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才重生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老师女儿也挺厉害啊,都进决赛了,咱们的老家这下了不得了,一下出了两个杀进决赛的。”边上的冷秋霜对我说道。

“呵呵,那当然,说明咱们这儿钢琴教育搞得好嘛。”我说着,听得边上的白冰轻笑了一声,接道:“李利你还能算你家乡的钢琴学生啊”“那怎么不算了”我笑道。

“你们那里的学生都和孔老师学钢琴吗”白冰笑道。

“这有什么关系啊,恰恰说明我们那里的学生素质高嘛。”李小燕的演奏开始了,几个人也停下了交谈,专心地看了起来。李小燕的第一首练习曲是幻影,这是李斯特的超级技巧练习曲的第六首。虽然名为幻影,但整曲的速度并不十分快,全曲的旋律比较单调,但在中段的音乐比较活泼,右手灵活的富有颗粒感的音阶的衬托下,左手大段的八度十分有气势。李小燕的演奏十分自如,看得出心理素质也是十分不错。中段的音乐十分放得开,左手的手腕十分有弹性,每个音弹得都十分通透。接下来的一首莫扎特的c大调奏鸣曲,李小燕的把握也十分到位,虽然相对来说,这首曲子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度,但李小燕十分纯熟的演奏仍然得到了大家热情的掌声。第二个上场的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二年级的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在前天预赛中表现十分不错,仅落后于我和肖楠,位列第三位。虽然有我和肖楠这样强大的对手在后面虎视眈眈,但这位选手却是一脸泰然自若,发挥得同样十分出色,虽然选择的曲子难度要超过预赛,但却丝毫不见她在演奏时有丝毫勉强。很显然,在预赛的时候,她对实力有所保留。在一阵热情的掌声中,女孩儿走下了舞台。当主持人念到了我的名字时,人还未上场,全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在预赛中的精彩表现,让大家对他今天的决赛充满了期待。轻松地站起身,我脸上带着笑容向台上走去。

