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南海风云录 > 分节阅读 26

分节阅读 2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是水下持续时间进一步加强。“基隆级”驱逐舰的第一批总共3艘已经下水交付海军,从这段时间海军的反应来看,这种驱逐舰的设计很不错,航速、航程、适航性、舰炮威力等等参数都让海军比较满意,海军打算再建造3艘,结果申请刚到了国防部,就被身兼国防部长的刘芾给否了。刘芾的理由就是,目前造船厂的主要工作就是配合研究所一起,自行设计建造一条万吨左右的巡洋舰,而且这艘巡洋舰在航速、自重、装甲和火炮上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船厂腾不出足够的人手,只能抽出少部分人先建造一艘驱逐舰。

最后,就是钱,打仗就是烧钱。刘芾现在最放心的就是钱。台湾这几年的农业和工业都有很大发展,各种税收虽然不高,政府的收支也基本能够平衡。虽然很大的投资有时候还要靠刘芾自己掏腰包,但是刘芾还持有大量“山德鲁制药公司”、“山德鲁电器公司”、“大庆石油公司”和即将投产的“东风汽车公司”的股份,只要这些吸金的怪兽不倒闭,那么刘芾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资金会出现问题。至于“基隆重工”、“基隆化工”、“基隆矿业”这些公司,刘芾上任当总统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公司捐给了国家

庚子事变以后,远东的各国不管战胜的还是战败的都忙着趴在大清朝这块腐肉上抢食物外加养自己的内伤。整个东亚地区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和的时代,刘芾看着台湾在自己领导下,非常低调却有模有样的向着一个经济军事地区强国发展,时常感到骄傲和遗憾。

第二卷 又一个十年 第二十六章 高速发展的台湾

现在的基隆港和刘芾走的时候又不太一样了,原来的港口被扩大了一半,全部划归台湾海军使用。新建的港口在基隆军港的西北边,是一个全新的民用码头,基隆造船厂也划归在军用码头的范围内,成为了一个保密单位。

刘芾一下船,就回到了位于台北的总统府,并找来了海伦娜,让她带着约瑟夫和大卫,一起去看望山德鲁。自己则留在总统府,听取刘贵关于自己不在的一年多里,台湾的大概发展情况汇报。

在刘芾离开台湾出去环球旅行的这半年多里,刘贵作为看守总统,做的尽职尽责,把刘芾定下的政策一成不变的彻底执行下去。

台南打狗港的工业基地还在建设中,火电厂和一起配套设施已经开始运行;在台中,台湾银行继续发放中小额贷款,用以扶持那些从事糖业、樟脑加工的中小企业购买设备,扩大规模;合作社生产模式基本已经遍及整个台湾,在几年的摸索和发展中,虽然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和行动,不过随着广大中下层农民的受益,支持者越来越多,已经占了绝大多数,而反对者越来越少,那些在土地上占不到太多便宜的地主和富豪们,面临着大多数人的发对和政府的高压手段,也不再和农民争夺土地,纷纷把资金投入了更加赚钱的工业和加工业中。

随着新台湾政府的逐渐完善,各个部门在日常运作中,培养出来了一批各层官员,他们有的是从自愿留台的前清朝官员中通过学习选拔上来的,有的是从台湾新军中抽调出来的,再加上自愿留在台湾的一些欧美聘用人才,基本能行驶一个政府的全部功能,运转还算良好。不过,有阳光的地方必定有黑暗,这是免不了的,尽管刘芾和内务部已经用了非常激烈的手段企图把新政府中的贪污腐败扼杀在摇篮里,但是还是有人拼着掉脑袋的危险去伸手,这个从古至今谁也拦不住,刘芾也没辙,只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这些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从刘芾离开台湾,到回来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内务部已经查处了3起利用职权、贪污案件,涉案人员主要是中下层的政府官员,大部分是原来的旧官僚勾结当地地主和富商,被发现后都已经由内务部抓捕,不过还没处理,要等刘芾回来最后决定。刘芾看过卷宗后并没有立刻做决定,而是打算多听听各部门的意见,审查一下案情是否如内务部调查的一样,再做处理。虽然打击犯罪腐败是重要的工作,但是刘芾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主观判断,而造成内务部一手遮天的现状,这样对以后的发展很不好。

