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三国红妆 > 分节阅读 45

分节阅读 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事儿吗”

“哦,原来如此。”夏侯博点头明白。

大约一个时辰后,终于有好事者说了这样一段话,“听说长史夫人病重,很长时间都未出门了。”

另外一个自称是府中仆役朋友的人帮腔,“是啊是啊,那位夫人是个病秧子,自嫁入长史家那日就是小病不断,大病未除的。”

“看来长史府要办丧事了。”

众人点头赞同。

夏侯博、张存面面相觑,“先生是不是头痛病又犯了。”夏侯博一脸的担忧。

“有这个可能,又或许是瑾想要藏匿她而找的借口。”诸葛亮握了握挎在身上的草药袋,那是马禄嫣从马超手中求来的,一直未能送到木柯手里。而对木柯这般重要的东西,他一定要挂在自己身上才放心。

“师父,我们怎样才能进入长史府中”张存看了看四周,“不如到了深夜,我同夏侯偷偷潜入。”

“不可。”诸葛亮想了想,“如今木柯有了必走之心,瑾定会派人严加看管,你等过去,就如羊入虎口,此举不成。”诸葛亮开始沉思。

“那。”夏侯博正要追问,被张存拦下,指了指诸葛亮,又摇了摇头,夏侯博明白点头。

诸葛亮想的入神,青瓷杯握在手中久久都未放下。

入富春之前他已经有了打算,可一入城门便知,诸葛瑾已经做好万全准备,想他知道诸葛亮会行营救之举,便调度了大量士兵在城内巡逻,尤其对徘徊于孙权、周瑜、诸葛瑾等有头有脸之人附近的可疑人员多加主意。

孙权、周瑜之地本不用太在意,可是单单加强诸葛瑾府邸的巡逻未免太明显,又没有名头。如今各处都增了巡逻兵,看起来就理所当然许多。

“木柯只要一日不出门,我等就无法接近她。”诸葛亮将青瓷杯又握紧了些。

“我对长史府内的地形熟悉,要不要想办法潜进去。”夏侯博依然觉得入府救木柯最靠谱。

诸葛亮放下手中青杯,看了看他,眼中泛起一抹亮色。

“先找个地方安置吧。”他慢慢起身,先从茶馆步出。

街上行人或闲步,或匆匆,吆喝叫卖声偶尔响起,一看便知富春正处在一派生平之时。孙权将祖业看管的很是有心。

一切繁华让诸葛亮心中有些愤懑,他想起那日与刘备闲语,知他还有扩充疆土之心,荆州更不是能容下刘备之地,可是刘家修养刚起,便要思忖下一起战事,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诸葛亮多次劝言,刘备哪里肯全部采纳。想到此处,诸葛亮深深输出一口闷气,他想,若是木柯一句,刘备定会听从。可见,刘备将他同木柯对比,觉得木柯谋略更胜一筹。

“先生,这家看着中意。”夏侯博一声将诸葛亮的思绪拉回。

诸葛亮抬眼看了看附近门户,都是些人流不多的店铺,又仔细看了看这并不显眼却看着顺眼的客栈运来客栈,笑道:“徒儿很有眼光。”

得了诸葛亮的夸奖,夏侯博脸上得意,看了看旁边白眼的张存,随诸葛亮大摇大摆的走入。

“你。”张存实在想破口大骂,碍着如今的身份只好忍下,低声抱怨道,“等先生回来了,看我们怎么治你。”一个箭步追了上去。

小二迎上三人,“客官里面请。是吃饭啊还是住店”

“先吃饭,再住店。”夏侯博小心扶诸葛亮坐下,摆出徒弟的谦卑。

张存坐在诸葛亮另外一侧,看了看诸葛亮,见他慢慢点头,便吩咐小二,“你上些可口的食物,我们是行脚道士,荤素皆可,油不可多放。若对了我师父胃口,自然有赏。”

“好咧,客官稍等。”小二看师徒三人规矩得当,所言之事熟练清楚,心下明白,是跑惯江湖的老神仙,便不再多问,按照指示一一做好。

张存领了三间房门的牌号,同夏侯博照顾着诸葛亮来到二楼。夏侯博挑了临街的一间住下,张存挑了一眼便望见街角的一处住下,诸葛亮指着那处被高墙院落遮住视线的屋子住下。途中劳累,诸葛亮一入屋内便歇下。

夜风骤起,富春街头走过层层巡兵,一暗影从屋顶滑入一座木楼,见无人察觉又跳入一户院落。此时,一对巡兵刚刚从院墙走过,暗影身手矫捷并未被察觉,只是不多时,他便从院中跳出,又沿着原路折回。

“先生。”夏侯博一身黑衣推门步入诸葛亮房内,“果然换了院子,如今那里住着个不知名的小姐,并非木先生。”

“府中可有巡兵”坐在诸葛亮一旁的张存已经起身,将夏侯博的道服递给了他。

“没有巡兵,守卫、士卒却有不少,若不是我知道院中的一处暗地,怕是要被发现了。”夏侯博边说边换着衣服。

“看来入府救人果然不行。”张存愤愤道。

自始至终,诸葛亮都未说话,他并不是在想什么救人的计策,而是在等一个契机,一个可以让他有计策可施的机会。只是三日过后,依然未有借力的事发生。诸葛亮怕三人在富春的行踪暴露,决定不能再等,与其等待这个时机,不如创造一个机会。

富春街头突然留言四起,说有一道士卜出,满月出生之子,且身有胎斑的襁褓之婴,今年运数不济,多灾多难。

街头闲话很快传入了黄婉贞耳中,巧的是,儿子诸葛恪正在病中,迟迟未见好转。黄婉贞命人备了斋饭准备第二日去为儿子求福。

“都是寺里的僧人放出的话,你不要全信。”诸葛瑾正在哄逗诸葛恪,听他哭声沉闷确实比别的孩童声音哑些,心底也是希望黄婉贞去为他祈福的,也就没在府内这一段非常时期对黄婉贞的出行干预阻止。

第二日,天已大亮,诸葛亮身着道服站在富春最大的一座庙堂门口,果然看到长史府的轿撵摇晃赶来。他找了处最不显眼的地方静等黄婉贞。

身边仆从、侍卫都等在庙外,黄婉贞只带了两个丫鬟一个婆子入庙,样子极是虔诚。

“已别数年,姑娘一切可好。”一人忽然挡在黄婉贞面前,只因生的仙风道骨,黄婉贞在这等庙宇遇到并无太多惊讶之色。

“不知师父是否认错的人”黄婉贞仔细打量面前之人,心中毫无印象。

诸葛亮近步提醒,“木姑娘贵人多忘事,不记得贫道也无妨。只是姑娘之病可有好些”

黄婉贞恍然明白,此道长将她认成了木柯,马上解释道:“道长当真认错人了,我并非什么木姑娘。”正要抬脚起步,突闻诸葛亮一语,“姑娘就是。”

声音有些熟悉,她慢慢向前移着步子,心中思忖,猛地一惊停住了脚。诸葛亮见状,已经转身朝着庙里一处幽林走去。

“你们在这里等着。”黄婉贞吩咐其她人不得跟着,独自朝诸葛亮走去。

有交错树木遮挡,林外之人并不能看清已经并肩而立的两人。

“叔叔这样打扮,婉贞实在辨认不出。”黄婉贞朝诸葛亮微微行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