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北汉燕王 > 分节阅读 295

分节阅读 2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暗影这支特殊的部队,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无论是谁,想要在情报领域和敖烈一较长短,都会处于绝对的下风。

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面对挫折,他很快便振作了起来,同时做出了亡羊补牢式的弥补,下令尽快筹措粮草,调动部队,向许昌集结,一旦敖烈和刘备的战事陷入胶着之中,或者是防守冀州的张郃、徐晃等人出现漏洞,他便会挥兵长驱直入,趁着敖烈无暇分身之际,夺取冀州。尽管曹操心里很清楚,敖烈既然敢大举出兵前往征讨刘备,那一定也已经对自己这边做好了稳固的防守部署,更何况自己被隐瞒了这么久,无论是从时机上来讲,来时从粮草军备的筹措上来说,反应都已经慢了不止一拍了,曹操这样做,也只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早在半月之前,收到敖烈诏书的时候,郭嘉就曾经指出,敖烈近期必然会有大动作,而且还准确的推断出汉军兵锋所指,必然是西南的益州刘备。为此,曹操派出去了大量的探子,以作应对,谁料最后却是这样一个结果,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实在让曹操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做好了部署之后,曹操带着无奈来到了郭嘉的府中,他想向郭嘉吐吐槽,和他倾诉一下自己内心中的烦忧。可是当曹操见到郭嘉的时候,却发现数日未见,郭嘉竟然已经是病入膏肓了,脸色惨白没有一丝的血色,伴随着剧烈的咳嗽,还会咳出一口口的鲜血,曹操大惊失色之下,连忙叫来自己的医官为郭嘉诊断,最后得出结果,郭嘉根本就不是什么偶感风寒,而是长久以来放浪的生活,让他染上了痨病,现在痨病发作,又耽误了及时的药石治疗,恐怕将不久于人世了。

得到这个结果,曹操心中既震惊又痛惜,跟随在自己身边的程昱、荀攸等人,大多和自己是平辈,只有郭嘉年纪要小上十几岁,原本曹操是打算让郭嘉来辅佐自己的接班人的,可没想到,现在却要眼看着郭嘉经受病痛的折磨,一点点的死去。这让曹操的内心,感到十分难以接受,充满了痛惜之情。

与此同时,在江东,孙策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孙策之所以能反应的如此神速,倒不是说他的探子比曹操的出色,而是敖烈事先明确的告诉了他汉军出兵的具体日期。孙策早就知道敖烈出兵的日子,那为什么还要等到现在才有所行动呢因为他和周瑜、孙权共同制定了一个计策,他们要在所有的人的目光,尤其是刘备的目光被汉军吸引过去之后,才可以实施这个计划,整个计划,就是要给刘备添堵,让他闹心,使得他无法全神贯注的和敖烈交锋,这样一来,孙策就等于是在侧面牵制了刘备的注意力,使得主战场上的敖烈,可以应对的更加从容一些。

那么,孙策的计划又是什么呢除了周瑜和孙权这两个计划的发起者之外,在没有第四个人知道。江东和北方不同,这里士族、世家林立,想要掌控好江东,就必须得到这些士族中的名士的帮助,而这些士族们,心中根本就不在乎是谁执掌天下,他们在乎的,只是江东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在这个背景之下,孙策根本就不可能把自己的计划公诸于众,这也是敖烈在信中要求他保守秘密的重要原因,否则的话,一旦让这些士族中的代表人物,比如说张昭和张纮等为首的文官们知道了,他们一定会先从自家士族的利益去考虑问题,说不定反而会旁生枝节。

江东的文武们,不知道孙策接下来将会怎么做,他们只知道,因为一场并不是太大的争吵,周瑜只是在酒后和孙策开了几句略显过分的玩笑话,结果就触怒了孙策,被孙策罢黜掉了兵权,赶回了柴桑的家中。赶走周瑜之后,孙策任命中生代将领吕蒙接替周瑜的位置,以江东副都督之职,暂代周瑜大都督的权责镇守在属于江东的荆州两个郡内,直到选出新任的大都督为止。未完待续。。

s:s:嘿嘿,周瑜被罢黜,吕蒙上位,是不是有点熟悉呢接下来的事情,想必很多朋友都能猜到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 风起云涌二

在敖烈率领十五万汉军,抵达斜谷关,和马超从西凉带来的两万虎贲精锐以及三万西凉铁骑汇合之后,使汉军的总战力达到了二十万,已经从汉中班师回到成都的刘备,这才得到了风声,连忙召集文武大臣,进行了紧急的议会。

刘备之所以是最后一个知道汉军行踪的,是因为敖烈对汉中以及益州方向所做的保密措施,远比对其他地区更为严密,而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消息的传播速度当然也相应的要比其他地区差了一些,再加上被刘备安排留下来镇守汉中的主将是黄权,黄权是一个出色的内政型人才,带兵打仗并非是他所长,虽然刘备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让泠苞和雷铜一起留下来做副将,但还是没能及时侦察到汉军的动向,直到汉军大军逼境,距离汉中已经只剩下数日之遥的时候,才得到了这一消息。

议会上,自刘备以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色。毕竟,现在才得到消息,已经有些晚了,就算即刻召集大军,前往救援汉中,恐怕也赶不及了,更何况要召集起能抵抗二十万汉军的部队,业并非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到的事情,最少也要两天的时间,相信等刘备召集起足够的军队时,汉军已经达到汉中城下,开始攻城了。而蜀兵从成都出剑阁,奔葭萌关,达到汉中,一路之上崎岖难行,大军通过至少也要三五天的时间,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镇守汉中的黄权三人。能够挡住汉军的猛攻,等待援军的到来了。

刘备阴沉着脸。向四周的众位大臣们环视了一眼,这才开口说道:“事态不用孤王多说,诸位心中也都清楚。汉中是益州的门户,若是让敖烈夺走了汉中,则整个益州都将毫无秘密的袒露在敖烈的面前,这是我们不能承受的损失。生死存亡之秋,方显诸位的本事,这一仗要依赖诸位个展才华。助我大汉度过这次难关。”直到现在,刘备依然一口咬定自己是汉室宗亲,自己的王爵又是汉中王,所以刘备每当在提起自己国度的时候,都会以大汉自称,既表示自己才是大汉正统,同时也能起到鼓舞人心的效果。毕竟现在心系大汉的忠贞之士,还是有不少的。为了区别开敖烈的北汉新政,人们通常都会以蜀汉来称呼刘备建立的王国。

法正站起身来,急促的说道:“大王,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我们不能再拖了。应该立刻召集军队,前往驰援汉中。同时也应该先派出一支精锐部队,轻装上阵,先行一步赶到汉中,帮助公衡黄权的字他们抵挡汉呃。抵挡敖烈”法正一时着急,差点说错了话。在蜀汉,是不能把敖烈的北汉新政称为汉的,而是要称燕,也就是敖烈以前的王爵,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发起者,自然是坐在汉中王王位上的刘备了,因为在刘备看来,天下间只有一个大汉的传承,就是他刘备建立的蜀汉

无心纠正法正的语病,刘备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孝直,你认为派谁为先锋前去救援汉中为宜”

法正叹息了一声,低沉的说道:“大王,诸位,并非是法正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敖烈麾下的四支精锐此战悉数登场,他们的战斗力,绝不是一般军队可以抵抗的,派普通的将士前去,恐怕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因此,臣建议,请叔至将军带领白毦精兵前往,眼下,也只有白毦精兵,或许可以挡得住敖烈麾下的精锐了。大王再尽快征召部队,火速赶往汉中,或许,还能救得回汉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