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极品国医 > 分节阅读 33

分节阅读 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唐晓岚一怔,旋即若有所思起来。

“皮革换飞机”是最近两年国内商业领域出现的一个近乎神话和传奇的经典案例。苏联解体后,一个姓魏的民营企业老板成功地完成了中俄民间贸易史上最大的一笔单项易货贸易用国内300多家企业的800个车皮的日用品、轻工产品和机械设备换回了俄方急切转让的四架飞机和相当于一架飞机的航空器材,大赚一笔,一跃成为国内首富。

唐晓岚也从报纸上看到过这个新闻,但没有过多地往深处了解。

她沉吟了片刻,抬头来望着骆志远玩味地笑了起来:“你想要学人家去俄国换飞机志远啊,你还是太书呆子气了,姑且不说这种做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成功的几率很小,就算是你易货成功了你弄回人家即将淘汰的飞机来又有什么用开航空公司吗呵呵”

“只是借鉴一下思路,而不是照搬照抄去换飞机哟,晓岚姐。”骆志远轻轻解释道:“苏联解体后,俄方的经济开始走向整体大萧条,主要表现为两点:通货膨胀,物资匮乏。所以,这两年,去俄国淘金的跨国贩子多如牛毛。”

“这倒也是实话,不过,那都是小打小闹,而且风险很大。”唐晓岚撇撇嘴,“我也曾经动过这个念头,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我的思路是这样的”骆志远没有再遮遮掩掩而是继续把自己的全部计划都说了出来,“注册成立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然后以这家公司的名义,收购两家毛纺厂和市里其他一些破产纺织企业的积压存货,然后低价行销去俄国小赚一笔,一次性买卖。这是我的第一方案。”

“我的第二方案是,我们注册一家公司,通过市里协调,与已经破产的一毛和即将破产的三毛进行合作,成立一家股份制公司,我们占绝对的主导权,让他们以现有的土地、厂房、库存等死寂资产置换为相应股份,新公司则接收他们的部分职工实现再就业,盘活一部分国有资产。这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采用第一套方案的法子,但却不是低价行销而是易货贸易,通过某种渠道与俄方谈判达成协议,换取对方同样滞销和市场消化不了的工业产品,比如汽车”

唐晓岚静静地聆听着,轻轻说:“你继续说。”

“以汽车为例来讲。假如我们置换回一百辆小汽车,回国后可以组建成立一家出租汽车公司。现在注册这样的公司手续比较简单,成本很低。然后我们可以将汽车以多种形式面向社会招租或者直接转让使用权给司机,收取管理费用。以每辆小汽车集资获得五万资金来测算,一百辆车就是500万。这几乎是空手套白狼,无本万利。”骆志远哈哈笑了起来。

唐晓岚微微点头,也笑道:“你的想法是不错,如果能操作成,倒也是一笔合算的买卖。但是你不要忘记了问题的关键你套用人家的资产去赚了钱,可怎么去盘活这两家企业的资产和消化安置这么多的职工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经得起论证的方案,不要说市里,就算是企业本身,也不会同意跟你合作,人家可不是傻子。”

“呵呵,晓岚姐,这两家企业的厂区占地合计起来起码有700亩,把土地手续转换一下,就可以成立房地产公司开发商品房,前面套现的500万就是启动资金你也知道,现在市里的商品房市场刚刚兴起,随着福利分房成为历史,今后的市场前景将非常火爆这样一来,一个房地产公司,一个出租车运营公司,一个配套的房产管理服务公司,加起来安置几百人不成问题吧而且,随着公司的做大,还可以继续优先安置老国有企业的职工这个橄榄枝抛出去,我想市里会同意的。”

唐晓岚眸光中的光亮越来越浓。一开始,她觉得骆志远的想法很可笑,可随着骆志远思路的展开,她突然又觉得这并不是不可行。如果运作成了,这将是一环套一环的绝佳市场模式,从“空手套白狼”取得启动资金,旋即实现了借鸡生蛋、资本的循环运转,堪称妙不可言。

