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张辽新传 > 分节阅读 110

分节阅读 1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比去郯城要远些,但曹嵩和张母的家信也很快就到了剧县张辽的手中。

就在刘晔和糜竺一同来找张辽时,就看见张辽一个人傻兮兮的在大厅里转悠,嘴里还念念有词两人不明就里,也没看到旁边有其他人,正在纳闷时,却不意张辽转了过来,看见了他们二人。只见张辽快步上前,就在刘晔、糜竺正要问好时一把拉住两人的手说道:“子仲、子扬,我要当爹了我要当爹了哈哈哈”说完就将二人的手撒开,继续在大厅里转悠。这会儿刘、糜二人也听明白了张辽嘴里念叨的什么,不过一句“我要当爹了”而已。

正当刘晔、糜竺二人瞠目结舌之时,张辽的亲卫统领张新走了进来,他同情的对两人说:“抱歉抱歉自从我家将军接到鄄城曹老太尉和我家老夫人的来信,得知夫人有了身孕后就兴奋至此,逢人就如此念叨。算上二位,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一百三十二次了。”

“啊原来如此此是大喜也”二人自然知道张辽的夫人是何人,虽然对张辽如此兴奋有所不解,却因着种种原因也为张辽感到高兴,毕竟这时候还是很讲究后代的。

但他们谁都不知道张辽究竟是为什么如此兴奋,或者说他们谁都不知道张辽如此兴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作为一个有着后世记忆的人,张辽对“穿越”的前辈项少龙还是有所了解的,项少龙因为穿越而导致丧失了生育能力的事也让张辽为之心悸。虽然他的情况和项少龙并不相同,但他仍然又心结,故而在并州时,张母欲为他说一门亲事,却被他寻出种种理由拒绝。到了曹洪向他表示曹家欲和他联姻时,张辽出于获得曹操的信任和不要过于与众不同的理由决定结婚。之后他不是没有考虑过婚后若不能生育的后果,但那时已容不得他再后退。张辽知道历史上自己是有儿子的,他就以此安慰自己,并故意不去考虑那件烦心的事情。但是,虽然张辽有着后世的记忆,也知道后世的计划生育和丁克家庭,但他自己却依然是传统的中国男性,家庭、子女缺一不可。如今,曹嵩和张母的两封书信,彻底结束了张辽的担心,而让张辽陷入了暂时的癫狂之中。不过这就不是张新,甚至刘晔、糜竺等人所能理解的了。

其实这种症状和“范进中举”时的症状差不多,都需要有人来将他拉出这种状态。范进那时有他的老丈人,张辽此时也有了帮忙的人。

糜竺作为张辽家族的生意伙伴,自然对张辽也有着刘晔难以做到的亲近,张家的下一代也对两家的合作相当的重要。故而糜竺在听到张新叙述缘由后,满脸笑嘻嘻的走到张辽的身边对张辽说道:“文远,令夫人有喜,竺当送上一份大礼。竺家中有得自安息国的骏马和一柄钢刀,今当送于文远为贺。”

要知道,张辽虽然因为有了后代而暂时癫狂,可骏马和钢刀对一个武将的吸引力不是一般的大。张辽听到糜竺的话后,突然安静下来,甚至让在场的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骏马钢刀”张辽转过身来,眼神里已经恢复了平静,他对糜竺说道:“子仲说的骏马和钢刀是哪里来的”

看到张辽恢复平静,糜竺、刘晔和张新都十分高兴,虽然他们各自的理由不同,打目的还是一致的。

“文远,是安息国的骏马和钢刀。这是几年前,我无意中结识的一个从交州来到徐州的安息商人,因为我帮他做成了生意他送于我的。这骏马比之西域和北地的良马亦不逊色,钢刀更是切金断玉,削铁如泥,正好赠予文远这等沙场大将,好过在我手中辱没了宝物。”

糜竺简单的将他的礼物做了一个交代,三个听众的关注点却各不相同。

张新根本就没什么反应,他的注意力完全在骏马和钢刀上,现在正盘算着糜竺的礼物的送到后他如何搞出来玩玩。刘晔和张辽却更加注意的是安息商人一事。

刘晔的关注重点是他从家中的典籍中获悉的甘英旧事,他对西域诸国有着强烈的好奇,而张辽关注的则更加多。

张辽看过东观收藏的甘英绘制的地图,接合他的记忆,张辽知道所谓的安息即是波斯帝国,就是后世中亚的大国伊朗。对于这个国家,张辽虽然只知道“两伊战争”和“核危机”,却一点也不妨碍他知道历史上有名的钢刀“大马士革刀”。这种刀虽然以地中海西岸的国家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为名,实际上确是以原产印度的乌兹钢为原料的一种钢刀,而这种刀的独特的冶炼技术和锻造方式一直是波斯人的技术秘密,不为外界所知。张辽喜用马刀,却因为如今的冶炼和铸造技术的原因始终不能大规模的装备军队而让张辽心烦,如今获悉了安息钢刀的事情,又岂能不让他高兴。

至于安息骏马,张辽知道这应该是后世的阿拉伯马,极有可能是著名的贝多因马,但这种马虽然在后世极为珍贵,如今却没有大马士革刀对张辽的意义大。在张辽的眼里,只要获得大马士革刀的制作技术,凭借着汉军强大的步兵,加上用西凉和北地的战马武装起来的骑兵,将来横扫中亚也不是难事,区区几匹战马,到时候还不是任由他予取予求。

不过这时候张辽不会将他的心思露出来,他会私下里和糜竺再好好谈谈安息商人一事。

“子仲,区区骏马、钢刀就想打发我啦”张辽恢复了正常后和糜竺开启了玩笑。

“当然不止这两样东西。”糜竺笑着说道。

“还有什么”刘晔好奇的问。

“战国时秦国版的吕氏春秋”糜竺自豪的说。

“啊”刘晔一声惊呼。

刚才糜竺说的很清楚,是战国时秦国的吕氏春秋。虽然此时的风气对商人歧视,但人们始终不能无视这位“商而优则仕”的强秦的相国。他所撰写的吕氏春秋虽然是杂家著作,也包含着很多治国的道理,为诸多学者所重视。更不用说刘晔这种兼修百家学说的人了。

但张辽却又让刘晔和糜竺大吃一惊,只见张辽无所谓的说道:“啊吕氏春秋不好,这对我完全没用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