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张辽新传 > 分节阅读 574

分节阅读 5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伯儒兄,休要说你,便是群那时候也觉得脸上发烧,心中惭愧。唉”陈群也是一脸愧色。

一旁的董昭、崔琰等人同样深有同感,随着陈群一同齐身叹息。

董昭摇着头说道:“文远将军虽然并未直斥我等,但那番私心之语却实实在在是说给你我听的。长文兄,以昭之见,不如加快推进议会的组建吧。”

“可是公仁兄,若是我等无法获得议会主导,又如何能够推行我等的主张呢”卫觊还是有些没有彻底醒悟。

“伯儒兄”崔琰见到卫觊如此。不觉叫了一声道:“伯儒兄,那议会本就是大家商量着办事的地方。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解决各方矛盾的场所。比方说你河东卫家与我清河崔家发生了矛盾,以往是家主遣人相商,或者两家家主直接出面商量。

若是有了议会,那就是两家弃量。还有人从中仲裁。倒也是公平之举。亦可避免各家因为信息不畅而导致的仇怨。”

崔琰这番话很有点意思。他明着说的是议会以及各家可依靠议会解决问题,实际上却点出了河东卫家与张辽的私怨,那可是因为蔡琰以及河东卫家子弟擅自行动而导致的马邑张家与河东卫家之间的深仇大恨。这也是卫觊始终看不开的缘故。无论卫觊是如何的大度明理,即便他对蔡琰再嫁不做计较,却无论如何放不下家中子弟。士族中人就是如此,纵使家中子弟有错在先。也觉的别人应该看在自家面子上不要计较。崔琰原本也有这种思想,只不过游学的经历和乱世的历练让崔琰渐渐变得现实起来。此时提点卫觊,就是不希望卫家再继续与张辽对帆生门无论何时。与一个有着军方背景的家族相对抗。雕小它,家族还牵连着北疆、中原、荆楚、江东几大家族,河东卫家就是再历史悠久,也不过是挡车的螳螂而已。

卫觊不知道是否听明白了崔琰话中之意,但他却低下头,沉默起来。不过陈群、董昭却了解了崔琰之意,而且他们两人一个久居京师。一个长期跟随曹操左右,对于京师中各大势力以及曹操对卫、张两家的矛盾的态度十分清楚。京师各大势力皆有求于张辽,无论是政治上的合作还是商业上的优惠,张辽手中都握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筹码。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插手两家之争。甚至还会有人落井下石。而曹操虽然会因为和卫家部分人的私交插手。但一个被张辽打残了的卫家更符合曹操的心意,所以曹操也不会再卫家吃大亏之前插手。

一个残破的河东卫家却不是陈群等人的希望,虽然对于卫家内部掌权之人的选择十分不满,可走出于士族守望相助的潜规则以及加强自己盟友的愿望,陈群等人并不希望看到河东卫家被别人取代。

看着卫觊沉默不语,陈群也无奈,卫家的私事不是他们可以随意干涉的。咳嗽一声后,陈群说道:“诸位,今日群听了文远将军之言后细细思量,午后又找到王仲宣一席长谈,这才发现我等确实有方向选择的错误。文远将军提出议会内阁制度。为的就是消除大权独揽的君权。至于是否彻底限制君权,文远将军也没有固定的意见。听王仲宣所言。若是议会有意给天子放开一部分权力。文远将军也不会反对。因为按照文远将军自己的话说:议会是天下大多数人的代表,而议会的选择,就代表了天下人的选择。也就是说,文远将军只是希望做一个规则的维护者,而不是一个独揽大权或者割据一方的独裁者。但是若有谁想大权独揽或者割据一方,却一定会招来文远将军的攻击。我等执着于控制议会的大多数席位,确实是犯了文远将军的忌讳,也有违我等为国为民的理念。事到如今却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我等立刻改弦更张,推进议会组建的进展,将目标放在未来议会的斗争和内阁及下属官职的争夺中去才是正理”

“长文兄言之有理不过昭还是要再次登门拜访文远,如今他已经基本上表明了态度,若是再与我躲躲闪闪,哼我便赖在他家不走了。”董昭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

“呵呵呵公仁兄,你若是真要如此,可是要小心文远将军家中的枭姬才是。那孙家夫人自幼好武,据闻曾深得有“江东小霸王。之称的长兄孙策的传授,又有一个军中猛将的夫君,自身实力必然不弱。届时若是文远将军自己不出面,却让夫人出头

崔琰话还未说完,董昭便连连摆手道:“莫要再说啦昭认输就是。大不了到时候另想办法,文远家的枭姬。昭实在是招惹不起啊”。

众人见董昭如此,纷纷笑出声来。就连刚才一直沉默不语的卫觊也忍不住露出笑赢在太学之中,白日受到张辽羞辱的不其侯伏完此时却在太学中见到了杨彪与孔融。这位不其侯此时正向杨彪叙述着他白天受到的屈辱,并希望杨彪这位忠于天子的老臣能够出山,为天子主持公道,为皇室主持大局。

但是杨彪尚未开口,一旁的孔融却抢在杨彪表态之前开口了。“不其侯,听你所言,融却参曾听出白日张将军之言有何不妥。天子冲龄即位,历经劫难,此时正是休养生息,修心养性之时。尔等为何还要怂恿天子争权夺利莫不是尔等非要看着天子陷入权力之争而不可自拔方才甘心”

孔融这话实在有点目标错误,天子争权可不是受人怂恿。尤其是在没人看好天子,更没有人才投靠天子的情况下,更不会有人怂恿天子争权。

就算是诸葛亮,也不过是利用天子想夺回权力的心理,为刘备讨了一个护身符而已。如今刘协已然成年”智早已稳定,伏完又怎能左右其思路真正想着大权在握的正是天子本人,孔融不过走出于为天子掩饰,而让伏完坐那替罪之人罢了。

伏完虽然是名门之后,家学渊源。但是他本人却并不是一个多么出色的人才。当初孝桓皇帝将长女刘华嫁于伏完。除了要以此婚姻拉拢伏完身后的一群士族之外。也有付完本人性格懦弱,不会给皇家造成麻烦的原因。所以即便是伏完成为了国丈,也没有主动地为刘协掌权而出谋划策,甚至还不如今时已经偃旗息鼓,享受着放弃了女儿而换来的安宁生活的董承。

听到孔融如此厉声责问,伏完顿时慌了神。他连声辩解,却又不敢讲自己的女婿出卖,于是乎口中有些言辞混乱,不知所谓。

倒是杨彪看着心中不忍,抬手阻止了伏完继续下去。

“不其侯,老夫年事已高,心力憔悴,儿上再为陛下出谋土,讨产夫却有一言往不其侯转哗陛

伏完闻言大喜道:“老太尉请讲。完必会一字不漏的告知陛下。”

“权力虽好,却需要相应的实力扶持。陛下昔日先受制于董卓,后受制于李、郭,好容易逃出虎口却又只能艰难度日,便是因此。原本陛下还可惜助士族与承相的分歧从中周旋,可如今各方精力具在组建议会。瓜分日后的势力范围之上,哪里还会理会陛下更何况曹孟德出人意料的主动做出了退让,使得士族、世家皆有机会执掌大权,陛下唯一倚仗的大义名分也失去了作用。如今陛下若是强行出手,必会恶了各方势力,甚至是皇族。到时候议会可是能够在宗正出面,皇族牵头的情况下行废立之事的。而且那时候占据天下大义名分的却是议会而非陛下。不其侯可曾听明白。杨彪不急不缓的一字一句的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