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张辽新传 > 分节阅读 13

分节阅读 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上缴获敌军的物资,至少能坚持到秋收之时。不过因为近期来战事密集,俘虏大量增加,即使新粮收获后也不过仅够一年的消耗。彧请明公暂罢刀兵,修耕植以资军资,待明年粮食收获之时再行征战之事。”

“嗯”曹操并没有立刻回应荀彧,他将目光转向其他人,说:“诸公,文若之言,诸公有何建议”

曹操话音落下后却并没有人立刻上前发表意见,武将们虽然希望能在战争中表现自我,但是宗族武将完全听命于曹操,曹操不明确表态,他们谁也不会表态。而在这种场合还能毫无顾忌的说话的曹仁正在定陶,曹洪则出营传令了,皆不在场。外姓武将则看着张辽,张辽不动,他们也不会出头。所以武将这一排十分的安静。

文臣们就不一样了,各自在各自的小里讨论起来。刘晔、满宠、毛玠三人在窃窃私语,原兖州官员则以陈宫、万潜为首在低声讨论。而郭嘉和程昱这两位大神却是一言不发,程昱微闭着眼睛,捋着他那引以为豪的长髯,郭嘉一反浪子的姿态,摆出了一副正经的样子,眼观鼻,鼻观心,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张辽很清楚荀彧的意思,现在的兖州并不是铁桶一个,内有兖州原官员的离心,外有其他势力的觊觎,比如徐州陶谦就在前段时间趁曹操与袁术大战,留守兵力不足之际,以平定下邳阙宣叛乱为由,不但将原属豫州的沛国和鲁国纳入徐州的统治,更夺取了泰山郡南部的费县和南城县及两县的大片属地,与此同时还出兵攻略任城郡大肆抢劫。这种乘火打劫的行为连荀彧这种老实人都在得到消息后发火了,张辽当然也是十分不爽,曹操那就更不用说了,结束与袁术的战争后那是绝对要教训陶谦一下的。荀彧就是想在曹操意欲出兵讨伐陶谦之前劝谏曹操暂时不要出兵,虽然他对陶谦的行为十分的反感,但他并不是意气用事的人,他的此时的信条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就张辽个人而言,他是绝对赞同荀彧的意见的,前世的他就是一个喜欢稳扎稳打的人,在玩“三国”游戏时也是稳守反击的忠实信徒。这并不是说张辽就是一个保守的人,比别人多了近二千年知识的张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众多的奇谋妙策,以少胜多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战争的胜负最终还是取决于双方的综合实力,战场上还是堂堂正正的用兵更多。只不过因为正规的用兵过程大都相似,所以历史记录也就一笔带过,不作详细记载。而那些记载详细的“经典战例”则是因为过程的曲折复杂又是决定当时历史走向的关键因素才得以留名青史的。如果一味只的想出奇制胜,带来的或许不是胜利而是惨败。

这时,看到自己左右文武截然不同反应的曹操开口了,这次他不再笼统的让大家发言而直接将问题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谋士郭嘉。“奉孝,文若之言你看如何”

“甚善”郭嘉说道:“出战与否,各有其利弊。然无论利弊如何,我等只能为主公建言,战于否仍由主公决断。适才文若先生是从治政的方面提出的建议,而军政如双足走路,缺一不可。主公不妨问问诸位将军的意见。”

郭嘉话音刚落,一直在作木胎泥塑状的众武将们纷纷抬起了头,刚才不过是因为领头的没表示,他们才一言不发,现在郭嘉要曹操听取武将的意见,又怎能不让这群好战分子心中蠢蠢欲动,于是一道道炙热的目光射向了夏侯兄弟和张辽的身上。

张辽和夏侯兄弟用眼神略作交流后站了出来,向曹操行礼之后开口说道:“主公,末将想先请仲德先生为主公和诸位解说一下目前兖州周边的形势。”张辽再度将皮球踢到了谋士一边,而且直接踢向了程昱的怀中。

程昱是兖州本地人,目前又主要负责曹军的情报收集,张辽的提议也不是无的放矢,加之郭、荀、程这曹营三大谋士一直与张辽交好,张辽也不担心他们会有什么意见。而且,他的意图也是探探三大谋士中程昱的态度。荀彧已经发言了,郭嘉是绝对不会事先表态的,就剩下程昱了。

“噢”曹操向程昱看去,“仲德”

瞪了张辽一眼,程昱走了出来,“既然文远和诸位将军有兴趣,程昱绝不敢隐瞒。”

程昱走到中间,双手托起长须顺势一抖,接着将双手背到身后,咳嗽一声,开始说话。“兖州,乃中原之地,四面受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要冲。如今也是一样,除了西面的司隶因为董卓的暴行而成为一片白地之外,其余几个方向皆有强敌。不过北方有袁绍和公孙瓒大打出手,南方袁术败军正在为立足扬州而战,西南荆州尚不安定,东面青州除部分郡县为本地势力固守外也成为袁绍和公孙瓒的战场,东南徐州刚刚对我军进行过攻击。敌我关系则是这样,袁绍为我军盟友,袁术、陶谦、公孙瓒则另结一派,陶谦攻击我兖州也是为了相应盟友袁术,青州地方豪强则不过一群守户之犬,不足惧也。兖州周边形势就是如此,诸位将军是否清楚”

“多谢仲德先生讲解”张辽向程昱说道。

“诸位,刚才仲德先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诸位可以畅所欲言。”曹操说道。

张辽低下头稍加思索,抬起头说道:“主公,诸位,辽个人认为应当在我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出兵。”

张辽话音刚落,文臣那里就“嗡”的一声开始嘈杂起来。虽然声音不大,但张辽也隐约听到了“穷兵黩武”、“不恤民力”之类的话,循着声音看去,都是万潜等原兖州官员。对于这些人张辽向来不屑一顾,在态度上也一反平时的与人为善,虽没有直接冲突,但是一直都是冷淡的对付着。

相对于这些人,刘晔等曹操一系的人则安静的等着张辽的下文,他们自从投奔曹操以后就明白了张辽在曹营的地位,平时的接触也表明张辽绝非一介莽夫,所以,他们在等着。

张辽只是用眼角的余光瞟了那些人一眼,根本不屑于和他们作任何的争执,在曹操示意的目光下,他略微的提高了声音,接着说道:“主公,欲成大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主公入主兖州,然却并未据有兖州全境,先不说刚结束的于袁术军的战争,袁术的两个同盟者公孙瓒和陶谦也时常兵犯兖州,陶谦更是趁我军于袁术大战之时占领了我兖州泰山郡南部数城。对于敌人的如此挑衅,我军如若不给与有力的反击,必然遭人轻视,不但有损主公名声,还会招来更多的势力纷纷效仿,于主公大业不利。袁术入侵兖州,我军纵然兵力远逊之,主公依然率兵迎战,数月血战,大败袁术,同时也向周边势力表明我军不可轻悔。在兖州局势尚未完全安定之时,主公作为兖州牧必须要用武力来保护兖州的百姓。所以,出兵夺回泰山诸县,报复徐州趁火打劫的行为势在必行。”

张辽在说出“武力”之前做了个停顿,说“武力、报复”时又加了个重音,再加上他的左手扶着“一刻不离其身”郭嘉语的军刀的刀柄,举到胸前的右手握紧成拳,这些表现让那些熟悉张辽的人都有点愣神。这还是那个待人温和,做事稳妥的张辽张文远吗怎么看都像是个好战分子,虽说没有曹洪那么激烈,但眼睛里的光芒却和曹洪、乐进临战时的目光一模一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