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南海风云录 > 分节阅读 58

分节阅读 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这样,美国国内对于现任菲律宾总督福布斯和驻军司令丹泽上校非常不满,并于当月,从国内派遣了吉尔伯特接任总督并兼任驻菲美军司令。

新总督来到菲律宾时,吕宋岛上的美国占领城市,已经从3个下降成了2个,几天前,6000多名游击队围困了吕宋岛北部的重要城市塔布克,并且在第三天于皮努普克附近的沼泽中伏击了从拉瓦格赶来的2000多名美国援军,由于匆忙赶路和对地形不熟悉,这支被菲律宾当地向导故意引进沼泽地区的美国援军在遭到各式各样的陷阱和地雷折磨之后,完全丧失了抵抗的意志,被从沼泽地中冲出来的几千名游击队员和当地土著全歼在泥水中。

由于得不到补给,又迟迟没等来援兵,塔布克城中的几千名美军也只坚持了4天,就在城内居民的不配合和城外无穷无尽的没良心炮弹的轰炸下,败退出了塔布克城,并沿着道路向距离140多公里的另一处美军占领城市碧瑶市撤退。不过在撤退的途中,到处都是陷阱和地雷,全天都有冷枪和毒箭,140多公里的路程,这支撤退的美军足足走了2天半才走完,而最初撤退的4000多名美军官兵到了碧瑶市时,只剩下了1100多人,而且大部分都筋疲力尽且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

吉尔伯特总督面对如此糜烂的菲律宾局势也是束手无策,为了减少美军的无谓伤亡,只能再进一步收缩防御,他把所有不靠海港的城市全部放弃,把菲律宾还剩下的4万多美军全部收缩在吕宋岛上的7个海港城市附近,依托海上补给和舰炮的威力,才算勉强止住了菲律宾游击队的大规模进攻。

于是,美军和游击队在吕宋岛上开始了对峙,美国人占据着大部分海港,而游击队则占据了全部的内陆,由于美军无法控制游击队的活动,总体上来说,美军处于被动状态,而游击队处于进攻状态中,不过由于游击队缺少重型武器和大炮,对于美军占领的海港城市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攻击,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中,“菲律宾人”组织凭借着充足的武器装备和在南方四岛上这些年打下来的群众基础和声望,迅速的膨胀起来,短短几个月时间,仅外围组织和游击队就发展了5万多人,成为了菲律宾群岛上最大的一支反美武装力量。

就在菲律宾的局势发生巨变的6月份,台湾也迎来一件大喜事,经过了2年多的全力赶工,罗莎利娅号邮船顺利完成了建造和后期装饰,于6月21日从基隆港起航,开往英国朴茨茅斯港,并在哪里进行适当维修和调整后,开始以朴茨茅斯为起点,由东向西横渡大西洋,最终抵达美国纽约。

由于这次远航关系到台湾造船业的兴衰,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海伦娜航运公司聘请了一位有着丰富大西洋航行经验的美国船长以及部分高级船员,汇同公司的部分海员,共同担负起罗莎利娅号的航行任务。

经过了20天的航行,边走边磨合边调整的罗莎莉亚号安全抵达了朴茨茅斯港,并将在这里停靠一周时间,然后就踏上横渡大西洋的旅程。

这位高薪雇来的美国船长亚历山大帕尔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海员,他曾经在英国白星公司、卡纳德公司担任过多艘大型邮船的船长,对大西洋航线和大型邮船有着无法替代的热情。前几年由于年龄问题,这位59岁的老船长被公司从大型邮船上撤换了下来,去跑一些欧洲的短途邮船,这位性格倔强的老头一气之下,辞去了职务,拿着高额的退休金,投奔了在美国生活的女儿一家。

