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才重生 > 分节阅读 427

分节阅读 42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我左手如同闷雷般的短琶音伴奏下,右手的小分句始终是中间的一盏孤灯,虽然每每就要熄灭,但却始终透射着一股坚强

这是一种一反常态的演奏手法,通常情况下,左手的伴奏处于从属地位,从音响效果上,伴奏的强度是不能超过主旋律的,以避免弈成喧宾夺主的效果。但此玄这段音乐,却改变了这一固定的规律,从一开始,左手的力度就始终比右手要强。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听着我的演奏,魏晓凡突然像悟到了什么一样,兴奋地自言自语。

“我说为什么第二乐章的力度记号如此怪异,原来应该是这样的效果”魏晓凡回忆着那段没有记载完的乐谱,一开始他以为贝多芬年龄大了,头脑不清醒所以把力度记号标错了,可现在听了我的演奏他才明白,原来,那都是刻意为之。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他怎么也不会相信,按着那样的方法演奏,会出现这样的效果。

可是,为什么之前他弹的时候,却一点这样的感觉都没有呢看着我的演奏,魏晓凡在惊叹之余,还有些想不明白,他按着原谱的力度弹时,经常会让左手的强力度琶音搅得失去了旋律感,右手按照谱子上的力度弹时,耳朵根本就听不到声音,而稍微加大些右手的力度,出现的效果又让魏晓凡有些莫名其妙,如果不是因为对贝多芬作品极度的喜爱,魏晓凡怕是早就放弃对这首曲子的研究了。

就算是现在,看着我的演奏,魏晓凡知道那是正确的感觉,但他仍然不明白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做到的。那种在沉重的和弦下仍能让人听到清晰的主旋律,不带一丝火气,在魏晓凡看来,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许多评委和乐迷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的眼里,都充满着不可思议的神色。

“真是奇妙,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演奏,这种音响效果,真是太神奇了,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听着这首奏鸣曲,伊斯托明一脸惊讶的样子。他是为数不多的曾经听过这首曲子的人,刚刚趁着第一乐章结束的时候,他还趁机向旁边的朱光祥介绍过,因为看她的神色,很显然对这首曲子不太熟悉。”马上就要到最后了,他会怎么接下去呢”伊斯托明饶有兴趣地看着我。

在观众席中,有一个人的神情,比任何人都紧张、激动。

这个人,赫然正是在复赛中就已经遭到淘汰的巴克豪斯。

毫无疑问,即使我前两首曲子取得了那样让人震撼的效果,但对于巴克豪斯来说,感受并不怎么强烈,因为他是一个标准的“贝多芬迷”。对贝多芬的狂热程度丝毫不差于魏晓凡,除了贝多芬的作品,其他的一概都不太感兴趣。

巴克豪斯对我还是有兴趣的。这兴趣自然来源于我在初赛的时候演奏的那首月光。在他看来,那是他自己曾经听到过的最美的月光。他曾经几次试图和我接触一下,探讨一番对贝多芬作品的理解,可我总是一比完赛就回到宾馆,一点机会也没有给他,这让他一直很懊恼。

而今天,当这首贝多芬遗作里唯一的残卷第十号奏鸣曲响起时,巴克豪斯周身如遭电击一般,激动得不能自己他没有想到,居然还会在斯坦威大师杯的赛场上,听到这首曲子

“他会继续吗他会继续吗”听着我的演奏,巴克豪斯甚至可以计算出,距离最后一个小节还有多长刚刚我对于第二乐章的理解,已经深深地迷住了他,他此刻有一种迫不及待地心情。想要立刻冲到我面前,仔细抓住我的双手,以那种最近的距离观看。看看我是如何做到的然而,对我会把后面的演奏带向何方的猜想,显然战胜了这种渴望

沉重的琶音,终于,在一个极度尖锐的增七度和弦中,将乐曲推向了极不和谐的顶峰现场的巴克豪斯和远在万里的魏晓凡,神情同时一紧,他们知道,这就是这首奏鸣曲第二乐章的最后一个和弦了,这首贝多芬最后的遗作,到此为止他们睁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舞台上那双在“艺术之光”上飞舞的双手,期待着。

双手瞬间回到了琴键的低音区,双六度上行如同掀起了一阵狂风暴雨

这是一个比刚刚的增七度和弦更加不和谐的进行然而,几乎所有人都立刻站出来了,这是

十头有强烈离调倾向的进行就是这一个具有离调倾向的进行,将刚刚低沉、压抑的音乐环境一扫而空,如同一抹金色的阳光锐利地刺透了满天的乌云

旋律徒然转到了明亮辉煌的。大调上,右手急促地在琴键上带起一串具有回旋曲性质的华彩,而左手,则以均匀的十六分音符的十分解加低音和弦,营造出丰富的伴奏音响

一个明亮的和弦,为这一连串的跑动打上了一个有力的“结尾”随后,在大调上,具有明显贝多芬风格的一系列激烈的冲突与解决,浩浩荡荡地展开具有英雄主义气质的主题带着强烈的震撼力和冲击力,紧紧抓住了每一个乐迷的心那种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就算是最富有英雄主义色彩的降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都相形见绌

巴克豪斯和魏晓,则是彻底听呆了就算是他们再富有想象力,也不会想到,我居然会把这首残曲的后面,做这么大胆的续写那简直就和之前残酷阴暗的第一主题完全相反

可是,当他们回过神来,却又忍不住发自内心的赞叹这样的主题。简直就是标准的贝多芬式乐思研究了半辈子贝多芬的他们确信。就算是让贝多芬本人来续写这首曲子,恐怕也不会比这做得再好了

“他是不是找到这首残卷剩下的部分了”这是两个人脑子里不约而同蹦出来的念头。

双手急促地在琴键上跑动,我的双眼微闭着,嘴唇紧抿呈一个冷酷的弧度,从侧面看去,那刚毅的脸色,几乎让人怀疑,那就是贝多芬本人在演奏

这是理智的热情,是对命运充满了激情与信心的伟大音乐在这一刻,这曲子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听众,将一颗叫做坚强的种子,悄悄地植入了他们的内心,

又是一连串的六连音,带着一往无前的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