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南海风云录 > 分节阅读 259

分节阅读 25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沼泽,这个沼泽地带从乌克兰西部一直绵延到了白俄罗斯的中南部,所以在这个地带也很难运用大规模的坦克战。所以,在排除了北面和中部的两个选择之后,就只剩下了西南一线可以成为德军的进攻主方向了。

在开战之前,苏军的主要防御手段就是构筑防御工事,他们非常迷信这种工程浩大的筑垒防御体系,这也与苏联红军中的优秀指挥官过于缺少有关系。在坦克集群战术还没有被广泛利用之前,战争的主要模式还是以阵地战为主,防御的一方只要构筑绵亘连续的数道筑垒阵地,就基本上达成了对进攻一方的战术优势。

在一战的阵地战中,进攻一方总是扮演着悲剧角色,面对防御一方绵亘的战壕和铁丝网,平行推进的进攻部队往往会在交叉的机枪火力下损失殆尽,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拉锯战。

但是随着坦克的大规模运用,进攻部队就多了很多选择,他们可以利用装甲部队的坚韧防御能力,从一点或者多点突破这些壕沟和堡垒群,进入防御一方的身后,从而撕破整条防线。在这一点上,苏联红军明显在战术的运用上还处于国内战争阶段,有些落后了。

另外,原本在苏联国境线上的“斯大林防线”很多地方还没有完工,后来由于国境线推进了波兰境内,又搞了一条“莫洛托夫”防线,结果钢筋和水泥都不足,不仅“斯大林防线”不能完工,新的防线也受到了拖累,两条防线都是未建成的半成品,连重武器的配备都没完成。

德队的进攻号角同样是由空军率先吹响的,当天空刚刚泛白的时候,苏联边境内的60多个军用机场就遭到了德国空军的突袭,远至列宁格勒附近的喀琅施塔得、比萨拉比亚的伊兹梅尔、克里木的塞瓦斯托波尔等地的机场、铁路枢纽、海港也都没有逃过第一轮空袭。

随后,德国炮兵开始向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和其他苏军的指挥部、驻地发起炮击,德军的地面部队在装甲集团的掩护下,开始跨过苏德边境,向苏联军队发起进攻,随后,大批受过德军训练的立陶宛人、乌克兰人潜入苏联境内,他们的任务是深入苏联内地,破坏电话线、袭击通讯枢纽、制造混乱。

不到中午,德国空军就基本控制了战场的制空权,近千架苏联飞机被炸毁在机场上,德国飞机只损失了十多架。而苏联红军的地面部队几乎无法在公路上行进,通讯也遭到了破坏,很多苏军部队还没有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德国的坦克和机械化步兵就已经把他们包围了。

此时的苏联高层被从前线传来的各种消息给弄迷糊了,刚开始他们以为是苏军正向试图进攻苏联的德军发动了反击,结果他们还特意在7点多的时候向前线发报,要求反击的苏联陆军不得进入德国,而苏联空军不得进入德国境内超过150公里。

但是到了中午,苏军参谋部和克里姆林宫已经收不到前线的消息了,由于通讯陷入而来瘫痪状态,前线的指挥员联系不到自己的部队,指挥员与指挥员之间也联系不上,而部队找不到自己的指挥员。

而且在大清洗刚过去不久的情况下,大部分苏联指挥员都不愿意、也不敢向自己的上级承认自己连部队都找不到了,更不了解实际的战况,只能模棱两可的糊弄上级的询问,甚至把有些问题个夸大了,比如说自己的部队正在进攻中等等。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1日的晚上,参谋部和克林姆林宫还认为德军的进攻已经被击退。

在头一天的战斗中,德国进攻部队遇到的抵抗非常少,他们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不是扣动扳机开枪,而是去收拢那些被德国空军炸得晕头转向的红军部队,然后俘虏他们。苏联红军也不是一点都没有反击,它们的空军曾经用轰炸机向普洛耶什蒂、布加勒斯特、华沙、格但斯克进行了反空袭。但因没有战斗机护航,反空袭损失巨大,收效甚小。

德军进攻部队中进展最快的就是中央集团军群的两把尖刀,由古德里安率领的第二装甲集群和由赫尔曼霍特率领的第三装甲集群,它们分别从苏瓦乌基和布列斯特出发,直线突入苏联境内200多公里,然后在明斯克附近合拢这两把钳子,然后配合跟在他们身后的步兵集团军,把苏联红军西方军区的近70万部队全部包在了口袋里。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十六章 捉对厮杀

此时的苏联红军西方军区司令员巴普洛夫大将并不了解战局的全部状况,为了收集前线的准确情报他不得不去收听德国广播,而且开战之后不久,他离开了司令部而跑到了下面的一个集团军里去,使得本来就指挥混乱的西方军区部队更乱套了。

面对德军的凶猛进攻,苏联最高统帅部这时候也是瞎指挥,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最高统帅部向前线各军区下令,让它们的部队进行反击,于是巴普洛夫大将开始安排已经被包围的红军4个野战集团军和6个机械化军向着德国边境方向进行反突击。

其实要是真的能进行一次有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反突击也不是个坏主意,但是此时的苏联红军互相之间都已经失去联络,反突击的命令下达到前线部队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这些苏联红军居然是一波又一波的逐次向德军阵线发起了反冲锋,这种自杀一样的行为让处在德军包围圈中的苏军在短短几日之内就受到了重创。

当巴普洛夫大将觉出这种进攻是徒劳无功的时候,他还不能马上安排撤退,还得向最高统帅部申请,在得到允许之后,巴普洛夫才下令让西方军区的部队全线向第二条防线撤退。在战争中,进攻很难,但是撤退更难,就算是那些优秀的将领,也不敢保证自己的部队在撤退时会进行的井然有序。

但是这时的苏联红军中已经没有什么优秀将领了,有的只是那些挥舞着手枪让士兵们不许后退的政委和人民委员。可是这些连战场都没上过的指挥员们现在甚至还不如一名老兵沉着。面对着德军机械化兵团的灵活穿插进攻,原本应该是交替掩护的战略退却很快就演变成了战略溃退。

潮水一样从前线跑回来的苏联红军根本就来不及在明斯克的第二条战线上站稳脚跟。紧接着又让德军的装甲集团和摩托化步兵给冲垮了,他们只得继续向斯摩棱斯克方向跑,可是这时古德里安和霍特的两支装甲集团已经攻克了明斯克,关上了向东的通道。

一下子兜住了60多万苏联军队,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比亚维斯托克和沃尔科维斯克这两个地区形成了2个包围圈,准备进行收网工作。但是装甲集团一下子突进苏联境内200多公里,后面的步兵集团却无法跑得那么快,以至于在这个包围圈上。还有很多地方是大漏洞,德军来不及弥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