第二百二十九章 疯狂的演奏

我微笑着在钢琴前坐下,全场寂然无声,无数道目光的焦点,都落到那即将放到键盘上的一双手上,期待着精彩的音乐再次响起。我双手轻扬,在键盘上带起一串极快的琶音,李斯特的帕格尼尼练习曲6在音乐厅响起。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又称:钢琴魔王。弗朗兹李斯特于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定raidg,hungary。当时匈牙利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李斯特的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奥地利的日耳曼族人,因此他有两个名字,分别是匈牙利和德语两种拼法。李斯特从小随母亲说德语,直到晚年才学会用匈牙利语写作。李斯特六岁起开始学习音乐,1821年移居维也纳,曾先后作为萨里埃里antoniosaieri,或译萨列里、车尔尼carczerny、雷哈、巴埃尔的弟子,1822年在他的个人音乐会上受到贝多芬的接见,贝多芬吻了他的额头,李斯特视为音乐的洗礼。1823年,李斯特来到巴黎,受雨果、拉马丁、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义文艺家思想的影响,向往资产阶级革命。在音乐上他主张标题音乐,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李斯特还受帕格尼尼的影响,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二首钢琴练习曲以及超技练习曲。他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习气相对立的新的浪漫主义原则,并支持阿尔贝尼斯、斯美塔那、肖邦、柏辽兹、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创作。1848年起他常住魏玛weiar,担任了魏玛宫廷乐长,并经常来往于罗马ro、布达佩斯budaest之间。1876年他创建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院并任院长。1886年7月31日李斯特因肺炎死于拜罗伊特bayreuth。李斯特创作活动的进步的民主主义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匈牙利的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的包括社会主义。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名字分不开一样。李斯特的作品多姿多彩、极富想象力,充分挖掘了钢琴的音响功能,对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钢琴家,他对键盘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最早使用了20世纪才普遍采用的和声语言。它的钢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这些乐曲结构精炼、乐思丰富活跃,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乐曲的形式虽然不时的变化,可是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他是最早把匈牙利民族音提高到世界水平的民族音乐家,他有爱国思想和民主思想,有积极要求变革生活的热情,也有怀疑和失望的消极情绪,但占主要地位的常常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李斯特是肖邦的同代人,但他离开祖国的时间比肖邦更早,因此,他的思想和创作不能简单地纳入“民族乐派”。然而,作为一个匈牙利人,李斯特对祖国的事业真诚关注;民族的历史和英雄人物,民间音乐的音调和节奏,在他的创作中都得到生动的反映和运用;加之他对东、北欧及俄罗斯青年作曲家的大力提携和鼓励,使他在欧洲民族乐派的发展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他的祖国,人民始终尊崇他为伟大的“民族艺术家”。他一共创作了13首交响诗,又是现代钢琴技术的创造者之一。他一生创作了700多首音乐作品,并创造了交响诗这一音乐形式。他的主要音乐作品有吉普赛风格的匈牙利狂想曲米高梅出品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其中获奥斯卡奖的一集“猫咪音乐会”使用了完整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作为全集的背景音乐,也显示出这个曲子弹奏的复杂技巧,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帕格尼尼练习曲,瓦格纳改编作品:汤豪舍等。有人认为他的作品技巧辉煌,内容肤浅,但他不愧是位伟大的音乐革新家,并在历史上对改善音乐家地位,推动新生音乐风格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他最著名的贡献包括发明了交响诗这一体裁。他还著书立说,出版多部论文和书信集,他的论文论艺术家的处境对改善音乐家的社会地位起到很大的作用。李斯特最重要的作品是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匈牙利狂想曲、交响诗前奏曲、马捷帕、四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12首超技练习曲和旅行岁月。钢琴曲中最难的一首当属唐璜的回忆。李斯特生前使用的贝希斯坦钢琴还完好保存在德国贝希斯坦的工厂。的帕格尼尼练习曲系列,是根据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随想曲改编的,因为帕格尼尼的随想曲难度很高,李斯特要想在技术方面赶超他,于是便改编了帕的随想曲。这是一首旋律十分鲜明的练习首,由一个c大调上的主题加以变化,共进行十一次的变奏,构成了一首变奏曲。乐曲的一开始,是由一个弱力度的琵音带出,十分短暂,随即以切分的节奏出现了一小段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十分灵敏轻巧。我一双修长的手灵活地在键盘上起落着,犹如一只猫的脚步般,是那么绵软,却又是那么迅速,将这首曲子轻灵的感觉把握得十分到位。舞台下的魏晓凡看着我的演奏,不断轻轻点着头。单纯从技巧上来说,李斯特的钢琴练习曲可以说是巅峰,这首改编自帕格尼尼的练习曲第六首,虽然比不上钟那么具有炫技性,但对指尖触键的灵敏度却要求很高。而很显然,从我那听不出一丝滞塞的演奏就看得出来,对这首作品的把握,我其实已经做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看过了预赛后,朱光祥和宁志远对我的表现已经不那么惊讶了,但欣赏着如此技术表现堪称完美的曲子,仍然令两位评委赏心悦目。第一次变奏开始了。音乐由一开始的琶音接轻巧的切分节奏,变成了双手旋律,四二拍的节奏下,右手的旋律由一段轻巧的装饰音带出,出现了三连音的小分句,且每个音都是那么轻巧且具有跳跃感,我的右手指尖甫一接触琴键,就轻巧快速地缩回,如同被电到一般。那种迅捷轻盈的触键,让每个观众觉得自己都开始变得轻巧灵活起来。而与此同时。我的左手,却在进行着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连奏。也许一般的观众看不出这里面的难度有多大,但一众资深的评委却十分清楚这种同步演奏不同节奏的难度。打个比方说,以一个拍子作为一个时间单位,在这样的一个时间单位里,我的右手要均匀地弹出三个音,将这个时间单位三等分,而与此同时,我的左手却要均匀地弹出四个音。将这个时间单位四等分。这样的演奏,不但要求演奏者对于节拍具有十分精准地把握,更要有分心两用的状态,双手弹奏的乐段在保持各自准确的同时,还要按照同一个拍子对着分毫不差,这分把握能力,是相当考验一位演奏者的水平的。完美流畅的第一次变奏后。乐曲进入了第二变奏,这是一段左右手交替进行地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跑动,在难度上比第一次略小,但听上去却十分有意思,我的左手和右手,就像是在进行着接力般,此起彼伏,如同波浪一般,同时,我的身体也随着这段波浪般的旋律轻轻地左右小幅度地动着。双手的配合十分默契,衔接的地方不见一丝生涩。蓦地,右手由单音变成了八度,乐曲也由一开始的灵巧变成了洪亮,加上大段踏板的运用,钢琴发出了十分明亮的声音,情绪也开始变得激动起来。伴随着这激动地情绪,乐曲进入了第三和第四段变奏,右手的八度音由一开始的八分音符变成了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我的右手以肉眼难辨的速度在键盘上飞快地弹奏着,带给台下观众一种目眩神迷之感。

“太过瘾了,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奏,这次没白来。”一位陪同孩子参加比赛的家长低声说道。第五次变奏,右手已经不止是单纯的八度音了,三度、五度、六度不时变幻的双音,给音乐制造了更加丰富地音响,同时,右手的跨度也变得大了起来,大家只看到我的右手像装了弹簧一样在琴键上抛来抛去,但偏偏每一次的落点都精准无比,如同经过最精确的电脑计算过的一般,这种技巧,实在是让大家看得叹为观止。第六次变奏,右手再次发生了变化,由双音变成了和弦,仍然是以十六分音符的速度快速进行,音乐的情绪变得更加雄壮。同时,左手也不止于八度的跳音了,而是以同样快速的双音十六度进行,音乐如同飞速的奔马般,带着一丝狂放和热情。轻快的第七次变奏响起来了,右手连续的三连音犹如热情奔放的西班牙舞蹈般,左手在低音区的浑厚和弦更增添了音乐的厚重和热烈。我的双手写意地在琴键上抛动,每个音都带着一股通畅至极的感觉,令得这架星海钢琴也显露出了一股独特的气质。随着音乐进入第八次变奏,音乐的主题开始向小调发展,沉重的低音衬托着不安的旋律,令音乐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但随即随着旋律的发展,这种主题很快又被明快的大调所代替,仿佛是满天的乌云散去,露出了温暖的阳光般。第九次变奏是一段十分纤巧的音乐,左手快速的分解和弦伴奏下,右手始终在明亮的高音区盘旋,带起一串欢快的声音,如同一道清流般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