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张辽新传 > 分节阅读 23

分节阅读 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又回想起曹洪缠着他时的样子,不禁露出了笑容。

“文远动作也挺快的,那个于禁也不错,他们只用了七天就结束了战事,自己的损失也不大。”曹仁很少夸人,这次借着夸张辽的机会带了一下于禁,说明于禁已经得到了曹军将领们的认可。

“文远这次能这么快就结束战事还多亏了陶谦和袁术。”程昱捋着他标志性的胡子说:“若非陶谦要防备袁术,将近半的士兵调到沛国和下邳,让几处的防御力量骤减,文远他们又怎么会如此轻松呢。”

“哈哈哈正是要好好谢谢陶谦那老小子。”夏侯渊笑道:“啊还有袁术哈哈哈”

“哈哈哈”他的话让在坐的人同时放声大笑起来。

“这样也不错,原本就是考虑到了面对的徐州军有两万余人,故文远预计战事需要一月时间。现在仅用了七天,我们事先准备好的粮草消耗连三分之一都没到,再加上缴获徐州军的粮草,此次出兵,除了士兵的战斗减员,我们的粮草总数不但没有损失,还有所增加。”荀彧一直以来就负责曹军的具体政务,兵员补给、粮草调拨正是他的管辖范围。

这时郭嘉也开口了,他说:“就是兵员损失也不大,文远这次带出去的有八成是新兵,所以他选择作战方式的时候始终把握主动。汶阳、鲁县是偷袭,分兵后用少量士兵牵制郚乡城和卞县,主力隐蔽穿过两城,用假信使调出南武阳徐州军主力,在道旁伏杀大半,而故意放走的敌军中又安排士兵混入,趁机夺城。随后包围南城,却围而不攻,行围点打援之计于半路全歼费县援军,随即连下两城。这一连串的动作足以表明文远实乃智勇双全之将,嘉在此恭喜主公啦”

“哈哈哈”曹操听着郭嘉的话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奉孝所言正合吾意”

“是啊是啊文远的确厉害”众人也纷纷附和。

“还有啊,文远的兵也不错。他留下的牵制郚乡城和卞县的兵竟然用缴获的兵符调动两地士卒,设伏全歼后夺下两城。颇有文远的风范啊。”夏侯渊说。

“那个于禁也不错,他把缴获的徐州军的弓箭全带上了,用大量弓箭压制敌军,掩护我军攻城,以堂堂正正之师连下三城。嗯,就是伤亡大了点。”李典说到。

他身旁的乐进也开口了,“不是大一点,他的士兵伤亡数目比文远的多很多啊。还好我军有医疗营,士兵防护也不差,这绝对的减员人数才不是很多。”

“唉,就是他的箭枝消耗太大了。”任峻现在正好负责曹军的工匠营。

“不妨,不妨,用的都是缴获的东西,咱自己的损耗可不多。”夏侯渊最喜欢的就是张辽提出的这种弓箭大规模远程打击,他可不能让任峻这种言论导致这种过瘾的战法被禁止。

“既是缴获的,就是我们自己的。”任峻可不愿让步,近期战事频繁,他的压力也很大。

曹操可不愿意在今天高兴的时候让自己的部下发生争执,他打了个圆场:“好啦。你们无需争执,箭枝原本就是易耗品,用了再造就是。”

“那文远也是的,和于禁一样,对着南城也大量使用弓箭。”任峻还是有些意见。

“伯达,我知你压力大,可文远他们不但只是拿下了十座城,还有十座城的人口。你看,枣祗早就在打这些人口的注意啦。”任峻身边的毛玠说。

“嗯对啊,还有数十万人口呢多谢孝先提醒。”任峻拱手谢道。

“伯达客气今日欢宴之时,不论其他,请”毛玠端起了酒杯。

“请”

这时,曹仁身旁的一个少年听着众人的话,满脸向往的神情。一旁的曹仁看到后微微一笑,对他说道:“文烈,无需着急,自有你们出彩的时候。就是文远当日也坦言和你们相同年纪时远不如你们啊。文烈,你是主公亲赞的我曹家千里驹,用文远的话来说,你可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是潜力股啊”

听到曹仁的话,这个少年都是无比兴奋,连连向曹仁敬酒。

坐在最上面的曹操将这一幕幕看的清清楚楚,自己的部下能够求战心切,又能够相互团结,让他很是高兴。曹仁抓紧一切机会教育后辈,也让他很欣慰。

这个少年叫曹休,字文烈,是曹操的族子,黄巾起后,天下动乱,谯县宗族也四散逃离乡里,那时曹休才年仅十几岁,体弱多病的父亲路上,他独自与一门客承担了父亲的丧葬,又携同老母亲,渡过长江,隐居在江东。初平元年,曹操陈留起兵,曹休改名换姓,辗转至荆州,又从小道向北回到家乡,见到曹操。曹操对左右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啊”

这次曹操让晚辈也来参加这个宴会,就是要借张辽的战绩激励于他们,为自己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不,曹操和夏侯渊的身边也各自有家族的少年人,曹操身边的是长子曹昂,夏侯渊身边的是从子夏侯尚。

从这点来看,曹操在人才的培养上站在了汉末诸侯的前列,在其他人还是到处征辟人才之时,曹操不但发布了招贤令,还开始注意下一代人才的培养。无怪乎历史上三国后期,曹魏人才辈出,而东吴在“四英将”之后只剩个陆抗,蜀国最惨,“蜀中无先锋,廖化为大将”就说明了蜀国后期人才的匮乏。

人才的培养是不分时间地点的,曹操在请客吃饭之时还不忘教育后辈,曹军未来的强势如今也初见端倪。

与此同时,在徐州东海郡剡城的徐州刺史府中,陶谦正召集手下商议曹军攻击一事。

陶谦坐在主座,满脸的疲惫,已经年过六旬的他早以已没有当年出征羌胡的精力,最近袁术的事情已让他心烦意乱,现在曹操又来添乱,让他头痛不已。可再难过,事情总是要解决的,于是召集下属来议事了。“诸位,事情大家也都清楚了,现在诸位有何良策”

陶谦的话说完了,但下面的人大多沉默不语,各有各的心思。

见众人都不开口,陶谦有些恼了,略带怒意的说:“诸位何故无言当日商议进兵时的侃侃而谈都哪里去了”

陶谦这一怒,下面的人也不能再装哑巴了,年纪最大的陈圭率先开口:“使君,我徐州兵事尽付曹将军,今之事何不问于曹将军。”

曹豹一听急了,心想:好你个陈圭,老子也没得罪你,你干嘛让老子出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