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张辽新传 > 分节阅读 584

分节阅读 5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否想过,这些别利到别的省的家族势力是否有可能起了自立之心而与本宗分道扬镀是否想过其他无法将势力扩张到如此地步的家族是否愿意看到一个横跨数省,隐然间练习了数省官僚的大家族的存在”

张震是张辽和曹清所生,更是张家长子。从小便被张辽用后世的教育方式教导着,曹清也始终以家族接班人的标准要求着自己的儿子。张震的聪慧自不用多言,心思细腻,反应敏捷也是一等一的。所欠缺的就是经验。这也是张辽此时要交给儿子的。

听到张辽的提醒,张震明白过来。“父亲,孩儿明白了。旁支势力一旦远离本宗,多多少少都会有自立门户的倾向,所以本宗不希望省级建制过多。但是本宗也希望能够将势力名正言顺的扩到邻省,家族中出现更多的省级官员,可是其他家族却不希望看到。于是在这些势力相互的算计以及妥协之下,才出现了这么一个几乎等于维持原样的决议。”

“不错,就是如此。对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张辽问道。

张震对着张辽苦笑了一下说道:“父亲,孩儿能想到的除了父亲常说的利益之外,便想不到其他原因了。”

张辽此时也不再说话,他站起身,走到长子身边。如今张震已经十六岁了,除了身材尚未完全长开,还显得有些消瘦,脸上也有着稚嫩的痕迹之外,从背后看,父子二人几乎一般高低。然而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十六岁的男子已经是可以成家的年龄,若是破落家族或者长辈早逝,十六岁就要撑起一个家庭的人比比皆是。

张辽在长子右手边停下,用右手搂住儿子的肩膀。张震从小就被从不遵守“抱孙不抱子”这条规矩的张辽经卑抱着,父子间的感情很好。对于张辽的这种举动,虽然张震有些不自然,却没有抗拒张辽。

张辽右享用力一拨,让长子与自己一同面向屋外,口中缓缓的说道:“从我们人类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利益就成为了人类之间相处的主题。

,万比北

不算人类,动物也是一样,弱肉强食的本质还是利益的争夺。如今当人类从原始部落发展到如今制度严明。技术发达的地步,没有利益,没有,是不可能让人类有强大的动力发展至今的。这一点为父的天演论中早有阐述。儿子,你是张家的长子,未来也将是张家下一任家主。但你的责任却与为父不同。为父是要将一个没落的家族重新振作起来,重新发展起来。而你则要维持着一个已经很庞大的家族,最低也要做到维持不变。在国内战争已经结束,对外战争将成为主题时,你是否能维持住张家在北疆,在并州,在马邑的地位呢你是否能让张家在将来的战争中继续发扬着为父这个时代获得的常胜将军的威风呢自古以来,名将的后人似乎就没有能够青出于蓝者。王剪的儿孙虽然不错,可是与王剪相比相差甚远。项羽勇猛过人,但在智慧和心机上差了项粱何止一筹。最倒霉的就是赵括,死了不算,还得到一个。纸上谈兵的恶名。震儿,你作为张辽的儿子,你又能做到哪一步呢”

“父亲”张震站不住了,转过身急呼道。

张辽一抬手,止住长子的话,转身说道:“不要急着许诺,更不要赌咒发誓。回去好好想想,等想明白了再告诉为父也不迟”

章节目录 新的封爵和曹操的心事

“恭喜走公贺喜走公“郭嘉踏入相府内曹操的书房午。不住的朝曹操作揖。

曹操也是满脸笑意,也拱手向郭嘉回礼道:“奉孝,同喜,同喜啊”

建安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维阳国家议会终于结束了有关封爵体系的讨论。曹操成为大汉行的封爵制度下非皇族之外的最高爵位,一等魏国公。

而郭嘉也得到了二等诚襄侯的爵位。虽然不是邑号贵族,但是非皇族中的侯爵也是极高的封尖了。

此次议会对封爵制度的改革主要采纳了董昭恢复周朝时五等爵位制的建议,同时又接受了张辽的建议。将五等爵位变成了王、公、侯、伯、子、男、士这七级十八等爵位。王爵非刘姓皇族不得封,只有亲王、郡王两级,公、侯、伯、子、男各有三等。士不再分等,却根据职业不同有所分别,如:文士、武士、农士、商士。

尸一万

其中武士又因为张辽这个好事者早早的在军中对职责不同的士兵进行细化。演化出了骑士、战士、箭士三大类。分别对应骑兵、步兵和步兵中的远程攻击兵种。其中战士又有剑士、刀士,大戟士、长枪士等。箭士中又有神射士、射雕士。不过这些称谓日前只是在军中流行。并且用不图案的铁牌挂在身上表明自己的身份。这种趋势也被农士、商士和喜好尝试新鲜事物的文士接受,也在自己的身上挂上了标明这书卷、农具和算具的铁牌。文士、商士这类身家丰厚的还以铜、银等贵重金属打造。这种趋势最后也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惯例,这类身份牌最后也以勋章的模式固定下来,成为爵位章。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就在议会将此议题拿出来时,就有不少出自西南、江东、西北的士族并不愿意接受这种封爵制度,他们倒不是对于恢复周朝的五等爵位有所不满,这种能够将大家的档次拉开。有助于众人摆谱的爵位体系还是相当不错的。他们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士这最低一级的爵位的出现。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士还都是破落贵族的子弟。容易让人接受。如今的士大都是军中战斗技能高超的战士和种田水准优秀的农夫,再加上被士人鄙薄的商贾,这就让那些对中原的情况。特别是对曹操发家,以及张辽极力主张并不熟悉的士人尤为不满。

在他们看来,让他们这些出身高贵的士人与一群泥腿子、钱串子和粗鲁的丘八相提并论。那绝对是有损他们的声誉的。

可是这些“新人”不懂事,自然有老人们去指导、管教,江东有陆家、顾家,益州也有张松、严颜。荆州最痛快,根本没在此事上往外跳。张辽麾下的荆州人可是不少。至于交州,士家虽然是百年以上的大家族。但是自从他们避祸到交州后扎下根来,主流世家可是从不会用诈眼看他们,很多事情上交州是没有发言权的。

“曹公依靠着麾下的军队打下这大片的基业,又依靠着商贾为其筹措军需。农夫为他提高粮食产量日如今我等施展计谋,方能得到如今曹公后退的结局,你们难道想因为这点小事使我等的大业功亏一篑吗”

虽然这话说得有点亏心,将功劳没羞没臊的向自己头上拉。可是他对于事情的结局却并不算胡说八道。曹操确实会为了安抚军心而发拜

“不说曹公,但说军中以猛的将军为首的那些将领。别忘记。首先倡议恢复士这个爵位的就是张猛的。而且军中早已经实行多年,头上挂着士衔的士兵不知凡几,还有大量退出现役后在地方守备军以及地方官府中任职的。若是你们想否决此项议题,不说张猛的的发难,就是军中和民间的那些声浪也会让你们焦头烂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