长安后,我再设法补上。”

江南翻开文卷,大致看了一下,非常满意,“辛苦你了。”

“王上,这些年承蒙你的照顾和帮助,我才有了今天的财富和地位”康坤胜匍伏在地,激动地说道,“王上尽管吩咐,我愿为王上赴汤蹈火”

“你起来说话”江南笑道,“你离开昭武几十年了,现在算是大周国的臣民,无须对我行此大礼。”

“王上,我和我的子孙虽然远离故土,但我们的根在昭武,我们永远是粟特人,我们世世代代都是昭武的臣民。”

江南赞赏地点点头,伸手请他坐下,“你找到小公主了吗”

“找到了。”康坤胜兴奋地说道,“我很早就知道李家有这么一个漂亮的厌哒小姑娘,谁知她竟然是厌哒国的小公主。”

“你很早就知道”江南疑惑地问道,“你见过她”

“这些年河西道上的官贸都控制在武泉公手上,京城商贾为了和武泉公拉上关系,把李家的门槛都快踩平了。”康坤胜笑道,“在王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