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最长的一梦 > 分节阅读 15

分节阅读 1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中描写的那个纯真年代,这里头有许多自己过去的记忆。学生时代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追求梦想的心思却又那么的朴素。多年后,回想当年,总有物是人非的感觉。很多时候,人怀旧的感情总有些相似的,但相似的感觉却给人以不同的人生与命运,这也是我掩卷后感叹浮生若梦的由来吧

rhian

2010-03-31

30世界那么大、最长的一梦以及我对爱情的一些理解转载自龙空

之前看到风兮同学在一个关于最长的一梦里回帖说不如世界那么大有味道,我有种很奇妙的感觉,因为我也会很经常的把这两本书联系到一起。看一本时莫名其妙会想到另一本。事实上这是两本完全不一样的各个方面都没太多相似性的书。我想之所以总能让我产生联想,是总是会被这两本书里的感情所触动吧,这种触动,在看网文的经历中绝无仅有。

世界这么大是本很奇妙的书,它的金手指开得很大,内容的格局却很小,基本上都是感情戏,这就使书名和内容产生了某种违和感世界这么大,你何必非得在这几个女孩子之间纠缠呢当然,这不是贬义,对于小说来说,格局太大不是好事,而这本书无论从文笔还是情节安排来讲都属一流,人物塑造和语言描写更是仙草的水准。除了金手指开得太大会产生些毒素,总体来说是本难得的好书。

然而这本书我没看下去,没看下去的原因不是书不好厌倦,反而是人物塑造的太成功让我代入感过强而陷入了无限纠结当中。大概就在刘步阳刚和四个女孩子都确立关系的那时候,我非常强烈的感觉到从刘步阳到这几个女孩子除了最萌大小姐都是不快乐的,或者说他们只能享受某些时候的欢愉,但内心中总有阴影。几个女孩子的不快乐不是简单的吃醋,是对爱情的不纯净aa爱人的不忠诚aa目前状况的无法摆脱的一种无奈和悲哀,而刘步阳呢,他企图同时爱所有人,或者说他认为他同时爱所有人,如果这是真的,我同样不觉得他是快乐的。

嗯,以上均是脑补,不同意见者可以无视。不过稍有一本书能让我这么脑补的,普通的都市文我要么把男主当人渣要么把女主当花瓶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最长的一梦同样是本很奇妙的书,它几乎没什么金手指,格局同样小。这本书打动我是因为作者没有用写网文的心态在写,而是真心的在描绘自己心里的东西。江之寒和倪裳的爱情是我这几年看网文看到的最美的爱情,真实、简单、纯净,也同样易碎。所以他们分手并没有太出乎我的意料,我只是很虔诚的期待他们能重归于好,同时很明白即使重归于好也不是原来那样了。

今天订阅的新章节,伍思宜要求江之寒退掉倪裳家里的钱,江之寒说不这样就不是成熟独立的伍思宜了,看得我心情很复杂。女人只会为在乎的人改变自己,伍思宜任性是因为她想知道江之寒的想法,江之寒的回答已经表明他还想着倪裳,伍思宜也没什么办法。

网文里yy一个男人拥有很多女人几乎是一定的,我对此没什么话说,我自己看得也很开心。问题是,这种情况下感情到底是怎样的。无论谁都不希望爱情被别人分享这是一定的,但同时拥有好几份感情就是幸福吗

就我的亲身经历来讲,不付出感情的情况下知道有女孩子喜欢自己是挺开心的,而如果做出了接受这份感情的决定,这份感情就至少是一份责任,一个女孩子的喜怒哀乐掌握在你手中,任你予取予求,你至少要让她觉得爱上你是值得的吧,至少要让她开心一点,过得好一点吧。如果你身边同时有几个女孩子,你能做到吗,你能让她开心吗她不开心,你会若无其事吗

感情是很复杂的,只要付出就有可能被伤害,只要付出,不管得到再多也同样可能不快乐。但不付出的话,你得到的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能接受刘步阳和张恪这样的,是因为我觉得以他们的能力、细心和手段,即使把爱分成很多份也能满足他身边的每个女人。但我只欣赏专一的男人。

ongdsky

31最长的一梦最近几章看了有点感触

转载自k

首先是外国人在中国有特殊待遇的问题,的确已经深入到方方面面了,一方面yy自己几千年历史地大物博,瞧不起蛮夷,一边崇洋媚外已经到了一个让人不舒服的地步

讲一个亲身经历,有个外国人同事英国闷骚男,最近其老爸到中国来看他,不知为何想起这孩子不容易,给他转了点股票,结果老爸一走这败家孩子看中了我国日益发展的房地产市场,立马套现准备买一套房产并打算注册一个空壳公司,这其中有部分环节我陪同,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对中国人和外国人那就是2个态度,政府部门这样,联想到世博会上只顾团团围着老外笑的开花的“志愿者”,这内外的差别对待让人无奈

还有老外审美观其实跟我们大不相同,小说里那些校花之类的很少会被他们认为好看,相反某些我们觉得很一般的他们却认为非常漂亮,而且那个舒兰既然打定主意跟老外“学外语”,还走的那么近,就应该有心理准备,反正帝都这边某些大学附近小区黑鬼搂着中国回出租房的情况很多本人对黑人无偏见,但大学附近见到那些大部分都外型猥琐,不是侮辱,而是的确长得像鬼

另外小说安排彭小姐出国,荆教授写推荐信那情节我觉得很搞笑,中国国内经济泰斗在外面就是个,中国的经济、金融学术水平如何早就人所共知,符合大陆本土条件的连个拿的出手的都没有,在国外算的上有影响力的不多人里面也基本都是非中国籍华人,所以这个推荐信拿到国外是否好使是个问题,当然有特殊关系例外。而且国内经常上报纸电视的几位名家感觉大部分介于政客和学者之间,当学者有钱有名声,条件成熟摇身一变就是政客,不过说实话人家也需要非常高的条件和才能

genix1

作品相关 第四卷卷末语: 大学这四年,顺带说说吴

大学这卷写了这么长,实在是出乎我自己的意料。尤其是,动笔之前,我最想写的那些大学的片段-寝室的卧谈会,女生友好寝室的第一次见面,点着蜡烛的通宵麻将,翻墙去看冠军杯,等等等等,在这一卷里却并没有太多的提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