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北汉燕王 > 分节阅读 348

分节阅读 34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军已经基本完成了。新近征召入伍的兵员,和当初北汉君臣计划的一样,整整有五十万人之众,使得北汉正规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两百四十万人这其中,还并不包括四支精锐部队的二十万大军和散布在各地的暗影成员。当然了,徐庶执掌的益州、庞统执掌的荆州和孙权执掌的江东,这三个地区的旧有兵员,是导致北汉正规军人数激增的重要原因,他们本来就是这三个大州内的主力军,只不过是从不同的阵营,归降到了北汉的阵营中而已,所以在经过一番裁汰之后,三州内还是保留下来了大量的可战之士。

扩军完成之后,敖烈召集文武百官进行了军事会议,在会议上,北汉的君臣们,根据现有正规军庞大的兵员体系,最后做出了决定,将两百四十万正规军按照地域,分成五大军团,镇守在北汉的各个方向上。

五大军团分别是:以幽州为主,光、明、通三州为辅的北方军团,由敖烈亲自担任首任军团长,吕布和赵云次之;以关中地区为主,三辅地区和凉州为辅的关中军团,由马超担任军团长,庞德、马岱和朱皓次之;以益州为主、南中地区为辅的西南军团,由徐庶担任军团长,孟获次之;以荆州为主,江东地区和交州为辅的南方军团,由庞统担任军团长,周瑜、吕蒙次之;因为冀州的地理位置处于和曹操的交战中心,而且人口稠密,经济富庶,所以单独以冀州组成一个军团,名为河北军团,诸葛亮当之无愧的成为第一任军团长,张郃、徐晃次之。

这五大军团,除了各自的地方驻军之外,每个军团统率着北汉正规军四十五万人,只有北方军团因为是北汉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所以才配备了六十万正规军。以应对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支援四方。

当然,五大军团的组建,势必会对中央集权的权力进行一些分散,现在掌控着五大军团的人都是敖烈的心腹重臣,自然不会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可是他们不可能一辈子不会老去,包括敖烈在内,他们最终都会走到生命的尽头,敖烈不想让五大军团形成尾大不掉的趋势,让自己的儿子刘琨去应对自己留下的隐患,所以,敖烈在组建五大军团的同时,还对五大军团做出了控制的举措,这五大军团的一应粮草、军备等物资,都由朝廷来进行统一调配,五大军团并没有私自扩军和征税的权力,必须要经过军事府和政务府的批准,他们才能获得足够的军费和粮饷。同时敖烈还做出了一项规定,五大军团只在战时适用,等战事结束,他便会消减五大军团的兵员,把兵权重新收归国家所有。

五大军团的成立,正式向全天下所有的人宣告着,北汉已经完成了对中原地区的大包围,一旦北汉内部准备就绪,以敖烈为最高主宰的北汉军事力量,势必会对中原的曹操所部给与雷霆一击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七章 暗影疏香

半年的时间,敖烈虽然没有离开过燕京半步,可是他却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说重新派出大量的暗影成员到中原地区,在中原的各处潜伏下来。通过半年的潜伏渗透,一部分被派往中原的暗影成员,已经收到了成效,他们成功的再次混进了曹操的部队中,有一些优秀的成员,甚至已经被提拔为了中下层的将领或者官员,为敖烈能够及时掌握第一手情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暗影成员能在短短半年内卷土重来,除了他们超强的伪装和极强的个人能力之外,曹操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不要忘记,曹操麾下的文武大臣们,可是先后遭受了敖烈、张飞、赵云以及暗影成员连续四次毁灭性的打击,不但被斩杀了不少名将能臣,相当一部分的中坚力量也都消耗殆尽了,为了尽快组建起中坚力量,将曹军高层和基层的官兵尽快串联起来,曹操不得不大量启用有才能的人,这就给了暗影成员机会,让其中的优秀者,趁机进入了曹军的指挥系统中,这是曹操无奈的选择,同样,也是暗影成员无孔不入的的最好佐证

