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光绪中华 > 分节阅读 39

分节阅读 3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行了,这些废话少说,朕不是叫你来说对错的,是让你说说照你来说,这事应该怎么去办。”我一听他那些大道理,顿时不耐烦起来,坐下了身子冷冷的道:“翁师傅,你是军机首辅,又是历事三朝的老臣了,总该给朕想个主意来吧。”

也不知道翁同龢是装傻还是真傻,居然没听出来我语气中的嘲弄之意,又轻咳一声道:“皇上明鉴,依臣之见,倭人在总署衙门前嚣张滋事,理该严惩,不过后来龙旗军又再开杀戮,依臣愚见,实是有些过了,该当派一二德韶大臣以大义责之,倭人本是理亏,必也自退去,如此我方不失义理,彼方又受惩戒,想必可和气收场。”

好一个和气收场,昨天我告诉你这件事的时候你可是一言不发啊,今天在朝堂上要我好看了

我不动声色,点了点头道:“嗯,好一个和气收场,翁师傅说得有理,朕正有意派一二员德韶权重的大臣,前往东瀛去宣化倭人,朕看翁师傅便是你去吧,刚才那几个言官,也一道陪着翁师傅去吧。可要以大义责之,以圣人之道教养之啊军机处的担子,朕另有恩旨。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山呼万岁的声音在我的身后回响,也不知道这位呆立在朝堂中央的翁大人有没有心悦诚服的高呼。

回到书房,立刻写了几道旨意:

命李鸿章免兼直隶总督及北洋大臣,入值军机处任领办军机,赏双眼花翎,择子加三等骑都尉世职。骑都尉年俸105两。

翁同龢免任领办军机,仍在军机处行走,着即日押解大鸟圭介,小松寿太郎二人递解东京,并训诫日本政府。可自行择带言官数名。

调云贵总督王文韶任直隶总督,起冯子材任云贵总督,广东南澳总兵刘永福升任云南提督。议政王奕忻署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人事安排破费心力,现在基本上一个边防的大框架才算构建完毕,南方有冯子材和刘永福提防着法国人,北方由丁汝昌准备俄国人,东面嘛,有面貌一新的皇家海军,也暂时无需担忧。王文韶也是个忠烈老臣,在打法国人的时候有了经验,现在取他的刚勇之气,将直隶这边的兵气民风带一带,带的勇悍些。

办完这些事情,便想着去看望看望李鸿藻,刚想叫人去传载滢一起,一想还是再去一趟总署衙门吧,那个伍廷芳倒还真是个人才,毕竟是在朝鲜呆过的,遇事不慌,值得栽培。

于是叫上了载洸,换了身微服,往总署衙门而去。

顺天府衙门办事也还够快,只一天功夫,东堂子胡同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完全看不出来便是在一天之前,这里刚发生过一场杀戮。

只是胡同口明显加强了戒备,步兵统领衙门调来了一营人马驻防,估计是载滢的要求。我将车驾停在外面,拉了载洸下车步行入内,一个兵丁赶紧去通报。

快到了门口,却迎面遇见几辆马车从里面出来,高大的洋马拖着车厢飞驰而过。

“德性”载洸骂了一句,帮我拂了拂衣服上的浮灰道:“昨儿看来还没杀够,瞧这些丫挺的德性”

我嘿嘿一笑道:“算了,外交官嘛,牛气些也正常,昨儿还多亏了载滢那份痞气,不然还真镇不住那帮子倭人。”

“是啊。”载洸与我边走边说道:“载滢这小子还真硬气,昨儿奴才都替他捏了一把汗,恭王爷可就他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行,好样的,平时还真瞧不出来。皇上,啥时候也让奴才去应付这帮鬼子去啊奴才绝对不给皇上您丢人儿。”

载洸一脸羡慕的样子,我倒不忍驳他的兴儿,于是敷衍道:“别急,这会儿还没空放你出去,等你再长大点,朕再晋你做个郡王,慢慢的放你出去办事,载洸啊,日子长着呢。对了,你也该寻个姑娘家了吧有中意的没回头朕给你赐婚。”

正说着闲话,载滢领了一群官员出来迎驾,我摆了摆手示意免礼,说道:“载滢,朕来瞧瞧,顺便呆会去瞧瞧李鸿藻,都快些儿,这些个虚礼就免了吧。下午朕还要去龙旗军那看看。”

载滢应了,我走了进去,边问道:“刚才出去那是什么人”

“回皇上话,奴才正要禀报,没别人,还是昨儿个喀西尼,巧了,也是来递交抗议书的。”载滢躬身回话。

我点点头道:“念给朕听听,载滢,你今儿个怎么变规矩了昨儿可不是这样的啊嗬嗬,朕还有点不习惯。”

“回皇上话,在皇上面前,奴才不敢放肆,对那些个不知道好歹的畜生,奴才才没好脸子给他。皇上您不知道,李大人多好一人啊,就那么受了欺负,奴才实在是忍不了这口气,要不是顾念这是总署衙门,看奴才不全埋了这帮兔崽子”

“你也坐吧。”我点点头笑道:“嗯,这就对了,朕不是也赏了你嘛,办外交你这个态度是不错的,不过呢,朕看你也直肠子了点,回头多跟老洋务学学那份城府,这里头啊,鬼门道也多得很哪。对了,你阿玛办了那么些年的洋务,你多学着点。”

载洸瞧着羡慕极了,摸了摸鼻子想说话却又没开口。我笑了笑道:“瞧瞧,载洸对你也佩服得紧哪。不过这会儿朕有个事交你办,你帮载洸留意着点哪家的姑娘合适,他想老婆啦哈哈。”

开了这么个玩笑,两兄弟都笑了起来,我见有人拿了抗议书过来,沉下脸来道:“念吧。”

那官员念了俄国的抗议书,我这才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在辽东渔民与俄国人多有纠纷,双方打架互有死伤,而俄国人要求中国当地官员逮补凶手递交,理所当然的被中国方面拒绝,其后事态渐有扩大之势,双方都开始派武装部队便衣护渔,又各有死伤,我回想起看过的依克堂阿那份折子,难怪这家伙要请旨了。嗯,翁同龢那批复大节无误,照那个办也就行了。

而喀西尼要求中方立刻将依克堂阿撤职查办,严惩杀人凶手,被拒绝后,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