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顺治十四年 > 分节阅读 22

分节阅读 2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不说陈旭日还真没有感觉到饿,一听这话,肚子应景似的咕咕叫了起来。

许是坐船坐的,饿归饿,却不大有胃口。

挪了挪位置,待陈伯将饭菜摆好虽则是将就,摆出来,倒也算得丰盛。

他这次救了皇四子,顺治皇帝的心肝,上面龙颜大悦,赏赐的十分大方。此番南归,他们随身带了足够的银两,临行前父亲细细叮嘱过,说道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路上不必亏着自己。

拿起筷子,正要下奢,忽得想起一事。

听说常年在水上生活的人家,从来都是靠水吃水,一应吃喝拉撒,大都靠水解决。

比如这喝的水、煮饭洗菜的用水,全部由江里现打现用。有一个说法叫做:上游涮马桶、中游淘米洗菜、下游洗衣服

虽说是活水,习惯了的人也不当回事。

可陈旭日来自现代,用习惯的是买来的纯净水,没想到也便罢了,一想到这些,这第二筷子却是落的艰难。

“我不想吃鱼,你们把那盘鱼吃了,不用给我留。”

他掰开馍馍,拣了两三块瘦中带肥没有筋的牛肉夹了,慢慢咬着吃。

看到陈伯一双筷子只管对付那盘鱼,吃的十分香。陈旭日想了想,指着那盘鸡道:“咱们也吃不完这许多,撕半只鸡送给船家吃吧。”

午饭后不久,水面上隐隐刮过阵阵凉风,空气中水汽湿重,天边层层灰黑色的乌云翻滚着压上来。

船家从后头过来,手里拿了两件蓑衣,指着天边自顾翻滚的乌云道:“看到没有云上来了,大约半个时辰,一准就下雨。客人别担心,这会的雨来的快去的也快,也就一会儿工夫”

陈伯接过来,赶紧跟船家道谢。陈旭日分得一件蓑衣,却不肯听老管家的劝,避到船里边去。云层低的让人发闷,不知道为什么让他觉得心里不大安宁。

风吹愈急,好象要下大暴雨前的那股子凌厉劲儿,一下下卷动衣带抽在身上。闷雷声滚动着,越来越近,越来越低。

终于,一滴水啪的一声打在脸上,很重。

穿着蓑衣坐在船首,陈旭日手里边牢牢抓着船帮。以防被风雨卷进水里去。

陈伯时不时打船舱里探头,一边跺着脚,嘴里一边嘟囔着什么,不外是少爷怎么这么倔强,风这么大,小心被卷进水里,雨下的急,着凉了咋整虽说少爷是大夫,可医不自医,路上病了,终究是不好,云云。

痛快淋了会儿雨,陈旭日觉得心里头畅快多了。

踏进船舱时,就看到船家的孩子坐在舱里一角,正捧着本书看的十分入迷。稚嫩的脸上,有种孩子气的认真和专注。

这孩子今年只有八岁,却是船主人收养的一个孤儿。

虽说不是亲生的,不过船主人年近四旬,没有生养,只把他当亲生儿子看。夫妻俩不惜拿出半生积蓄,送儿子进学读书。这孩子也争气,得暇便勤于用功。

对比自身,陈旭日忍不住有些羞愧。这次出门,说是带了书本路上解闷,却根本没有翻看过,因为没有兴趣。

他过去坐到人家身边,问道:“小弟弟这么用功啊,将来想做什么”

“我”他眼睛闪闪发亮,里面有着孩童才有的清澈和透亮,“我想做官”

陈旭日微愣,“为什么”

“前年家乡发大水,大水冲垮了一切,房子没了,家也没了。我们只好逃难,好多乡亲一路走一路倒下我娘先病了,然后爹爹也病了,我们连吃的都没有,更没有钱抓药后来,爹娘都没了,单剩我一个”

“爹说,如果我们遇到一个好官,会筑堤防水,会赈灾放粮,大家就不会那么惨,背井离乡去逃难,那么多人死在异乡的土地上,进不去祖坟,连埋都没人埋所以,”他双手握拳,大声说,“我想做官想做一个好官我以后管的地方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陈旭日愣了好一会儿,最后深吸一口气,诚心诚意道:“小弟弟,你比我强,哥哥不如你”

人是应该有目标的,他的目标是什么,就只是做一个医生吗他不懂救国救民,只是想为自己谋一个安稳些的前程可是应该去努力吧也许努力到最后什么都没做成,也许弄脏了手,也许搅进漩涡再不得脱身,也许后悔可是,总还是可以去做一些事,可以使悲惨的事少一点,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不再变成孤儿流离失所

船家在外面叫他们。

陈旭日出去雨已经停了,船家指着后边靠过来的一艘船叫道:“那边有官爷唤俺停船,说是要找搭船的客人”

第二卷 禁宫水深 第一章 费扬古

“皇上有旨,着陈旭日立即回京觐见”

两船对接,确定彼此身份,打对面船上立即跳过来数人,宣读了顺治皇帝的喻旨。

乍闻消息,陈旭日意外之余,心底更浮上一股复杂且莫名感觉。

陈旭日痛恨身不由己。

他一向信奉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在现代社会,受环境左右,交际方面应酬往来,偶尔妥协是有的,大方向却一直自己把握,比如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等等。

换了时空,要忍受要适应的东西太多了:没有电视没有电脑,一到晚上黑灯瞎火,躺在床上无所事事,四周静的让人心慌时,会格外想念自己那套花了不菲价钱买的音响;睡的是硬板床,如厕时抽水马桶是不要想了,连卫生纸都没有;没有暖气没有空调

与这些生活中的种种不便相比,陈旭日最不能忍受的是,他做不了自己的主。

在京城生活了半年,好不容易对环境慢慢熟悉逐渐开始适应,“父母”一句话,他就得千里迢迢南下,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投奔陌生的亲人。

好吧,人在屋檐下,入乡要随俗,他也须善尽人子义务,不得违抗父母之命,于是重新修订对未来的规划。可就在这时候,皇帝的一句话,他又得从路上千里迢迢往回辙返

他稍一走神工夫,对面过来一个人拱手道:“在下费扬古,奉命前来请小兄弟回京,耽误您回乡探亲,还望小兄弟恕罪”

几位身着官服的差人,反对着中间几个常服年轻人毕恭毕敬。

那几人虽是常服打扮,然而神情倨傲,腰下佩刀,颇有些目下无尘味道,都在二十岁上下。唯有一人,看得出年龄比他人要小一截。但,虽是年纪最小,那几个年轻人举止间对他却甚是有礼。

说话的正是这个年龄最小的人。陈旭日听他说得客气,面上微笑亦透着诚恳,心下对他颇有好感。既是皇帝的命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