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南海风云录 > 分节阅读 89

分节阅读 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是从实际情况上来看,联邦作战部队由于一直没碰上过正经的恶战,所以反而要比工程兵部队的伤亡率低很多。

虽然这时候的联邦工程兵部队已经装备上了现代化的工程机械,而且数量也非常多,但是大自然是个非常难缠的对手,它从来不轻易认输,总是会在你不小心的时候,给你来个塌方、透水、地震、滑坡什么的,这些地质灾难一旦发生,很多时候都会造成大批的人员伤亡,不过这些危险和困难,并没有阻挡住各地的年轻人来为自己博取一个好的未来,因为全联邦的姑娘和他们的家长都知道,如果自己家的闺女能嫁给一个工程兵,那么就意味着吃喝不愁了,不过一定要嫁给退役的,还在服役的绝对不能嫁,因为那还意味着,有可能你要当寡妇或者伺候一辈子残疾人。

这种专业的、军事化的建设队伍,再加上数量众多的施工机械做助力,可以把施工质量和施工时间提高到一个在当时非常恐怖的高度和速度,像建造山崖潜艇泊位这种高难度的工程,如果按照原来的模式,打眼、用炸药炸出一个大概来,再用人工进行内部的开凿,每个洞要费时几个月,占用有技术的劳动力上百名,但是有了风钻和大型风钻机械之后,每个洞只需要不到1个月的时间和几十名经过初步培训的风钻操作人员,如果再算上混凝土搅拌机械和浇灌机械省下的时间和劳动力,整个施工时间就会缩短到几分之一或者十几分之一。

联邦政府除了加大了对这些重点工程的投入之外,还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上开辟了上千个农业合作社项目。联邦政府从台湾抽调了上百名有经验的地方管理人员和几千名合作社社员,到这两个岛上来组织和指导当地的华人和本地人来初步建设农业合作社。

相比起那些工程建设来说,普及农业合作社对于当地人来说,更容易接受一些,因为这两个岛上本来就是以农业为主,虽然种的大多不是水稻而是各种经济作物,但是原理都差不多,组织形式也基本一样。而且这里人少地多,雨水充足,河流众多,自然条件要比台湾和安北等省优越不少,有了联邦政府提供的贷款和农药、化肥、农业机械,农业合作社这种见效非常快的简单组织形式很快就在两个岛上站住了脚跟,虽说当地人有些懒散,但是谁不愿意多收获多挣钱呢。

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上,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可以发展军事,优越的自然条件可以发展农业之外,这两个大岛上还盛产一些矿产和石油。按照原来荷兰人勘探出来的一部分矿产再加上刘芾旅游地图上的标注,联邦政府打算在苏门答腊岛的杜马伊地区、巨港地区、加里曼丹岛的巴厘巴板地区和阿塔卡地区建设5块油气田和炼油厂;在苏门答腊岛的沙瓦伦多、翁比邻、加里曼丹岛的达土角等地,开建大型煤矿和铝土矿;其他诸如加里曼丹岛中部的金矿、金刚石矿、苏门答腊中南部的锡矿等,储量都非常大,品质也非常高。

就目前来讲,单单依靠联邦政府的力量来开采这些矿产,速度会非常慢,因为政府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全面照顾,所以,联邦政府发布了私人采矿许可证,并且由政府提供技术帮助,以鼓励国内外的华人来这两个岛上投资开矿。其实现在联邦政府并用不上那么多的矿产,这些优惠政策不过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来这里加入开发和建设,众人是柴火焰高嘛,政府大多时候还是一个引导者,依靠着自身的信誉,为国民去指明一个发展的方向。

第四卷 第四个十年 第十四章 西部大开发三

除了开矿之外,联邦政府还计划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上兴建4座大型的火力发电站,充分利用当地大量的低品质煤炭来解决这里的电力不足问题,从而为了岛上的工业发展铺平道路。

说到工业,在荷兰人统治期间,两座岛上除了一些小型的加工业和传统的锡业还能勉强算得上工业之外,可以说就是个纯农业岛屿。由于荷兰人的税率相当的高,再加上基础条件落后,当地人和华人基本不去碰工业制造这个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现在荷兰人被赶走了,联邦政府接管了这里,不过联邦政府在仔细了解了当地的条件之后,也没有贸然推出什么工业建设计划,原因并不是这里的原材料不足,也不是技术人员不够,而是两座岛上的基础设施太差了,不仅交通落后,而且电力缺乏,暂时不适合普遍发展工业建设,不过等到铁路贯通、辅助公路建设完毕,发电站正式运营之后,这两座岛上还是可以发展一些适合的工业制造业的。

在联邦政府的西部大开发计划中,除了军事、农业、经济、工业这些方面需要加大力度建设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需要放在第一位予以实施,那就是教育问题。在荷兰人统治期间,整个加里曼丹岛上只有3座教会小学,连一座初级中学的没有,苏门答腊岛虽然情况略好一点,但是对于当地人的教育问题,荷兰人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

在西部大开发计划之中,刘芾特别强调了教育这个问题,在刘芾看来,要想彻底的征服一个地区,那就必须先征服当地的人,而征服一个人,除了可以肉体上消灭之外,还可以从文化上逐步侵蚀,虽然这种方法对成年人不太管用,但是如果坚持下去的话,在加上政策的配合和强有力的政府管理制度,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这种釜底抽薪式的教育方式,就会显现出它强大的征服力。

为了配合刘芾的这个文化征服计划,在西部大开发中,联邦政府计划在1918年一年中,在苏门答腊岛建立30所小学和5所中学,在加里曼丹岛建立40所小学和5所中学,外加4座技术培训学校,进入学校学习的当地人和华人后代,都将予以免费教育,在这些中学毕业的学生,将可以报考联邦各省中的大学和专科学校,并获得同样的待遇。

这些新建的学校中,所有教师都将从台湾抽调,为了这个计划,联邦教育部特意从1年多以前就在台湾中学里设置了一种专科班,招收那些考不上大学的中学生,在经过2年培训之后,将作为联邦的文化传播使者,去支援西部建设。

除去了这些基本的开发项目之外,刘芾还特意在计划中加了一个项目,那就是准备用3年的时间,在加里曼丹岛的中部高原地区,兴建一座中型的城市,按照刘芾的要求,这座城市将达到100万人的规模,虽然不算大,但是刘芾对这个城市的要求非常高,从配电、供水、交通、通讯、抗震抗灾能力等都是按照后世的标准兴建的,而且刘芾为这个还仅存在于地图上的城市命名为“向阳”市,它不仅作为纪念刘芾的本来名字,而且将会成为未来联邦的一个重要城市--首都。

说到迁都,这是刘芾早就打算好了的一个计划,虽然台北市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座世界闻名的大型新型城市,总的常住人口超过了200万。但是刘芾始终认为,台湾岛的面积过于狭小,战略纵深不足,而且台湾岛位于南海联邦领土的最东边,几乎就是边境了,把哪里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很不合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