想了想,唐晓岚突然笑了,“志远,你的思路很不错,虽然有些想当然的色彩,但真正做起来应该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只是,你何不自己干、为啥要找上我呢”

“晓岚姐是明知故问了。我没有融资渠道,也没有企业背景,更没有相应资源,怎么能跟市里合作晓岚姐则不同了,你有光明公司,也有融资渠道,还有资本运作的经验,与你合作是我最佳、也是唯一的选择。”骆志远嘿嘿笑着。

唐晓岚抿嘴一笑,“那你凭什么认为我会跟你合作有你的思路,我完全可以自己干,何必要让你分一杯羹呢你想的倒是挺美,出一个思路,然后就坐享其成,这才是真正的空手套白狼啊”

第69章 敬而远之

“没有我,晓岚姐做不成这事儿。”骆志远轻轻笑了,“一方面,与市里的合作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个事儿你现在可能搞不定;另一方面,俄方的易货渠道你很难找到,你闷着头去做,吃亏上当的可能性极大,我想,以晓岚姐的精明,是不会做这种买卖的。”

唐晓岚眸光一闪,“哦我搞不定的事情你反倒能搞定”

唐晓岚的声音下意识地带出了几分不以为然。

她自认为在安北市商场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已经构建起星罗棋布的关系人脉网,虽然这种关系网因为侯森临和陈平的案子受到影响,但也不是完全失去效力。如果自己都办不到,骆志远一个小记者又怎么可能办到别看骆志远的父亲是成县的副县长,但要做这种大事,骆破虏的能量还远远达不到。

骆志远微微笑着:“这样吧,晓岚姐,你先按照这个思路来做,如果你能打开局面,那么,我什么话都不说,就当是我免费给你出了一个点子。可如果你做不成,就可以考虑一下与我合作。”

“我既然提出了合作的思路,就有一定的把握。以后我们相处的时间长了,你就知道我不是一个喜欢放空炮的人。”

骆志远的声音虽然温和,但却透着些许的自信和坚决。

他之所以这样自信,当然不是没来由的。他是一个做事稳健喜欢事先谋划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坚决不做,这一系列借鸡生蛋资本运作思路的出炉,本身就是前瞻信息和重生后各种社会资源、人脉充分整合利用的结果。

唐晓岚深深地凝望着骆志远,良久才轻轻笑了起来,“志远,你对姐有恩,可以说是救命之恩。姐虽然是女人,但也知道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抛开这个事儿不说,姐可以让你在公司挂个名,当个隐形的股东,今后,只要姐的公司不倒闭,你就不会缺钱。”

骆志远一怔,知道唐晓岚误会了自己。

唐晓岚眸光如水,清澈可鉴,她是由衷之言。

骆志远轻叹一声,“晓岚姐,我是想把握机会做点事情,不是为了钱。如果我单纯地想要赚钱,路子太多,也没有必要来跟你谈合作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晓岚姐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我的思路和建议,晓岚姐不妨好好想一想,如果觉得可行,咱们再继续谈。行了,你忙吧,我还要回报社去。”

说着,骆志远就起身告辞离去。

唐晓岚没有挽留他。一路将骆志远送下楼去,望着他打了出租车离开,这才慢慢又上了楼。

进了办公室,她左思右想,觉得骆志远的建议非常可行,可以大胆试一试。她的商业视野开阔,骆志远的话无疑给她打开了一扇窗,她很快举一反三就形成了自己的运作思路。

正如骆志远所言,这个大计划的实现,取决于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与市里的合作,如何争取市里的政策支持和行政干预,获得两家国有毛纺织厂的部分资产,与对方进行合作,创造借鸡生蛋的先决条件;还有一个就是俄方的易货渠道。

在唐晓岚看来,第一个环节相对来说不是太难,难度在于第二个环节。她虽然是做进出口贸易的,但在俄方却没有市场渠道。要想从无到有,寻找到合适的易货渠道,显然费时费力成本极高。

她是一个很有野心也很有魄力的女人,能从无到有打拼出现在的一片基业,足以说明一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