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光绪中华 > 分节阅读 224

分节阅读 22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所以,我也在这一刻发现,对英国的担心我也是有点太过了,毕竟他的重心在欧洲,真要他两头兼顾也是要他命的。所以,我也可以借这次大会建立起一点自信,在我以及我的政军界官员们之间建立起符合这个庞大帝国实力的自信来。

1898年的经济数据已经充分的表明,这已经是一个总产值超过法国,工业产值起过俄国的大国,地理位置也绝不能说不好的大国,凭什么没有主持一界成功的世界性的和平会议的自信

第二天,我正式向德皇提出了我的设想,在此基础上,我与他达成了双专争取十五年的和平发展时间以壮大实力的共识,而在此共识的基础上,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才有了共同利益作为出发点,同时,英国也能够增添我对于增强国力的理解,并且为了调和英德之间的关系,全面向德国放开在中国的利益才能够正式的提到谈判桌上面去,有了这样的基础,中英德重新回到过去的轨道上去才成为可能。

德皇的心情显然也好了很多,但是他还是宣布了一项决策,就是我见过的小毛奇,被他派到参谋部做副总参谋长。这显然是加强对参谋部掌控的决定。趁此机会,我也向他提出了让徐世昌回国组建中国的参谋部,并派遣新的参谋人员赴德学习的请求,德皇自然是一口应允。

需要动一番脑筋的,倒是日本方面,对日本的战争准备早就全面开始,后勤部的物资已经在朝鲜和东海二省进行有计划的囤积,预定参战部队的适应性训练也在袁世凯的主持下在地形比较相近的四国岛西部进行,这一切,都不可能停止下来。

但是我已经决定要召开世界性的和平会议,怎能搬起自己的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极其合适的借口。我相信我只要把这个为难的意思稍稍向袁世凯透露一下,他一定能为我办好这件事的。所以,电报也在当天发给了他的总督衙门。

当天作为一项新增的行程,我与威廉都换了一身新装,双方都换了一身本国最尊贵的军服。我地军服是完全有别与大元帅的深灰色制服样式的朝服深蓝色,斜向绣了一条明黄色彩地金龙。肩章位置更是没有衔舌,而是以两条小龙取代,胸前的勋略表则是以一枚巨形的团龙怒乳勋章作为底村。下身着一条纯白的黄红双线裤子,头戴有黄色饰穗及宝顶构造的军帽,显示出我与众不同的身份。

而德皇的军服亦是神采奕奕,两人在禁卫团及近卫第三军一部地护卫下,并骑前往城西玉渊潭南的帝国陆军大学,在那里,帝国陆大地年轻一代及德方的教员们。将会得到两国皇帝的共同接见。

在解决了在英德之间为难的辗转及排除了心理上地障碍之后,我反而对陆军中的亲德倾向没那么太多的在意了。一切顺其自然吧。

将来如何,帝国的军人及人民,自然应当有他们选择的权利。

德意志数十年地崛起历史,以及中国这数年间的变化。已经让帝国的年轻一代们培养起了豪情,这种豪情在这个下午到达颠峰,热切的眼睛迸发出狂热的光芒,配合上德皇略显夺张的侵略性性格,我也不由自主的情绪高涨起来。在我描绘了二五计划及十五年长远规划国家将会出现的变化及工业地进步后,参与接见的三百余名帝国未来的陆军中坚军官们,全部择舞着手中黄色封皮的教化部定发的圣训宝录,将气氛推上颠峰。

而德皇随后的讲话,则将德国发达的工业对强大武备的支撑作用,以及目前世界格局的不合理,当然还有未来中德两国皇室联姻的良好祝愿等等内容,最后。他祝愿所有的学员,为自己的国家训练出世界第一流的陆军来,掌声中,帝国陆大校长兼军部尚书聂士成元帅也发表了他的讲话。

在回顾了一生的戎马生涯之后,他最后的总结自然是对我的大马屁为结尾,一切都是在我的英明指导下,亲政以后的种种举措才有了帝国的今天,帝国陆军的今天,所以,帝国的军人永远都将效忠之类的表忠心话语。

我当然有理由相信他是出自至诚,但是老聂的官运也到了尽头了,他的能力决定了他只能做一个合格的大将,而不是一个国防部长的料子,对俄战争他的表现与丁汝昌并无质的差别就是明证。

他们这一代,到了告别历史舞台的时刻了。

离开玉渊潭,下一站就是皇宫内的私人宴请。我进一步抓紧机会向威廉二世描述了一个世界和平机制的内容,而这也是通过和平方式来操纵世界秩序的一个方式。因为世界到了如此的格局,即便是大英帝国,也没有能力在和平的前提下完全支配世界了,他必须得到诸如德国,中国这样的大国的合作,才有可能在世界事务上顺利的赏彻一贯的立场。

而要合作,就必须有互相妥协。

德皇显然同意我的观点,但是对于目前的局势,他最关注的还是他的巴格达铁路,德国已经为这条将欧亚大陆分为两半的大铁路准备了很久了,完全放弃显然是不可能。每一个国家都需要尊重一个大国的这种长期的付出,没有充分的回报,德皇没有任何理由放弃。

这与大英帝国的立场显然有着巨大的分歧。

所以,这一次北京和会,我根本就不打算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和平机制,当然那也不可能实现。我的目的只是拖延时间而已。在此前提下,我的立场就不会那么的僵硬,只要能避免世界大战的提前发生,我的立场随时可以向英德两方摇摆。

末了,威廉盛赞我的智慧,通过一个玩笑的话语说道:“如果您不是皇帝的话,我的参谋部一定会不惜任何代价聘请您。”

我心中惭傀之余,也充分领会到了这位皇帝陛下的自大成狂。虽然有着良好的国与国关系及私人关系作为底子,他开这样的玩笑可以归结到善意的一类去。但是他显然忘记了坐在他对面的年轻人地位是如何的尊崇。

当然不会计较这些,结束晚宴后,亲自将他送回恭王府,就便就向载滢布置了新的世界性的斡旋任务,他当然不便离开。首先出国的自然是伍廷芳,新任的外交部尚书。

两天后,袁世凯从新迁到与日本要赠送给俄罗斯的飞地,和歌山军港隔海相望的德岛县及更名为威瀛府的东海总督衙门发出奏请,恳请德皇在返国前,到东海作一两天的访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