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极品国医 > 分节阅读 199

分节阅读 1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骆志远递过钱去,趁老板娘找钱的当口,他笑着顺势问了一句:“老板娘,麻烦问个路,清水街2号怎么走”

因为骆志远买了一条烟,老板娘的态度明显改善,就笑着回了一句:“清水街2号这是县政府招待所啊沿着这条街一直往前,不要拐弯,过三个路口就到了,有个大牌子,很好认”

“好的,谢谢。”骆志远问清了路径,夹起烟扭头就走。

骆志远站在车边抽了根烟,然后就掐灭烟头,开车直奔清水街2号。

果然是丹桂县的招待所。一块硕大的招牌横挂在路边的广告牌上,骆志远慢慢驶过去,见眼前是一幢米黄色明显带有苏俄建筑风格的四层小楼,就在路边。

骆志远将车停在门口,下车去从后备箱取出自己带的礼物,两坛鹏程镇酒厂出产的高度原浆,这是西夷点名要的东西。

推开招待所的专门,大厅里空无一人。骆志远左右张望了一下,一个慵懒的女声从收款台那边传来:“放假了,不营业了,不收客人了。”

一个20多岁的青年女子蓬松着头披着大衣露出头来,望着骆志远挥了挥手。

骆志远笑着大步走过去,“同志,我找个人,西夷是在这住吗”

“西夷西夷是谁啊,你说的是不是刘主席”女子愕然,望着骆志远又道:“刘主席倒是在,你是谁,跟他有预约吗刘主席在我们这里闭门搞创作,不见客人的”

骆志远轻轻一笑:“预约过了,麻烦你打个电话给他。”

女子犹豫了一下,还是抓起电话拨通了西夷房间的电话,得到了对方的肯定,这才引着骆志远上了二楼。

走廊里铺着厚厚的红地毯,人踩在上面悄无声息。光线昏暗,骆志远跟随在女服务员的身后,心头浮起一丝好奇:西夷为什么大老远地离开京城,跑到一个小县城住进县府招待所里搞什么创作呢而且,除夕将至,还不离开,似乎有留在此地过年的样子。

女服务员将骆志远领到西夷住的套间,敲开门就离开了。

门打开,一个穿着羊毛背心里面套着白衬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年约四旬的中年男子出现在眼前,他儒雅的脸上浮现起温和的笑容,上上下下打量着骆志远朗声道:“于大姐的未来女婿,鹏程镇的小骆镇长吧”

“您好,刘主席,我是骆志远。”骆志远一手提着两坛酒,一手跟西夷热情地握手。

西夷笑着将骆志远让进门来,房内,一个面目清秀年约三十许风情万种体态丰腴的少妇正在看电视,见骆志远进门,礼貌地起身微笑,“你好,骆镇长”

西夷哈哈一笑:“小骆镇长,这是我夫人,就在本县干副县长。姓薛,你叫薛大姐吧。”

骆志远闻言恍然大悟,难怪西夷跑到这里来“搞创作”,还住进了县府招待所,原来他老婆就在丹桂县干副县长。不过,他旋即心道,听婉婷说西夷已经四十有五,可看他这夫人顶多三十出头,应该不是原配吧

他猜的没有错,这是西夷的第二任夫人。原配姓毛,离婚有快十年了,前者去了美国。现任夫人薛婉,原来是国家机关的一个普通干部,去年下放到丹桂县挂职,西夷就追了过来,住进了县府招待所,以搞创作的名义,在这里挂起了神仙一般的“陪读丈夫”生活。

不过,他搞创作也不是虚的,在丹桂县半年,他的另外一部现实主义都市小说霓虹已经写了半截,正在构思整个故事的一个最。

“您好,薛大姐”骆志远笑着跟薛婉打招呼。

薛婉温婉地笑着,起身去给骆志远倒茶。

“坐吧。”西夷指了指沙发,然后自己也坐下,顺手递过一根烟来,“抽烟,抽烟”

写东西的人几乎每一个都是大烟鬼,西夷也不例外。骆志远接过烟,有些不好意思地瞥了薛婉一眼,迟疑着没点。

西夷笑:“小伙子,没事,我夫人早就被我这个大烟枪给熏出来了,久经考验,早已百炼成钢。抽吧,抽吧,男人嘛,不就这点嗜好”

薛婉倒水过来,笑骂道:“老刘,你少来要不是看在小骆镇长的面上,你别想抽”

西夷嘿嘿笑着,没敢跟媳妇顶嘴,只是直接给骆志远点上。

“好了,咱也不客套了,你有啥思路,直接说吧,你还要赶路。”西夷径自道,他知道骆志远是回京路过此地,不能久留,也就不客气了。

骆志远点点头:“刘主席,我是这么想的鹏程镇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说在我们全省范围之内,都算是经济强镇,但有一个短板,就是文化底蕴太弱,知名度不高。我看到刘主席的小说,就想请刘主席帮我们策划一下,看看能不能文化搭搭台,唱唱经济的大戏”

第333章 重量级首长

西夷沉吟了一下:“其实我说句实话,我虽然在小说里以鹏程镇为原型,也写了鹏程起义,但这个起义的影响力不是很大,在你们安北的地方党史上可能还能数得着,但在全党历史上,就不值一提了。”

“鹏程起义的规模不大,当时也就是县中学的两个教师联络了几十名进步青年,在鹏程镇拉起了一支游击队,虽然打着北方抗日救第一师第一团的旗帜,其实满打满算不超过200人,三十条枪,仅此而已。”

西夷深吸了一口烟:“他们坚持了不到半年,就被日寇围剿在民兴县的山区,只有个别人冲出重围,去陕北投奔了主力部队。”

“所以,个人意见,你要拿这个来做文章,很难。影响力太小,搞红色旅游的话,不太现实。就是搞革命纪念活动,也很难形成规模。”

西夷探手拍了拍骆志远的肩膀:“小骆同志,我实话实说,可不是打击你的积极性”

骆志远笑着,没有流露出任何失望的情绪。他在来之前,对鹏程镇的这段被尘封的历史有过充分的研读,知道西夷说的是实情。但文化搭台说白了就是一种炒作,要的不过是一个噱头,如果都按照“史实”来,就没有炒作这一说了。

“刘主席,您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我还是想试一试第一步,我想过了春节,协调县委宣传部搞一个关于您作品的研讨会,还请您邀请一些史学界和文学界的名人参加啊”

骆志远轻轻一笑:“你小说里以鹏程镇为原型,在故事取材地开一次作品研讨会,应该是别有纪念意义。”

西夷一怔,旋即大笑:“小骆镇长,你这是想拿我当道具炒作啊”

“刘主席,请您帮一次忙,算是您这个著名作家、作协领导支援我们基层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了”

西夷点点头,“成,我同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