只是让敖烈意想不到的是,暗影成员们传回来的第一份消息,却是关于孙玉的。那个前生今世,让敖烈牵肠挂肚的伊人,那个在魏城城头,凄美的死去的伊人。

在潜伏到中原地区的暗影成员们,有两个人混进了许昌城中的天牢之内,做起了狱卒。其中一人在清理死囚的牢房时,无意间发现了孙玉在被曹操囚禁时,用自己的鲜血写给敖烈的绝笔信。

在拿到这封信之后,这名暗影成员不敢怠慢,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隐蔽的手法,将这封血书传了出来。由其他的暗影成员传递到了燕京,最后由李儒交到了敖烈的手中。

当敖烈接过这封信的时候,他的心感到一阵隐隐的阵痛,一双虎目中,已经满是雾水。孙玉天真俏皮的身影,在这片雾水中若隐若现,为敖烈跳了一曲霓裳之舞后。便定格在了她临死之前最后的一次回眸,将深深地爱,用失去灵动的眼眸,传递到了敖烈的内心深处。

把自己关在寝宫之内,让百战血杀在寝宫外十步远的地方团团围成一圈,不许任何人靠近。敖烈将孙玉的血书平铺在桌案上,逐字的看了起来。孙玉用鲜血书就的绢布上,字迹娟秀的写着:妾今以书绝,永别矣。妾挚爱君,故使妾勇于求死也。妾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请君牢记:妾之生死,均由君念,妾为君死,此生无憾矣,请君保重,勿念。

这段字的前半段。笔迹还算流畅清晰,可是到了后半段,却已经有些模糊了,几乎每一段话之间。都会有一个椭圆的斑点,将绢布上的字迹弄得模糊不清。敖烈知道,这些斑点,是孙玉滴落的眼泪形成的,孙玉当时一定是一边书写,一边追忆着自己,悲从中来,忍不住落下了伤心的眼泪,尽管,在这封信中,孙玉大部分的话,是在劝敖烈不要为她的死而伤心。

将孙玉的血书看完,敖烈心中被无尽的悲伤包裹,两滴英雄泪,终于挣脱出眼眶的束缚,滴落到了孙玉的绝笔信上,和孙玉留下的泪痕重叠在了一起。

良久之后,敖烈站起身来,珍而重之的把孙玉的绝笔信折叠起来,放进了一个玉匣中,然后走到书桌旁,铺开燕京纸,拿起一根上好的狼毫,开始书写了起来,他把心中对孙玉的眷恋,和心中此刻的悲伤,全部从笔下抒发了出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最后一个字落笔,敖烈一把扔掉了手中名贵的毫笔,拿起书桌上那张包含着自己内心倾诉的燕京纸,又从寝宫内的一个角落,拿起装着孙玉骨灰的玉瓶,然后转身走出了寝宫,向着后宫笔直的走去。在后宫中,还有很多的房间暂时没有人住,敖烈挑选了一个花香四溢的别院,拔出腰间的赤霄神剑,将院中一块珍贵的玉石剖成三尺见方大小,然后把燕京纸上的诗句逐字刻在了玉石上。

刻完了字迹之后,敖烈把赤霄神剑插在了地上,然后蹲下身体,用双手在地上刨了起来,把双手磨出了血他也浑然不知,直到刨出了一个七尺长,四尺深的土坑之后,他才停了下来,顾不得擦拭一下手中与鲜血混合在一起的泥土,伸手入怀,取出了装着孙玉绝笔信的玉匣,用双手捧着放到了土坑之中,之后又把装着孙玉骨灰的玉瓶并排放好。放好了之后,敖烈又用双手把他刨出来的土堆回了土坑之中,将孙玉的骨灰和绝笔信,深深的掩埋了起来。最后,敖烈把他用赤霄神剑镌刻出来的玉碑,竖在了土坑之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