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北汉燕王 > 分节阅读 333

分节阅读 3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程中,让士燮出现那么一点的小意外,使士燮死在敖烈的手中,再也不能回到交州的话,那么刘备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接管士燮带来的十万大军了,接下来,当然就是更加顺理成章的带着这十万交州军回到交州,进而接掌整个交州了。

至于刘协是死在刘备的阴谋之下这个真正的原因,刘备倒也不怕士燮知道,当时谋划并参与了伏击刘备的主要人员,像法正、孟达、张松等人,都已经死了,除了刘备之外,再也没有人知道整个事情的真相了,刘备若是不说,士燮是绝对不会知道的。当然,敖烈的北汉阵营中,对于刘协的真正死因,几乎是尽人皆知,但是以刘备的为人,怎么会给他们向士燮解释的机会呢而且在过去和士燮相处的是十几日之内,刘备旁敲侧击、潜移默化的把敖烈描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逆贼,在刘备的带动下,士燮早已是先入为主,主观的顺着刘备给他铺设好的思维,把敖烈当成了真正的逆贼,即便是和敖烈当面对质,士燮也是绝不会相信敖烈的解释的。

此刻,得到刘备再一次的肯定之后,士燮的脸色变得无比沉凝,低沉地说道:“没想到燕贼敖烈竟然如此的张狂长久以往,我大汉还是大汉吗迟早会被敖烈的野心所吞噬”

听着士燮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上了道儿,刘备心中暗自得意的一阵大笑,脸上却是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神色,叹息着说到:“不要说以后,便是现在,燕贼便已经开国改元了,三分天下,他已经占据了其二,还有那江东孙策、孙权兄弟更是燕贼的死党,早晚怕是便要归顺了燕贼,届时,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尽皆落入燕贼之手,天下除了孤与使君,恐怕再也无人能站出来和燕贼相抗了。原本雄踞中原的曹孟德倒也算是一个强有力的臂助,只是此人心术不正,若是让他在剿灭燕贼的过程中捞到一些好处,怕是最终会养虎为患,衍生出另一个奸贼来。”

在刘备心中,天下间除了他刘备,其余的人都是异类,只有他刘备才是真正有资格接掌大汉的继承人,所以他绝不会容许在多出一个人来分享自己的胜利果实,更何况刘备心知肚明,曹操并非善类,即便是能站到同一阵营,也只不过是受到利益的趋势,一旦没有了共同的利益,曹操恐怕翻脸要比翻书还快。

士燮认真的听着刘备的话,缓缓点了点头。其实士燮不是傻子,他知道曹操是狼子野心,绝非善类,决不可能会和自己同心同德,与其拉来一个定时炸弹留在身边,倒不如不用为好。甚至就是对刘备,士燮的心中也是存在猜疑的,虽然刘备一直竭尽全力的维护着他良好的形象,但天下人并不都是瞎子,他先后侵吞了同族兄长刘表的荆州、刘璋的益州,始终是不能瞒尽天下所有人的,虽然士燮并不清楚刘备夺得荆州和益州的具体细节,但是也能大致推断出来,刘备一定也是采用了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才能做到的。

这也是士燮虽然率军赶来与刘备汇合,但却迟迟没有向诸葛亮所部汉军发起攻击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必须要搞清楚,刘备到底是奸还是忠才能做出决断。不过在刘备往昔努力树立起来的仁德形象下,以及刘备那无往不利的眼泪攻势下,士燮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刘备,因为在士燮看来,如果不是一个真心为了大汉考虑的人,是绝不会哭的如此伤心、如此悲戚的。不得不说,刘备的眼泪攻势,真的是这个时代最有利的武器,没有之一。后世的很多人都说,刘备能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平头老百姓,最后成为一国的开国之君,靠的就是他的眼泪,这句话,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既然心中决心已定,士燮也不再拖拉,朗声对刘备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再迁延日月,今日便召集各部,整顿兵马器械,明日便出战燕贼,先把诸葛亮所部剿灭,砍掉敖烈的一只手臂再说”

刘备摇着头叹息道:“诸葛亮是敖烈的左膀右臂,智谋卓绝。实不相瞒,孤曾与其有过数次交手,无一例外地均被其击败,而且还是惨败,此人,不好对付啊。”刘备的这番话,说的半真半假,一方面是表达了自己对部下那些战死的将士们的惋惜之情,另一方面,也有激励士燮,让士燮请缨出征的潜意思,如果士燮能死在诸葛亮手中,对刘备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毕竟士燮虽然带来了十万大军,但刘备并不能直接指挥他们,可如果士燮死了,那就要另说了,刘备接管交州军,进而接掌整个交州的如意算盘,也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儿了。

士燮久居交州,常年和交州境内的各个异族交战,麾下将士十分精锐,这就让士燮慢慢养成了一种定式思维,认为交州军的战斗力是其他地方的将士难以企及的,虽然明白刘备有几分激将的意思,但士燮却并没有放在心上,而且也有心让刘备看看自己麾下将士的武勇,于是转头对坐在自己下手的兄弟士壹和大将吴巨说到:“明日清晨,你二人率军三万,先到汉军阵前讨敌叫阵,某与汉中王率大军为你二人掠阵,让燕贼知道知道我们交州军的厉害”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六章 麒麟唤夜一

翌日清晨,太阳刚刚露出半张红彤彤的笑脸,三万交州军便在士壹和吴巨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出了大营,迈着坚定的脚步,带着必胜的信念,向着三十里之外的汉军大营进发。

汉军大营内,早有暗影的成员把交州军的动向禀报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低着头沉思了一会儿,叹息着说到:“士燮是一位能臣,本府原本不想对他动用刀兵,可是依照目前交州军的动作来看,士燮一定是被刘备所蛊惑,已经坚定立场要与我军为敌了。也罢,一直避而不战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索性给交州军来个下马威,杀杀他们的气焰也好,免得他们目中无人。诸将,谁敢出战”

魏延刚要站出来,却见身旁人影一闪,小将姜维已经先于他一步占到了大帐中央,朗声说道:“末将愿往如不能胜,愿受丞相军法处置”

“伯约年纪尚轻,恐临阵思虑不周,还是让某前往吧。”魏延连忙跟在姜维身后站了出来,试图劝阻住姜维。

魏延的功利心很强,凡是能立功的机会,他几乎都不会放过,眼下是和交州军的第一战,只能胜不能败,更是挫敌锐气、建立首功的一战,魏延怎么可能就这样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呢

对魏延的心思,诸葛亮自然清楚地很,历史上的诸葛亮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魏延怀有偏见,认为他脑后长有反骨。久后必反。但是经过敖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后,再加上和敖烈一起研习了鬼谷十三篇。现在诸葛亮的思维已经隐隐有了超脱这个时代的趋势,在某些方面考虑问题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可以暂时摆脱时代的束缚,想到更深远的层次了。对魏延的功利之心,诸葛亮采取了鼓励加淡化的双重手段,既鼓励他建功立业之心,又故意淡化他的傲气,免得他会滋生出居功自傲的心绪。

此刻见到魏延和姜维争着要打头阵。诸葛亮心中一转,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在磨练一下姜维,同时也让魏延知道,他能做到的事,别的人一样也能做到,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魏延自持功高的倨傲。

微笑着递给姜维一个鼓励的眼神。诸葛亮问道:“暗影来报,交州牧士燮的弟弟士壹和交州上将吴巨统军三万前来叫阵,为知伯约需要多少兵马方可退敌”

姜维伸出右手在胸膛上重重一拍,高声答道:“回禀丞相,末将只需一万精兵足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