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张辽新传 > 分节阅读 345

分节阅读 3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役的方守备兵团和主力野战兵团的三级军事体系。到了曹操支援的两万兵力。再加上张辽从各的挤出的兵源。幽州曹军在建安八年四月正式达到了十万人的规模。

幽州适龄男子均需在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冬甚至还要参加特种环境适应训练。但训练时的伙食有军方提供。不但饭食管饱。还每隔十日提供一顿大荤。其余时间也有用大荤熬成的汤水供参加训练的百姓食用。

的方守备兵团则是以郡为单位。每个兵团由郡尉统帅。按照每个城池五

千守备兵力不等。是接近边境。越是附近城池稀aos城中的兵力便越多。例如上谷郡的宁县宁和代郡的马,因为距离较近。又是边境重镇。所以每个城中的备兵力都达到一千人。这还是因为广宁是护乌桓校尉的治所。驻着三千幽州突骑。而代郡的高柳城则因为附近城池距离较远。所以城中的守备兵力就有两千人之多。和城中不足万人的居民人数相比。这个比例已经相当大了。而且每个城池还依据重要性的不。在城中配备了相当数量的石机和床弩。虽然只是最原始的投石机。但它们的存在却让张辽无意中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幽州百姓开始使用石头来盖房子。越是接近边境。这种情况越是广泛。这不但解决了百姓的房问题。还变相为投石机积蓄了弹药。

主力野战兵团则一改之前分散各郡的局面组成了四个战斗兵团。臧霸负责代郡上谷郡方向的防御。麾下有两万步兵五千骑兵五千辎重兵。总数三万人的兵。

赵云负责渔阳右北平方向的防御。麾下同样是两万步兵五千骑兵五千辎重兵。总数三人的兵团。马超被张辽拉出来。他将单独负责一支拥有一万精骑兵的战略机动部队。平时扎在广阳郡昌平和军都两城附近。另外还编入了五千人的后勤辎重部队。并在驻的附近征召了不少百姓为骑兵服务。张辽则亲自统帅最后一支兵团。拥有一万步兵七千骑兵千辎重兵。总数两万两千人。最后还有一支隶属护乌桓校尉阎柔的三千人的幽州骑驻扎在广宁。或许后勤辎重人员少了些。安考虑到如今幽州的人口基数和曹军如今还是以内线作战为主。张辽也就暂时这安排了。这还是将能够随军快速行动的小型投石机和床弩放到了步兵编制当中。这些辎重兵可是实实在在的辎重兵了。

为了弥补幽州人口的损失。张辽并没有去算计冀州及内的的人口。他的首要目标就是东公孙度治下的人口。辽东乐浪两郡在黄巾动乱时曾经接受了不下三十万的青州及冀州百姓。虽然公孙度的统治也相当不错。但依旧存在着比幽州青州更大的压力。也就有了召回这些百姓的基础。张辽还有管宁这样曾经辽东移民百姓威信素著的人协助。更加大了幽州对这些曾经的移民的吸引力。

而吸引鲜卑和乌桓等草原民族的牧民脱离部族加入汉军则是一个长远的任务。在经济渗透彻底起到作用之前。张辽还不会用强硬的态度和那些部落首领谈话。这不是张辽欺软怕硬。而是他不想再没什么把握的时候引起这些部落领的警惕心

至于经济渗透最终要达到什么标准。张辽自己也没什么数。他只能以大战前一声令下能断绝敌对部落的一切经济来源为标准。或许这有些让拿下商人们为难。可有了河北巨商中山甄家以及其他大小商户的努力。张辽又以幽州局势稳定让幽州商户效仿青州组建幽州商会。集中了力量的商人完全可以如同一千多年后们的后辈做的那样。用经济来掌控一个部落的生死。

而军队重新整编之后。赵云也正式卸下了右北平太守一职。让张辽军政不相干的执政理念新回到正轨。腾出来的右北平太守一职则交给了原代郡太守贾逵。以贾逵历史上守邑力拒郭援。前不久镇守高柳城的表现。让张辽很放心的将最容易发生战争的的区交给他。而代郡太守则由原本袁绍的谋士辛担任。

袁绍死后。他的那些部下除了战死的。大都投降了曹操。就是历史上力挺袁谭。却因为袁谭猜忌而气绝身亡的辛的兄长辛评也因为袁谭阵亡投降了曹操。辛氏兄弟并非袁绍人。也不是河北人氏。他们是郭嘉的同乡。原本为韩馥效力。有了层关系。曹操完全可以放心的使用他们。

辛毗的任用也是幽aos如今没有足够的文官。张辽现在就指望着幽州公学的那些学子们能够早些毕业。虽然有三互法这样的良法。不过现实还是让张辽做了妥协:郡县一级官员不的任用本郡人氏。州一级官员才不能任用本州官员。这样一。只需要在幽州内部调剂就可以了。毕竟州级官员如今也就张辽一个。而将军一级的领均没有幽州人氏。

第二卷 第392章 挑选接班人

各郡太守并没有调整太多,只是子龙的卸任及梁道\和佐治辛毗表字的调任。\\gt但是各郡郡尉的人选却因为地方守备兵团的建立而必须得到加强,太守只有文请求协助的权利而没有直接调动兵马的权利。现在我宣布经过司空府河车骑将军府确认的幽州各郡郡尉任命:代郡郡尉田青;上谷郡郡尉公孙晟;渔阳郡郡尉单经;右北平郡郡尉夏侯平;广阳郡郡尉焦触袁绍降将,郡郡尉张南袁绍降将。各郡尉于此次会议后即可赴任,整顿各郡守备兵团,务必要做到士兵训练有素,武备充足。我会在三个月后不打招呼的到各地检查,往诸位不要自误。”张辽看着坐在他下的各级文武官员严肃的说。

“诺”众人齐声唱诺,倒是没给张辽挑毛病的地方。

张辽在回到蓟县后就将各地太守及在任郡尉召集到蓟县开会,虽说后世就有人出“会多伤神”一说,可原本对此言心中赞同的张辽在身处高位后也不得不时常召集属下开会。幽州可不是兖州、青州这样曹氏统治深入人心的地方,张辽必须和这些地方大员一一交流,还需要时常派出人手私下查访,才能够确认各种政策、法令是否真正被落实。这也是这段过渡时期无奈的事情。

原本幽州各郡并没有多少郡国兵,但凡是身体合格的都被补充到了主力部队,除了广阳郡之外,其余各郡也没有设置郡尉,只是让各县的县令或县尉管理各县守兵。如今在幽州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后,虽然各郡守备兵团的数量依旧没有足额,但是在主力兵团满员之后,守备兵团的架子也必须搭起来。为此张辽还从曹操调给他的一万步兵中抽出了焦触、张南这两个让他心中一“震”的降将,让他们担任郡尉。说实话,郡尉地位不低,危险也不大,也算对得起他们了。倒是张辽担心这两位历史上比较倒霉长坂坡赵云枪下枉死鬼的家伙给自己的主力部队带来什么霉运,还是将他们放在地方上比较安全。

焦触、张南二人随大军赶到幽州之后就莫名其妙的接到了调令,从主力部队的军司马一职调到地方担任郡尉,他们二人并没有什么抵触。甚至还因为张辽单单挑出他们二人而心中自喜,以为这是张辽对他们的看重。可他们哪里会知道,无论是提拔的顺序还是张辽的重视程度,地方上的郡尉是远远不及主力部队的军官的,更不用说他们二人可是在张辽心中挂了号的“倒霉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