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张辽新传 > 分节阅读 228

分节阅读 2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变得不再管用。所以他现在也不愿多生事端,只求能平安过完余生足以。虽然宛城的失陷确实会威胁到襄阳的安危,但刘表也清楚,曹操如今南有袁术未平。北有袁绍这个庞然大物,若不能彻底解决袁家兄弟,平定北方局势,曹操是不会南下荆州的,而这个时间段,最起码要有十年左右,所以刘表不愿意在此时激怒曹操,让曹操将实现提前转移到荆州。

而刘表的部下也各存心思,蒯越、蒯良兄弟代表的荆州士族是不愿看到曹操将手伸到荆州的,虽然他们也没有什么进取之心。然而保持荆州的完整和安全确实他们的想法。当然蒯氏兄弟也存有削弱蔡家势力地想法,谁让荆州军十有八九是被蔡家控制了呢。

但以蔡瑁为首的武将和另一部分世家则不愿与曹军开战。这些年曹军屡次用事实教育了那些不信邪的反对者,身为荆州大族的蔡家也能得到详细的情报。蔡瑁自然知道荆州军和曹军的实力相差太过悬殊,加上曹军如今明显是守在宛城不出。有坚城,有精兵,纵然荆州军出动十万大军,也未必能攻克宛城。若颖川和洛阳的曹军前来增援,那结局会更惨。荆州军就是蔡家的底气,若是损失过大,他蔡瑁如何还能保证蔡家在荆州的地位呢所以,蔡瑁绝对不想主动招惹曹军这种强悍的军队地。何况曹操和他还有些旧交。即使将来曹军南下。他蔡瑁也未必就会失势,有了这种心态的蔡瑁就绝不会眼看着蒯越的提议成为现实。

“使君。宛城随时我荆州北方门户,但却也没到失去宛城荆州就无险可守的地步。穰县和新野扼守宛城南下地道路,只要这两城在手,宛城的威胁就不会太大,否则当日我等也不回任由张绣屯兵宛城了。曹孟德如今占有朝廷大义,我们若随意进攻,先不说战况如何,单就名分上就不占便宜。如今曹军在完成不过一万守军,又可以留守宛城附近不轻易出来,这应该是对我荆州表示的善意,我们何苦去招惹事端。”蔡瑁见刘表迟疑,立刻表示反对出兵之意。

“嗯,德硅言之有理。”刘表到荆州之后就娶了蔡瑁的妹妹为妻,对自己的妻兄,刘表自然是要维护的,何况蔡瑁的意思和刘表也差不多。

但刘表是以贤明著称的,他当然不可能只听蒯、蔡两家之言,这些年应北方动乱而避祸荆州地名士也不少,有很多也被刘表纳入幕府,再加上荆州也还有不逊于蒯、蔡两家地世家,刘表也必须征询他们的意见。

“诸位可有其他意见”刘表对着其他在场地人问道。

如今刘表的幕中还有韩嵩、刘先、宋忠、王粲、傅巽等名士,但这些人却对刘表的问题左顾右盼,谁也不愿开口。这些人都清楚,这个问题不过是蒯家和蔡家之争,又何必将自己卷进去呢,何况他们各自和刘表之间也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众人分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是异口同声的“请使君定夺”,死活不愿开口表示自己的意见。

蔡瑁的反对是在蒯氏兄弟意料之中的事情,众人的反应也没让蒯家兄弟感到意外。蒯家和蔡家虽然关系不错,甚至还在刘表入主荆州时联手对付那些豪强宗帅,可一旦蔡家是实力有全面超越蒯家的可能时,蒯家是绝对要给予打击的,这也是为何维持荆州势力的平衡。而蒯家的举动也是得到了荆州其他士族世家认同的。

“使君,南阳郡与荆州的关系毋庸多言,宛城为南阳门户,其重要性更不须详说。曹操如今据有朝廷名分,宛城又是从张绣手中夺来,要气主动放弃也不太可能”

“承彦,有话你就明说,何必吞吞吐吐。你虽非我幕府众人,却也是我好友,有什么话但且直说。”刘表受不了黄承彦的绕,开口说道。

黄承彦是荆州名士,又因为婚姻的关系和刘表也成了亲戚,他的夫人是蔡瑁的姐姐,当然也不像看到蔡家势力受损。但他却又知道蒯越的提议确实是正确的,故而想在当中做个和事佬。

“使君,明说吧,我荆州水军固然强大,但步军却不能和曹军相比,若真要进攻宛城,必会遭到极大的损失。倒不如精心经营穰县、新野的防务,作为襄阳的外围屏障,一次来屏护荆州安全。”黄承彦见刘表不耐也不再兜了。

“那此二处的防务交由何人为妥”刘表觉得这样一来就不用为蒯、蔡两家的提议烦心了,连声问道。

黄承彦的这个提议可以说是照顾了两边的意见,既不用蔡瑁出兵也可以让蒯家借此加强自己的势力,即使刘表不允,也能让别的家族上位来抑制蔡家。但若是运作不当,却也会让蔡瑁借此扩展势力。所以蒯越已经开始盘算该如何阻止蔡瑁控制这两地的军队了。

蔡瑁也不傻,他也明白自己姐夫已经帮了自己了,这个机会若是自己能争到便罢,若是争不到,也决不能让它被蒯家争去。

于是,蒯越、蔡瑁两边的人纷纷提出各自认同的主将的人选,又对对方的人选大肆鞭挞,反正就是抱定一点,决不让对方得逞。

于是,蒯越和蔡瑁的人各自争执不休,而粗爱乐和蔡瑁本人却一言不发,他们必须维持面子上的和睦。但其他人却等于是免费观看了一场辩论赛,倒也是各取所需,不枉此行。

“好了”就在众人争执不下之时,刘表开口了,“就让文仲业为主将,主持南阳的防务吧。”文仲业就是文聘,他是南阳宛城人,今年才不过二十岁出头,刘表入荆州时自行提拔的将领,也是刘表能够信任的将领。蔡瑁手握荆州军权,刘表能直接调动的军队不过只有长沙的刘磐。虽然大家是亲戚,刘表也不介意自己能够多一些自主的力量。正好黄承彦提出整合穰县和新野的防务,而蒯家和蔡家却又为此争执不休,这让刘表有了再度插手军队的机会。虽然文聘也有自己的家族,但却和蒯家、蔡家都没什么联系,而且因为宛城的数度易手,文家也风光不再,文聘若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和刘表保持一致。于是文聘就成为了此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从一个普通的校尉一跃而成为可以执掌一方军权的将领。

刘表的决定一出,蒯越、蔡瑁都不再说话。这个结果虽然不如他们想的那样好,但也没有太糟糕,各自的目的都实现了一部分,若再要争下去就明显是不给刘表面子了。

第二卷 第253章 袁术的末路

此时在九江郡的寿春城外,孙策、刘备和曹操的三路大军已经将寿春围的水泄不通。袁术自割据淮南后就一直将寿春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并易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直到他僭越称帝时,袁术就一直在加强寿春的防御,从城墙的加固和防御设施的添加,如今的寿春或许在面积上不能和那些州治城池相比,但在守备力量上却绝不会弱于任何一座重城。而自从孙策攻克庐江和刘备会师寿春以来,袁绍也死守寿春也有近一年之久,至今寿春城也未被攻破。直到曹仁率一万士兵赶到,寿春城头依然飘扬着袁术的大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