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光绪中华 > 分节阅读 257

分节阅读 25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是留给他统治达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11月12日,在英国方面外交干涉未果,宣布将派出太平洋舰队进行武装干涉的当天,醇亲王载洸下令全军按照既定方案,全军开始攻击。

战火首先当然是在达沃城燃起,不用多想,11月13日,持续几乎一个下午的猛烈海上炮火袭击后,黑夜在间歇的炮火中统治这片地区。夜色中,总统府以及卫队,部分卫戍部队,一共四千余人,开始向北方撤退。

留在达沃城中的,是七千多装备还算可以的菲律宾首都卫戍区军队,还有七万多人的居民。

中国人开始了他们的争霸之旅,这是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除了向公众传递了东方最新的战争消息之外,他们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的军队呢

“要打就打嘛,不打一场,英国人总以为咱们还是他们养的狗呢。”醇亲王载洸在12日的决策会议上说起英国人的武力威胁的时候,谈笑自若的道:“就是要他们知道,他们是列强,咱们也是列强,以前他们的态度没有摆正,咱们用大炮给他们纠正过来。”定了定起身道:“这是本王临来前,皇上的口谕。”

在座的人都站了起来,面向北方。

第二六九章争霸

在决策这次用兵的时候,的确我也犯过犹豫,毕竟从名义上来说,菲律宾是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但最终我还是下了这个决定,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的不喜欢英国人的情锗,与最近一阶段英国人在两难决策之间选择了暗地里在中国的整个西部边疆有所动作相结合,英国人这一看上去符合他们本国利益,但是一旦这种小动作被我麾下那些满脑子天朝上国的文臣武将们洞悉之后,他们几乎是本能的生出了对英国人的反感。而且在民间层面,英国人从来也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许多稍微有点年纪的人都还没忘记上个世纪的大半个世纪里英国人是如何的欺凌着这个国家,的确他们是带来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方向,但是他们同样给这个国家带来了许多的苦难。英国人在前十几年与中国的蜜月期内,还感受不到这种压力的存在。但是在他们越来越增加了对中国的防范之心,并陆续采取压制中国的动作之后,这种在民族气质里一直存在着的这种情绪便不由自主地迸发出来了。

而另一个方面,也是时间上的需要,如今正是全球范围内民族觉醒前最好的扩大地盘的机会,从后世的历史来看,要想在未来的全球格局中占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地位和资源优势,现在起步是最好不过的了。在英德两国在太平洋海域的冲突一年之后,双方都各自在积累实力以迎接不知道多久以后的生死对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人自不必说,英国人如果要动,他首先要考虑的恐怕不是他要面对的对手。而是在旁虎视耽耽的德国人。

这套计划根本就是一个持续数年地长远规划,在德国人向太平洋伸出第一只手的时候,我的参谋系统中就一定有人会想到今天地局面。最明显的莫过于袁世凯,他吃掉菲律宾的计划简直就是为目前的局势量身定做的。

国际争霸,当然要有这样的长远眼光和策略,如果死抱着一定要积攒到一百分的实力才能做九十分地事情,那么也学等你攒到一百分实力的时候,时机早已稍纵即逝,一去不再回头。而当你这时候发现你地对手实力己经到了四五百,你会发现你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

眼下英国人自然是全球理所当然的老大。虽然他们的地位在遭遇挑战。而德国及而后的中国,是他可以各个击破但不可能同时击破地,只要中德之间形成一个暂时的互保格局,英国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为了菲律宾而导致整个太平洋的沦陷,这不是每一个英国政治家都敢于冒的险。

当然,贝尔弗首相是一个有攻击性和冒险精神的领袖,他在炮战开始当天,发表了强硬讲话。声称中国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八大国1900年会议地基本精神框架,而且也是对大英帝国赤裸裸的宣战,所以,他已经正式向议会提交了向中国宣战的议案,并且要求议会立即予以通过。

作为首相,他有紧急启动议会程序的权利,但是出乎他的意料的是,首相任期开始并没有多久的他在表决中并没有表现出他意料之中的号召力。议会以不到三分之一地赞成票数,并不同意这项发兵议案。理由是从战术上来说菲律宾显然并不能抵抗太久,而由于英国的陆军志愿兵军制,要筹集到足够在亚洲几百中国人的兵力,加上训练,适应的时间,起码需要一年时间,而到那时候是怎样的局势谁也说不好。

而另一个问题就是德国太平洋舰队离马六甲水道,离新加坡不过一天不到的航程,如果所谓的将派出太平洋舰队来对中菲战争进行干涉成立的话,是否表示首相先生已经做好了放弃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控制权的准备。

比起老谋深算的前辈索尔兹伯里侯爵来、贝尔弗先生实在是年轻了点。有数位议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用以佐证这个观点的,他们也提出了这样的一系列疑问:在索尔兹伯里侯爵在位时,我们与中国的关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差如果中英关系一直持续的友好下去,德国人怎么能够在亚洲拥有那样的一支海军外交政策是否给皇家军队添了太多太多的麻烦如果太平洋舰队的那些舰只是用在北海巡弋而不是在亚洲徒劳的与同样是牵扯大量实力的德国海军的话,大英帝国现在的局面是否会好一些,对和平的控制力是否能够再强一些建议贝尔弗首相检讨一下自己的政策。

当然,这是战略层面的事情,而在财政层面,要负担与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家长期战争,对于已经启动向美国摩根财团贷款协议第一批1ooo万英镑的英国来说,要多准备与准备用来与长期德国作战的价钱,这笔数字将会是多少呢,答案可能会高达近百亿美元,而每年还要另外付出8亿美元左右的利息付出,这样的财政负担,是否是大英帝国可以承受的,人民可以承受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