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张辽新传 > 分节阅读 532

分节阅读 5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聪明人却往往心存侥幸。而且权利的欲望诱惑力实在太大。大的让人难以拒绝啊”

张辽的话语带着一股看破世情的沧桑,他的心里也在感叹,若非后世的种种官场内幕和权力斗争被一点点揭开,若非后人们不断地用自己的智慧破解着历史上的那些宫廷争斗和官场内耗。张辽也不可能抵御得了如此的诱惑。而且后世的人因为生活条件的优越以及见多识广之后,往往会因为看得多了反而变的不愿参与政治,更会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绪,这也是后世年轻人往往会给人一种顾唐的感觉。张辽是没有这种奇特的经历,估计也是颓唐大军中的一员。

“是啊,这种诱惑却是惊人。权力。毫无限制的权力,就是我也不见得集够拒绝。”郭嘉也心有所思的说道。

“在荆州,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番话: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刘备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奉孝可知此言何解”

张辽只是突然间想到了北宋学者苏询的一篇文章,文章中以项羽、曹操、刘备这三人的特点比对而论及了项羽的得失。

可是郭嘉却不似张辽这般随意,他听到张辽这番话后便惊讶的说道:“文远,此言莫不是荆州”荆州士人所发”

张辽看着郭嘉,虽然郭嘉改口改的很及时,但是他第一个。“荆州”之后即将发出的字音从口型上看却安该是“旁”这个音,再联系郭嘉的上下文,张辽哪里会不知道郭嘉将此言误以为是精华走庞德公所言了。

“哈哈哈全文是这样的:“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不可以的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为而余制其后,乃克有济”奉孝以为此人所言有道理吗”张辽笑着问道。

“一派胡言”郭嘉立刻表示反对。

“奉孝,说实话,若无我等在朝中周旋,如今孔文举应该已经是死人一个了。或许还该加上董承、伏完和那些铁了心要扶保当今天子的老臣。至于荀文若也该算上,他虽然不是铁杆的保皇派,却是一个以维护刘姓皇室为己任的傻子啊”

张辽的话让郭嘉无法辩驳,他甚至比别人知道的更多,若非张辽对委承、孔融两人私下里做了不少工作。这两人此时真的就该是死人了。尤其是孔融,他的士族世家的背景以及他在士林的名声配合着他的脾,二对是曹操欲杀而后快的人物。那个不知所谓的肌度如此。若不是曹操那时候还顾及名声。仅仅将其遣送荆州了事,称衡就绝对逃不过一刀。而张辽劝说曹操的话也十分特别,他以“国无外患桓亡。人无外敌则怠”为由劝说曹操在朝中保留下一部分不至于影响权力结构的反对派,其目的竟然就是要这些人从各方面为曹操提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那些深恨曹操的老臣为曹操的事业保驾护航。这种事情也只有张辽这样思路如天马行空般无迹可寻的人才能想得出来。可是实用性却偏偏很好,撇去那些意见之中不切实际的一部分后。剩余的意见还是很有真知灼见的。若是那些老臣们知道此事,估计也得郁闷而死。想到这里郭嘉不由得又露出了笑容,但是他想到张辽刚才那段话却有皱起了眉头。

“文远,你是否已经知道诸葛亮之事”郭嘉问道。

“诸葛亮”张辽闻言一愣,他早已经对诸葛亮没什么想法了,但如今冷不丁听到这个名字,张辽还是有些奇怪。“诸葛亮又怎么啦我记得我离开襄阳之前他不是外出游学,”

张辽说到这里突然闭上了嘴。思索了一会儿后说道:“奉孝,是否诸葛亮投靠了某位诸侯不应该是诸葛亮投靠了刘备。对吗”

郭嘉用佩服的眼光看着张辽道:“原来你不知道啊不过嘉对你的推断倒是十分钦佩。没错,去年我们在江东的细作就发现刘备似乎又有了一个谋士,但是因为刘备的防范及严密,我们的人始终没有找到缺口。但就在甘兴霸失利之后,孙刘两家皆十分高兴,我们的细作从刘备府内负责采买的下人口中听到了“孔明先生,这个名字,再加上“月英夫人”就无需再打探什么了。”

张辽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诸葛亮最终还是投奔了刘备,虽然刘备没有和历史上那样客居荆州,可是他目前的情况却远远要胜于历史上的水准。不但有地盘,也有猛将,同时还有一群文官为其打理政务。即便是逼反了江东世家中的陆家和顾家,却依然有其他世家为其效力。最重要的是刘备身边依旧没有一个真正的谋士。张昭在谋略上的水准远逊与他在内政上的能力,而虞翻却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得到刘备重视。想来这也是诸葛亮投奔刘备的先决条件之一。以诸葛亮的性情,他真的无法容忍自己屈居人下。

“算啦,人各有志,未来如何。战场上见分晓吧”张辽不想再为诸葛亮的问题费神。“不过奉孝。你怎会联系到诸葛亮身上”张辽有点奇怪。

“还不是因为你的那番话。若非你那番话中除了项羽便是主公和刘备。我又怎会想到刘备如今多了一个谋士。郭嘉没好气的说道:“对了文远,从十几年前我就发现一个问题。你对刘备确实要比别的诸侯更加重视啊”

“奉孝是否听说过有关刘备的一个传言”张辽问道。

“愿闻其并”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射金失侯,因家焉。备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悄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备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曰:“吾必当乘此羽荷盖车张辽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着郭嘉。

“这”郭嘉自然听过这个已在天下间传开的故事,“文远之意是说刘备早有不轨之意,此故事当是为其造势”

“司马公在史记中记载了项羽和高皇帝见到始皇帝出巡时各自所发的豪言。但其中真伪如何。谁也无法证明。刘备自称汉室宗亲。但却并未得到宗正认可。然若非睢阳皇宫防卫森严。刘备的大名一定会被填入皇室族谱。而且我也担心刘备手中是否还藏有天子秘密发冉的诏书。不过说那段话的卢、将主公与刘备拉出来和项羽相比,也确实认可了如今天下唯有刘备能于主公相抗衡啊”张辽直接将苏询的文章按在某个不知名的荆州士人头上。他自己却丝毫没有愧疚。反正刻窃文章也不是第一回,此次又不是他自己剁窃,哪里会有愧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