除去这些政府和民生问题以外,飞机场经过三年时间的修建,已经基本完工,位于几场地下的飞机实验室也运行了一段时间,照着刘芾那架模型飞机,实验室已经成功的仿制出来放大了比例的木质飞机,并载着一头猪从高处滑翔了几百米,但是最后还是摔了下来,机毁猪伤。看来飞机这个玩意并不是想山寨就山寨的出来的东西,各种部件的性能、参数都需要大量的试验才能确定,短时间内是指望不上了。而刘芾唯一能给他们指导的只是一些模糊的概念,比如说机翼的横截面形状、单层机翼不成,可以试试双层机翼,发动机不要和船一样,装在机身后面,应该装在机头上,起落架大概什么布局等等,具体的还要研究人员去自己慢慢摸索。

另外,那艘万吨级的大型巡洋舰的设计建造也不顺利,由于吨位比较大,船体造型比较复杂,钢板的加工、焊接速度很慢,还有就是大口径舰炮的研制速度也一直都比较慢,这艘巡洋舰估计还要等1年时间才能下水。被这艘巡洋舰拖累,驱逐舰的建造也快不起来,目前台湾共计只有5艘驱逐舰在服役,还有2艘在舾装,不过刘芾并不着急水面舰艇的建设,就是能爆出n条军舰来,自己也没那么多训练有素的海军官兵来使用。

剩下的就都算好消息了,首先,研究所以东风皮卡车为基础,照着刘芾的描述和那几本军事杂志上的装甲车为样子,照猫画虎的弄出了两款装甲车来。第一款是小型的装甲侦查车,摸样很想电影里那种警用装甲车,低矮的车身,四个粗壮的车轮和车顶上一挺12机关枪。这种车采用了四轮驱动和更先进的柴油发动机,发动机和散热水箱后置,公路最大时速70公里,涉水深1米,爬坡高度40度;装甲厚度为8,整车重4吨多,乘员8人,越野性能不错,在台中的各种土路和丘陵地带,时速也能达到35公里以上,而且耐用性比较强,维修也很简单。第二款装甲车和第一款完全不一样,从外观上,第二款装甲车更像一个运钞车,发动机前置,后面是车厢,可以乘坐22名战斗人员。整车的装甲为10,能防御当时台湾装备的12机枪的中远距离射击,不过8吨多的重量,使得车速降低到公路50公里,越野20多公里。

刘芾对这两款装甲车都还比较满意,虽然看着样子丑陋了些,不过还是很实用的。第一款装甲车被命名为“山鼠式”,第二款装甲运兵车被刘芾命名为“獾式”,并开始量产,装备台湾新军。

除了装甲车以外,研究所还为台湾陆军研制生产了第一种真正的大炮,75毫米野战炮。这种大炮是由海军舰炮改造而来的,炮管为75口径30倍径,炮架为双轮单脚的模式,全重不足一顿,用卡车就可以拉着跑,行动极为方便;另外,由于采用了全液压制退复进系统,此炮的射击精度和射速都大为提高,射程也达到了7000米。现在这种火炮主要由基隆的机械厂在制造,等到台南的工业基地建成,将由台南机械厂负责制造。

除了火炮和装甲车意外,研究所还为陆军提供了一种不算是新装备的新装备,那就是地雷。

地雷这种东西据火龙经记载在明朝就有,而随着19世纪烈性火药的发展,地雷才真正走上了步兵武器的舞台。

这次台湾研究所研制出来的是一种防步兵地雷,采用踏发和绊发两种形式。这种地雷的整体重量为2公斤,其中有半公斤烈性炸药和15公斤共计300颗玻璃珠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