这次海伦娜航运公司能够请到这位退休的老船长,多亏了他那个在施耐德石油公司当职员的女婿。本来老帕尔默已经不打算再走上指挥台了,倒不是他对航海和大型邮船没兴趣了,而是他怕一旦从操就业,就无法再安定下来过后半生的生活。不过在拿到海伦娜公司送来的邮船资料以后,这位老船长就有些心动,再加上刚刚被公司升职的女婿女儿好一顿劝说,终于又唤起了他向往大海的热情和夺取蓝飘带奖的愿望,世界上又有哪一位邮船船长不想得到这个奖项,而世界上又有几个船长能获得这个机会呢。

帕尔默船长用各种方式,联系上了几位自己并不得志的老同事和老部下,凑成了一个小型的团队,接受了海伦娜航运公司的聘请,成为了罗莎利娅号的第一任船长。本来在见到罗莎莉亚号之前,帕尔默还是抱着一种试试的心态,因为他不太相信这艘由台湾建造的邮船能获得什么蓝飘带奖,在这个时代,英国建造的船只才是世界第一,就是工业比英国还发达的美国人,也不敢和英国人比造船,更而况一个小小的台湾,而且还是一个东亚小岛国。要不是海伦娜公司是一个美国公司,再加上自己的女婿女儿极力劝说,帕尔默绝不会选择复出,来冒这个险。

但是在登上罗莎莉亚号,并亲自指挥着这艘庞大的邮船安全抵达朴茨茅斯以后,老帕尔默就对自己的这个复出决定感到自豪和欣慰。凭借着多年的驾船经验,帕尔默船长非常确定这是一艘可以跑出很高航速的邮船,而难得的是,它不仅平稳快速,而且豪华端庄。这条船的外形不像这个时代的所有大型船只那样有着竖直的船头和圆圆的船艉,而是有着一个造型考张的外飘型船艏和略显方形的船艉,船身也更加修长,再加上一前一后两个并不是很高但是很粗壮的烟囱,整体造型显得精致了很多。而最让老船长吃惊的是动力舱里那4台巨大的蒸汽轮机所发出的巨大推力,在印度洋上,老帕尔默曾经利用这些机器跑出了28节的高速,而且还不是最高速,为了让新机器磨合的更加顺畅,老船长没有因为好奇心而丧失了原则,及时停止了这种有可能损坏机器零部件的狂奔。

第三卷 第三个十年 第三十六章 赌赢了

从朴茨茅斯出发,到纽约港,大约有5000多公里的距离,也就是2800多海里。由于大西洋洋流的作用,从美国东海岸到英国从西向东航行速度比较快一些,而从英国出发,向西驶往美国速度要慢一点。

在当时,最近一艘获得西行蓝飘带奖的英国邮船毛里塔尼亚号,它用时4天22小时53分钟,平均速度2361节。虽然毛里塔尼亚号是从利物浦出发前往纽约,比罗莎利娅号从朴茨茅斯出发到纽约稍微近了一些,不过蓝飘带奖不是考量船只的总耗时,而是采用比较平均时速的方式来决定这些从不同起点出发,到不同终点的所有横跨大西洋的邮船的速度。

既然是邮船,那就是要载客的,在当时这种邮船的票价可以说是非常昂贵的,不是普通市民可以随意买得起的,就算是最便宜的三等舱价格也差不多在3英镑左右,而最贵的豪华套房的价格可以达到800英镑,这个价格在当时可以买2辆豪华轿车了。

虽然在罗莎莉亚号抵达英国之前的2个月,山德鲁电器公司和海伦娜航运公司就开始在全欧洲做起了罗莎莉亚号的广告,但是订票的人数还是不足以填满船上的700多间客房,尤其是顶级的豪华套房,订票的更是寥寥无几。

在当时欧洲人的眼里,英国邮船是最好的,德国邮船也不错,法国和美国邮船可以凑合做,但是一条台湾建造的邮船,就不是大家可以轻易认同的了,先不说那高昂的票价花的冤不冤,就算是白给票,你这个船的安全性能也不能不考虑啊,万一沉在半路上,虽然有保险公司赔钱,但是人都死了,要钱怎么花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