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南海风云录 > 分节阅读 5

分节阅读 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试探着问道。

“哦,我已经很久没有进城了,不过不用担心,我的儿子,我会让管家去留意下,看看近期有没有舞会和酒会,至于重病吗。。。我想那些整天沉浸在酒水和女人堆的家伙们,身体总是不会太好的。”老伯爵胸有成竹的说,在他看来,如果这个药要真像儿子说的那样神奇,就不愁找买家。

半个月以后,大卫穿着一身崭新的礼服,出现在路易斯侯爵的酒会上。虽然离开了几年,不过这个圈子变化不大,大卫很快就找到了当年一起吃喝嫖赌的那些狐朋狗友,并在几杯下肚以后,成功的燃起了旧情。

听说这次大卫是带着一种神奇的药回来的,并且还尝试过药的疗效,这些贵族们立刻就有了兴趣。并不是这些贵族都是医学爱好者,而是他们大多有着一些不可告人的隐疾当时欧洲上流社会中情人是必备因素,妓院、乱交也比较普遍,再加上当时的卫生状况,造成了各种性病大面积流行在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中间,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弗雷德里希威廉尼采就是在妓院中感染了梅毒,并且影响了他大半生,连心爱的女人都不敢娶,孤独一生。

随着友情赠送的几瓶“消炎片”全面取得了决定性的疗效,大卫这个没落贵族家的继承人立刻就成了伦敦上流社交圈子里的红人,各种爵爷、夫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舞会上和大卫私下里亲密交谈,并慷慨的购买一种能治疗流感和败血症的神药。

对于药片的畅销,大卫是有心理准备的:要钱不要命的人终归是极少部分。但是对于疗效基本都显著在了下半身疾病上,大卫并没有想到。随着威名的远播,大卫和“消炎片”跨越了英吉利海峡,很快就被欧洲各个有名的社交圈子听闻,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邀请,使得大卫不得不有2个多月基本都生活在马车和火车上,就像一个穿梭在欧洲各国的快递员。最后,大卫不得不让约瑟夫在自己家乡的领地上,成立了一个“山德鲁制药公司”,并逐步在欧洲各国的首都都设立分支机构,以代替自己的无限穿梭。

其实,除了卖药以外,大卫还肩负着另一个使命,就是按照刘芾的清单,在欧洲各国采购各种设备,有的时候还会牵扯到军用装备。不过这些在大卫看来有些难度的问题,都在他的药片攻势中解决的完美无瑕,那些上流社会的先生们,毫不在意那个远东的商人要购买什么装备,只要大卫提出来,就会马上有人抢着帮他解决这些麻烦,而且价格和交货期都是最好的,曾经有一位荷兰的富翁,听到大卫需要购买一套造船厂设备而抱怨交货期太长以后,立刻把自己在荷兰的一个中型造船厂的设备都拆解下来,出售给大卫,并随设备附送安装人员。

大卫有时候在睡不着觉的时候,都会想起那位总督的公子。他无数次的设想着动用自己在欧洲的关系,把自己的儿子从刘芾手中抢回来。可是一直都下不了这个决心,一方面是自己贵族的承诺,另一个方面,则是自己对刘芾怀着一种既不叫恐惧,也不叫担心的东西。想起他那条随时能高速行驶的大铁船、像玻璃一样透明而又像丝绸一样柔软的面条袋、精美的无法想象的钟表和那种不冒火也不冒烟却能煮熟食物的玻璃板,大卫都感到一阵心悸:那些玩意根本就不是人类能有的,而且自己转编了欧洲,也没见过类似的东西。那么刘芾从哪里来的地狱还是天堂大卫不敢确定,更不敢乱动。

第一卷 十年 第九章 照着旅游地图册找金矿

大卫在欧洲混的风生水起,刘芾在台湾也是名声日渐。老爹没事,便宜老妈不太安生,每次回家都恨不得找来所有七大姑八大姨各种官太太来观看刘芾,主题就是一件事,刘芾该找媳妇了。刘芾自己也知道在这个年代,15、6岁正式结婚的黄金年龄,老妈热心给自己操办这件事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刘芾可没打算入乡随俗,仗着自己是脑白痴了,行为举止都可以不走常规路,对于老妈的各种明示暗示基本无视,不答应,也不拒绝,全当不知道。

对于脑白痴这个事情,刘芾是从心里感激编这个谣言的人,自从自己海难生还以后在巡抚衙门里就背上了一个受伤致脑残的名声,慢慢的从府里传到了外面,现在估计全台湾的消息灵通人士都知道巡抚的三儿子在海难中伤了脑袋。连书都读不成了,整天剃着一个和尚头,穿着洋人的衣服,住在洋人的大铁船上,买了好多带小孩的寡妇养在庄院里。这在当时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别说找媳妇了,交朋友都没人爱搭理。本来刘芾还怕时间长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会让自己露馅,现在这样一弄,反倒成全了自己,再干啥出格的事情,别人都会说:看啊,巡抚老爷的傻儿子又出来败家啦。

至于开药厂和药店疯狂赚钱这个事情,刘芾和刘铭传都采取了封锁消息的态度,除了几个当事人,别人只知道是巡抚的亲戚在药店中有份子,具体多少,你自己猜去吧。反正是正常人,绝对不会猜到巡抚的傻儿子和这种西洋药有啥关系。刘芾听到自己的传言,表面上无喜无悲,心里却乐开了花,在这个年代,当一个谁也不留意的傻子,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手里有了钱,下一步计划就要实施了。刘芾打算先开一个学堂试试,规模不大,100人足矣。学生都是孤儿或者寡妇带的孩子,年龄5岁到10岁之间,台湾没这么多,那就去大陆买。学校的老师只有一个,就是刘芾自己,主要功课就是认文字、认数字外加讲一些洗脑的故事;刘大贵当教导主任兼体育老师,负责纪律和训练,还有每天2次的朗诵“恩情颂”;生活起居由2个药厂的寡妇带领几个新来的寡妇负责,以前药厂的10个小孩也加入学校,正式上课。

除了每天上午误导一下几十个小孩,刘芾剩下的时间就是画地图。远洋渔船上有几本旅游地图册,上面都有台湾简单的历史和景点介绍,其中就有铁路和矿山。铁路就是刘芾的老爹刘铭传修建的,这个刘芾先不管了。矿山有铁矿、铜矿、锰矿、金矿和煤矿,铁、铜、锰开采出来需要炼,短期内刘芾不会玩,暂时放一边。金矿和煤矿都是显成的,旅游册上标注了基隆附近的金瓜石、九份地区,是金银铜富矿;基隆东北的海边还一个地名叫八斗子,地图册上说那里产煤,正好两个地方离的不太远,那就一起弄吧。

这些矿产的大概位置地图上都有标出,但是这些地图不能拿给当代人看,刘芾只能用比较透明的纸蒙在地图上,再用笔慢慢描绘,该是个时代有的地名可以有,不该有和搞不清楚的地名那就取消。虽然照着地图描不是什么高难技术活,不过没有丝毫绘图基础的刘芾还是费了好几天功夫,浪费了不少纸张,才获得了几张勉强算是比例合适、线条清楚的简易地图。

看旅游地图册上的铁路标识,八斗子煤矿和金瓜石、九份都在铁路的南边,距离都不太远,如果要开矿的话,就需要修一条公路连通,这样以后运输到基隆就方便了。现在刘芾手中有银子,修路和探矿就一起上吧。

刘铭传听说儿子要修路探矿,举双手支持,立刻给刘芾派来10名绿营兵和5名衙役当手下,银子就别想了,不充公卖药钱就很仁义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